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古诗的作文三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的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的作文 篇1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上周五,我们学习了这首古诗,今天老师又无意间地让我们背诵。我惊呆了……
老师刚提出要求后,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翻开了语文书,叽叽喳喳地背诵起来。虽然在家中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但心中还是很害怕。先看看还有多少个过后才该我:“1、2、3、4、5、6、7、8、……还多,不怕。”
“呀!才一眨眼就快到我了。”我开始慌了……到我了,我不慌不忙地站起来了:“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我心里快急死了“春风不度玉门关。”终于完了,我随即坐了下来,心中的大石头也落了下来。
在我的观察中,王俊舒让我觉得很佩服。我先前看过许多人的站态,他们都是站起来就靠着桌子手扯衣角或拉着桌子。可他一站起来就挺直了身躯双手熟练地放在了身后,显不出一点慌张……
从一首诗中,我看出了许多人的自信和胆量。同时也锻炼了我。
古诗的作文 篇2
小时候,我还不懂事,并不知道所谓的月亮是什么,只知道当夜深人静时,天空中会出现一个既像大大的盘子、又有点像月饼的东西。
每当我抬头仰望天空,想着“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时,妈妈就会告诉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这时,我会稚气地问:“白玉盘长啥样呢?”妈妈总是耐心地告诉我:“咱们客厅不是就有吗?它滑滑的、亮亮的、白白的。”
这时,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用手摸摸脑袋。
我读诗一定始于某个夜晚。因为李白的《静夜思》,是我会背的第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妈妈教我读时,我一头雾水,并不知道为什么诗人要“举头望明月”。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月亮代表思乡。看到月亮,仿佛就回到了家乡。
诗人仰望月亮,就是在思念家乡。
后来,我又读到《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才彻底明白诗人杜甫那种思念家乡、迫切回乡的心情。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读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我总感觉这首诗就像一幅春花秋月的水墨画,美轮美奂,令人震撼。
而现在,我在读白居易的《长恨歌》,诗中处处可见“月亮”的踪影。比如,“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两相对照,不正把唐玄宗思念爱妃的心情写活了吗?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感动了我,也让我对白居易的诗颇有兴趣。
渐渐的,我对诗词更有兴趣了,诗中的故事仿佛越来越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告诉自己,要轻叩诗歌的`大门,走进诗词的世界,探索中华民族诗歌的奥秘!
古诗的作文 篇3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遥想当年,我随笔而提,自诩文采飞扬,岂料怀才不遇,到底是我生不逢时,还是我本无千里之能啊?"知、知",秋蝉凄凉急切的鸣叫声打断我的思绪,看着那张不施粉黛依旧动人的脸,现今,那淡淡的笑靥下却又有掩饰不了的忧伤,饯别的酒席上,我,食之无味,缘浅,奈何情深……
离别的江边,泪打湿了我的衣袖,打湿了她的心,从然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执手诉说着似海的深情,诉说着万般的无奈与不舍,行船的人已数次催着要出发,这一别恐无缘相见。
凄泠的秋雨,为我心中更添一份惆怅,雾霭朦胧的水上,我凝望被秋雨打湿的她,"柳郎,身旁的柳树可否替我留你一留?"满天的落花承载着我对你恰似一江春水的思念,她柔弱的模样快要淡出我的视线,"柳郎,从此奴家再无悦己者!"金钗玉簪被她就这样义无反顾的投入碧江中,"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是我对她最后一次的承诺,泪,似泉涌,我们仰望被浓云笼罩着的天空,只想把这刻印入心中!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往昔欢快的琴声早已随着他的离别离去,"之子与我心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忧",琴弦越抚越快,"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嘣",弦断,心乱,启窗,冷月凉青衫,望着倚楼挺拔的合欢树,又想起那个温润似玉的男子,白衣袂袂,凝花含笑,倾及我一世的目光"!"柳郎,今夜你是否也辗转反侧,望月思忆"?
佳人已别,临江望月,"酒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敬仕途无望的自已,一杯酒,敬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她,我仰天大笑,"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租了,我又醉了,谁知我今夜酒醒何处?愿醒在那一弯残月,晓风冷冷的河提旁,回忆那一段红袖添香的美好中,"柳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好"?你一袭红装,正浅笑吟吟走来……
【有关古诗的作文三篇】相关文章:
1.所见古诗改写三篇
2.有关大寒的古诗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xieyishoushi/40027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