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代人和亿万人的故事。他们卑微刚强,质朴可爱,他们钻进矿井,攀爬脚手架,蜷缩在现代都市的各个角落……而他试图以自己经历的血泪辛酸,为那些“沉默的大多数”疾呼呐喊——
20xx年10月3日深夜,福州的一处出租屋内,妻子与五个月的孩子酣然入睡,周述恒轻轻敲上最后一个句号,长长舒了口气。历时17个月、约45万字的长篇小说《中国式民工》终告完成,他感觉“获得重生”。此前,他已把小说发布在一家站,点击量达到50余万。
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媒体请他做嘉宾,荣誉也纷至沓来,面对发生巨大变化的生活,周述恒甚至有点“不知所措”
“另类”农民工
与很多人眼中的农民工相比,周述恒无疑很“另类”。一副300度的银框眼镜,架在颇为白净斯文的脸上,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受过教育的读书人。当然,这种另类不仅体现在外表上。为数不多的上网时间,周述恒都耗在各个站上。他还自办了一个培训班,买了6台旧电脑,专门教外来农民工及子女学习电脑。
福州市南郊的金山浦上工业区,一处当地村民自建的出租房二楼,便是周述恒每月300元租来的住处。他用三合板把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隔成了两小间,稍大的一间用来当培训室,小间则是自己的卧室。
在这个简陋的住处,周述恒在一台1000块钱淘来的二手电脑上,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由于毫无写作经验,他模仿《中国式离婚》的结构,把小说分为99个章节,小说中80%的内容是他身边朋友身上发生的故事,其中60%的内容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主人公周小凡就是以他自己为原型。农民工的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一位知名作家看完小说后,连连称赞它“既是农民工群体的客观写照,又是他们的集体记忆,或许也能成为一部当代社会生态——城市与乡村,原住民与外来者既排斥又融合的生动史料”。尽管小说的架构与写作技巧还稍显稚拙粗糙,但是文字背后的真诚已足以打动人心。
抒写数亿农民工的欢乐与辛酸,这是周述恒创作的主因。他说:“没有农民工就没有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可我们得到的关注、关怀太少了。媒体虽然有很多报道,但都只是一个片面。还没有人能近距离地看我们的生活,理解我们的委屈,倾听我们的呼声。”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meiwen/gushi/741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