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失败,有人沮丧,有人痛苦,有人失望,有人不能自我原谅。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然而,过分伤情于失败,苛责于自己又大可不必。因为,谁都想成功,失败并非内心所愿。作为一名生活的智者、强者,还是应当给失败多一点宽容。
英国史学家卡莱尔可谓品尝失败痛苦之深切者。这位历史学家伏案经年,最终写成《法国大革命史》。那时候没有电脑,一切用手抄完成,难得有“备份”。卡莱尔完稿后,就将书稿交给最信任的好友米尔去完善。然而这时命运与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就在第二天,这部珍贵的手稿被米尔的女佣当作废纸丢进了火炉!更为糟糕的是,为了保持书房的整洁,卡莱尔每写完一章,就随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碎。可以想象卡莱尔当时的心情。但是卡莱尔很快就平静了下来,反而安慰悲伤的米尔:“没关系,就当我将作文交给老师批阅,老师说:‘这篇不行,重写一次吧,你可以写得更好!’”后来,卡莱尔再起炉灶,重写这部巨著,而这第二稿的质量,无论文字上还是内涵上,都达到了卡莱尔写作生涯的巅峰。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卡莱尔不能宽容那次痛苦的失败,整日沉溺于悲伤之中而一蹶不振,那么人们还会读到《法国大革命史》吗?
不能宽容失败的人也注定会被失败所不宽容。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鱼儿在咬钩之后,越是疯狂地挣扎,鱼钩就越陷越紧,越是难以挣脱。他因此提出一个心理概念,叫做“吞钩现象”,即人如果不能正确而积极地处理过失,将会造成不可避免的重复伤痕。意大利著名音乐家科莱利,在一次规模很大的音乐会上,其出色表演赢得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但掌声过后,一位行家指出他有一个音符出了错,这犹如重磅炸弹在他脆弱的心灵深处引爆,科莱利从此一病不起,郁郁而终,演绎出一幕人间悲剧。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renshengzheli/1300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