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现代诗《雨巷》导学案

雨巷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导语:《雨巷》一诗就是诗人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以下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雨巷》导学案 ,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目标择定】

  1 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学会多角度解读诗歌

  2通过诵读、联想、想象、鉴赏,探究合作式的学习中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3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朦胧的情境美。

  第一部分【探究一径】

  【主问题】《雨巷》一诗美在何处?

  1.戴望舒有“雨巷诗人”的美称,可见《雨巷》一诗在创作上极具特色之美,对此如何品评?

  2.诗人借助象征意象来创造抒情诗歌的意境治美,请体会《雨巷》情韵之美。

  3.如何理解诗歌中优美的“丁香”?

  4.根据《雨巷》一诗的意境,请结合当时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前后创作经历,你认为戴望舒作为一个现代诗人的人格之美美在何处?

  【再问再新】

  【助学资料】

  1.播放视频:江南雨巷、《雨巷》诗朗诵

  2.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 浙江杭县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也创作散文、论文等,翻译外国文学。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用象征手法写的一首抒情诗《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前期的诗,轻盈流丽,重象征、意象,追求诗意的朦胧、含蓄;后期的诗《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因受抗战激发,诗风变得厚重、刚健,语言也更为洗练纯朴。

  3.写作背景:

  这成名作约作于1927年夏天,发表在1928年8月的《小说月报》上。1926年,作者在上海震旦大学读书时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宣传革命,散发张贴传单,鼓动工人罢工,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和侵略。1927年,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进行大肆屠杀与追捕。诗人戴望舒也受到了国民政府反动派的追缉而被捕。从狱中后隐居杭州,松江避难。在当时血雨腥风的年代里,白色恐怖笼罩了全国,革命转入了低潮。戴望舒和当时一部分知识青年一样,感到大革命失败以后幻灭的痛苦。心头沉重的忧郁压抑,极度的苦闷彷徨,使诗人写下了这首抒情诗。

  丁香,又名紫丁香。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唐代诗人李商隐《代赠》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课堂探究】

  一、再读,读出感情,理解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1、自读,交流读的感觉,读出了怎样的感情?

  2、听名家读,交流感受

  3、探究: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着来找一下,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并从文中找出描述意象的词语

  这些意象有怎样的共同点?

  这些词语是表示动作、情绪、物态的,选出你认为用得很好的来说说

  4、本诗在总体内涵上显示出一种幽微、渺远的意绪与空灵寂寥的意境,表现出一种东方诗歌的特有感伤美的情韵挑一个你最喜欢的意象,并用散文化的语言加以描述。

  【拓展阅读】

  《雨巷》英文版

  A Lane in the Rain

  Dai Wangshu

  Alone holding an oil-paper umbrella,

  I wander along a long

  Solitary lane in the rain,

  Hoping to encounter

  A girl like a bouquet of lilacs

  Gnawed by anxiety and resentment.

  A girl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雨巷》经典教学设计

2.《雨巷》导学案及阅读感悟

3.《雨巷》教学设计3篇

4.《雨巷》文学赏读及改编

5.《雨巷》公开课教学实录

6.《雨巷》教学设计参考

7.《雨巷》教学案例

8.高二《雨巷》教学设计

9.《雨巷》精品教学设计

10.《雨巷》导学案及赏析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yuxiang/205506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