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王一铭
斜阳暮,秋草黄,断井残垣。即便是废墟,我亦憬然发现其中大有文章。“没有废墟的世界太拥挤了,没有废墟的人生太虚伪了。”历来我们的主导意识形态便标榜超乎常人的理想、道德与激情,容不得半点废墟。殊不知,也许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堆砌着自己的生命废墟。
圆明园废墟是北京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全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那么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 存在的只是今日的游戏。
生命多废墟,体验废墟,走过废墟,要有一种敢于决断敢于承担的勇气。当黄佐临在七七事变三天后告别导师萧伯纳赴国难时,那是他的爱国脊梁;当黄佐临在国难中开创上海戏剧的黄金时代时,那是他的艺术声腔。若细细品味他的一生,便会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感动折服,便知光辉与废墟交织出怎样的精彩。
在我们为这样一个艺术大师惊叹时,是否想过,是什么导致我们想要成为他们?他说,对废墟的坦然才能走过废墟。
生命是一篇大文章,终于在摸索中逐渐明白,废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与废墟的抗争中成长。认识了人性的怯懦和卑下,才会懂得包容与感恩,再踏实地谋求进步与完善。当我们跟随着自己的心,从理想主义变成现实主义,从空想派变成行动派,也就离希望中的我们不远了吧。
然而,阻挠我们的外界因素总是喧哗地顽固地想让我们跌个鼻青脸肿。正如木心在《竹秀》中所说:“生活是安于人的奴性和物的奴性的交织。”真性情的人往往只占少数,很难相容于所处的具体时代,起哄式的贬损让刚刚明朗的心又陷入踌躇。
然而这种奇特的现象并不是毫无益处的,它筛选除了真正成熟的人:不再向世界宣告自己的梦想与激情,却有着无须声张便光芒万丈的厚实;不再标榜崇高而蔑视废墟,却有着洗刷了偏激的圆润和从容。
身居闹市而自辟宁静,固守自我而品尝喧嚣。
拥有废墟,走过废墟。
【处处有文章散文】相关文章:
2.人生处处秋散文
6.莲花处处开散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1792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