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5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探索新知为主。本节内容不仅为学生学习本章第7、8两节课打下知识基础,而且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由此可见,本节内容无论在学科的知识框架中还是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2.学习者分析
本节授课的对象为六年级的学生。六年级学生课外知识丰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框架结构的特点,但知识是零散、表面的。他们有把知识通汇贯通并接受必要新知的需求。本班学生爱动手、探索,但是实际操作能力还是有待加强,因此需要加以正确引导。由于本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引起本班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理解并会运用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
过程与方法: 1.会合理运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2.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以及小组成员合作交流的乐趣 2.STSE3.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体会到科学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及制作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
教学难点:制作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
四、教学准备每一小组:不同长度的小棒和橡皮筋;教学课件;立方体框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PPT展示图片(各种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让学生寻找这些建筑物的共同特点,并进而引出框架结构和特点,并引出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做框架。
(二)探索新知,新课教学
(1)简单三角形、正方形框架的制作
首先让学生小组制作简单的三角形、正方形框架。待学生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分别对三角形、正方形的各个方向施加力,他们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容易变形还是正方形容易变形。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你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加固正方形框架呢?你们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小组合作想方案,并进行实施。完成后小组分享方案展示成果并解释理由,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
(2)立方体框架的制作
过渡:制作完简单的框架后,下面我们来一起尝试制作比较复杂的立方体框架。在学生开始制作立方体框架时提出以下要求:
①合理选择小棒的长度 ②合理利用材料,即利用最少的棒制作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 ③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 提完要求后,并指出如果小组完成后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放在讲台特定编号的
后面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尝试立方体框架的制作,教师寻访不同小组给一定的指导。待各小组都把作品展示在讲台桌上时,过渡: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的框架支撑能力强。然后教师拿出自己提前制作的立方体框架,让学生比一比老师制作的框架与他们制作的框架有什么不同,并进而分析得出不是支撑面加不加斜杆影响不大,从而得出运用最少小棒制作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的方案。
(三)知识梳理,课堂小结
首先让学生根据板书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四)检验教学,课堂巩固
课内:PPT展示一些梯度性的习题,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课外:从力的方面解释斜杆的作用;完成作业本。
【《做框架》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5.做豆浆的教学设计
8.做框架评课稿范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22737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