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长恨歌参考资料(54)

长恨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然而这样的“好物”却不是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上阳白发人》中的“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明显刻画的是一个善妒的杨贵妃的形象,其他还有曹邺《梅妃传》和杜甫《丽人行》中杨贵妃与梅妃勾心斗角为争宠的故事,这些都与《长恨歌》中杨贵妃“侍儿扶起娇无力”的形象不符。中国古代就有把妒视作丑行之一的说法,辛弃疾《摸鱼儿》“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礼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不仅在中国,“妒”在其他文化中也都作为“美”的对立面而存在。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尤其将妒女置于最丑陋、最下等的“品”。 然而《长恨歌》中的杨贵妃却与这些丑陋行径无缘,以优雅动人的《霓裳羽衣》舞展现其惊世之美,颇有儒家经典诗乐舞统一的审美情趣。

  白居易有意识地对历史事实进行筛选、剪裁与改造,剔除不利于表现李杨爱情的情节,选取最能表现爱情真挚感人的情节,淡化客观做出适当的艺术处理,使历史上具有严重争议的李杨爱情有了合理性和令人同情、歌颂的基础。可见此诗情在理先,“美”在声先,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杨贵妃的“美妇”形象越是完美,给“恨”的生长提供了越多的有利条件,终于“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恨”在“美”的极致中爆发了,而“美”也随之支离破碎。

  三、毁灭的美丽、永恒的情恨

  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或许可以认为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而《长恨歌》的道德主题并不体现在直接的政治批评中。受儒家思想观的影响,白居易从更一般的意义上来阐释人们的伦理关系和社会行为,将感情主题与历史、道德主题交织在一起,讴歌女性“美”的描写也对封建男子为中心的道德规范和文学轨迹造成了冲击。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changhenge/3079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