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学案

诗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一单元 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

  1.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

  2.再别康桥;死水;赞美

  3.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4.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激流

  兴趣情境导引

  开学第一天,高一语文新课本发了下来。渴求知识的学子们迫不及待地游览了一遍,发现第一个单元就是诗歌,都非常高兴。诗歌中浓郁的情感,精警的语言,深刻的思想,美丽的形象,唤起了同学们的文学激情,引起了大家想象与联想。

  语文老师决定在班上开一个诗歌朗诵会,进行一次诗歌朗诵比赛。要求每个同学在第一单元中选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作好准备,参加朗诵比赛。这个决定刚刚宣布,教室里就炸开了锅。有的说:“我最喜欢戴望舒的《雨巷》,句句浸透了作者的感情。”有的说:“我最喜欢何其芳的《预言》,面对面抒情,亲切感强。”有的说:“陈敬容的《窗》也不赖,清新俊逸。”还有人喜欢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豹》。同学们既感到十分激动,又觉得非常新鲜。高中学语文真有趣,一开学就进行诗歌朗诵比赛。

  年过半百的语文老师,当场吟诵起毛泽东的词《采桑子·重阳》,特别是“寥廓江天万里霜”一句接连吟唱了两遍。雄浑而高亢,深沉而绵长,一下子就把同学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正在大家跃跃欲试也要朗诵的时候,老师告诉大家,在朗诵比赛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认真朗诵,掌握节奏、重音、停顿等技巧,做到字正腔圆,注意与一般读书的区别。

  2.充分理解诗人的感情,正确把握诗歌的中心思想,尽可能做到“替诗人朗诵”。

  3.根据诗歌的形象,进行大胆想像与联想,既能“替诗人朗诵”,更能“抒自我情怀”。

  4.成立学习小组,朗诵练习时大家互相帮助,小组内资源共享,学习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大家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 理解诗歌的形象

  生1:老师,朗诵诗歌的关键是什么呢?

  师:理解诗歌的形象。

  生2:怎样理解诗歌的形象?

  师:①理解诗歌形象客观存在的美感;②熟悉诗歌形象自古传承下来的文化含义;③注重理解过程的想像与联想。

  生3:老师,诗歌形象自古传承下来的文化含义是什么意思?

  师:有一些形象,表面上的意思很明了,但实际上都有另外一种涵义,就是我们常说的寄托意义。只要看到甲――形象,就会联想到乙――寄托意义,甲乙两者是联在一起的。

  生1:老师,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师:譬如:松柏寄托坚强,月亮寄托相思,杨柳寄托惜别,秋风寄托悲凉,春风寄托喜悦,荷花寄托高洁。

  生2:老师讲得真好。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应该注意这些形象的内涵。

  生3:老师,有一些形象不属于传统的寄托固定意义的形象,如何发掘它的寄托意义呢?

  师:从内容看,一般说来,一些咏物诗都是有深刻含义寄托的。诗人总是一方面抓住所咏之物的特色仔细描摹,另一方面还要在曲尽物象的基础上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样的咏物诗才有意义,意境也就深远。作者一般喜欢用拟人的手法来咏物(注意从整体上去把握),借物抒怀,这样的诗一般都寓有深意。

  相关知识链接形象,是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也就是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合一体的艺术形象。它比自然界中客观的形象更容易激发读者感情的共鸣,更容易调动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充分借助联想和想象,联系诗歌的形象组合(画面),理解诗歌寓含的深意。

  范例1 《采桑子·重阳》中的秋天形象与传统诗文中的秋天形象相比,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突出这样的特点?诗人主要描绘了哪些形象来表现这种特点的?

  分析:

  古人多悲秋,古代那些悲秋的诗人所见的秋色总是萧瑟惨淡,万木萧疏,天阴雨湿,毫无生机。古今之别,全在于诗人的所处的时代不同、个人的人生际遇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的不同。概括起来说,即缘情写景,因感情而选择形象,因感情而创设意境。

  毛泽东写《采桑子·重阳》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统一在艺术形象里,由于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描绘的秋光、秋色明艳而壮丽。两度突出“重阳”,既符合“采桑子”“反复”的格律,又表现作者重回红四军前委工作时的激动心情。选择“黄花分外香”这一形象,侧重表现色彩艳丽,选择“寥廓江天”与“万里霜”这两种形象,侧重表现境界开阔。

  解答:

  与我国传统的诗文相比,《采桑子·重阳》之中的秋天形象色彩艳丽,生机勃勃;这主要取决于当时作者“东山再起”起的革命豪情;词中主要选择了“战地黄花”“寥廓江天”“万里霜”等形象表现这种特点。

  解题方法链接诗人缘情写景,因情而择形象,因情而创意境。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统一在艺术形象里。所以,只有伟大的心胸,才能和自然风光的壮观交融成为一体,只有豪情万丈与信心百倍,诗人的笔下才会出现壮丽的秋天的形象。

  范例2 《死水》中的“死水”有何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

  《死水》共五节,可分为三部分。第一节为第一部分,表达诗人对“死水”一般的旧中国的激愤之情。面对这“一沟绝望的死水”,诗人想“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一些剩菜残羹,以加速它的死亡。旧事物死亡了,新事物方可茁壮生长。激愤之中饱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二、三、四节为第二部分,描绘了“死水”的'外形、色彩和声音,形象地揭露了旧中国腐朽颓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憎恨、愤怒、嘲讽的感情。破铜烂铁在死水中生出绿色、红色的锈;水面上浮着的油污在霉菌的作用下糜烂发臭,泛起成堆的泡沫,成群的花蚊在上面杂乱飞舞,有时还传出几声蛙鸣。这是对肮脏、丑陋的死水的形象描绘,也是对旧中国黑暗现实的真实写照。第五节是第三部分,表达诗人诅咒现实,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强烈的愿望。诗人指出这是“绝望的死水”,“不是美的所在”。“美的所在”在现实中是没有的,所见的现实只是如“死水般”令人窒息、憎恶的环境。“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丑恶”早已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死水》是一首社会性很强的诗,再现了诗人对那个社会实际情况所产生的真实感情。

  解答:

  闻一多先生以一沟死水象征那个粘滞得流不动、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社会现实,并对这种社会现实进行了强列的鞭挞和诅咒,表现了深沉的爱国热情。

  解题方法链接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统一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诗歌的形象。我们可以首先选择这样的形象,通过这样的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死水》的象征意义也有几种说法:第一种,“死水”象征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外表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社会。第二种,象征北洋政府。当时的北洋军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第三种,象征黑暗的中国现实。

  范例3 《赞美》中的“我”可以指代什么?农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象征了什么?诗中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有怎样的意味?

  分析:

  联系《赞美》的创作背景不难看出诗中的“我”指代的是诗人自己。诗中的农夫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便义无反顾地踏上舍家保国的征战之路。他是单个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可以说他象征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诗中每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意味着尽管我们的民族经历了“无尽的呻吟和寒冷”,但只要有像农夫那样的人民,我们的民族就一定会站起来,从而点明了主旨。

  解答:

  “我”指代的是诗人自己。诗中的农夫平时是农民,战时是战士。他是象征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多次重复,点明了主旨。

  解题方法链接这首诗将“我”作为承载感情的形象。掌握“我”这个形象的特征,对于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尤为重要。关键在于掌握“我”的主要表现。诸如“我”能够在战争爆发时义无反顾地踏上舍家保国的征战之路,由此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范例4 如何理解《致橡树》中“我”和“橡树”这两个形象?

  分析:

  “我”这个形象,不仅仅是作者,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切忠于爱情的人。“橡树”也是忠于爱情的形象,有着伟岸、威仪等特点。两种形象都有互相敬爱与分担困难的特点。作者把“我”比作“木棉”,既衬托了“橡树”的雄伟,又表达了“我”的坚贞。

  解答:

  “我”是一个温柔中不乏坚强的女性形象,“橡树”是一个阳刚中带有浓厚情感的男性形象。

  范例5 简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形象特点。

  分析:

  这首诗的形象可以分两组,一组是诗人所憧憬的物

【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学案】相关文章:

1.外国诗歌

2.中国现当代诗歌鉴赏

3.中国现当代诗歌合集

4.中国现当代诗歌赏析

5.中国现当代诗歌精选

6.外国诗歌经典

7.爱国的外国诗歌

8.外国诗歌欣赏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shige/264669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