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清明文化永久流传作文

文化作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清明文化永久流传作文

  清明时节,“气清景明”,万物复苏。蛰伏了一冬的生命,触摸到了大地春回的气息。“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脱下厚重冬装的俊男靓女,给这个季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春色。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在这熙攘往来人群中,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踏青赶春的游客,还有就是祭祖扫墓的。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几千年来相沿成习清明扫墓,显示了中国特有的祭祀文化。“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扫墓祭祖,除了体现孝道和爱心,也在对先人的缅怀中,传承着家族的道德精神。“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入耳犹记心。”切不要让先人的遗训,似那纸钱的一缕轻烟,随风飘散,不留一点印记。

  有资料显示,清明祭祀,是从晋文公纪念介子推开始的。介子推一生,不仅崇尚惟诚惟信,以道德、忠孝、仁义教化天下的儒家经典;也推崇以黄帝为宗,太上为教的道家学说;他割肉侍主,慈悲众生,又被尊为佛家罗汉。他淡泊名利,注重人格,不求厚禄,忠孝清烈,是唯一同时被儒、释、道三教尊崇的历史文人。他的人格魅力一直被后人当作为人处事的典范。这就不难想像,山西绵山介公岭上的介公祠,为什么两千多年来一直香火不绝;不难想像,为什么晋文公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能逐渐演变成举国认同,祭奠祖先的统一节日了。介子推的品格代表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我们的国家,屡屡能从屈辱中崛起的精神脊梁,也是中华民族人格魅力之所在。从清明节的祭祀活动中,去追溯延绵久远的民族精神实质,去追寻我们的民族道德文化之根?应该有其现实意义。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踏青游春是清明的另一主题。如今的清明节已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的清明哀伤情怀,似乎也该在这明媚的春色中有所放松。不要辜负了“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的大好春光,走出高楼,走进自然,一定能带给你一种别样心境。

  南宋诗人范成大,有一首题为清明日狸渡道中的诗:“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墦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就像一幅清明素描。前半阙,扑面朦胧细雨,擦肩拂拂微风;远眺春花烂漫,近观弱柳映水。溢满水色山光的春日风景,历历在目。后半阙,石马寂寞当道,纸鸢孤悬空中,扫墓祭后人散,寒鸦啼鸣归巢。寂寥忧伤的`情怀跃然纸上。截然不同的两幅图景,表达的是两种不同的情感。一种是心情愉悦的踏青春游,一种是寄托哀思的扫墓祭祀。两种情感融为一体,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清明文化。

  经过几千年传承的扫墓、踏青习俗,已经成了当代清明文化的两大主题。当然,清明扫墓,不应单单局限于寄托对先人的缅怀。继承和发扬他们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才能使清明祭祀更有意义。而踏青游春,则应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去感受大自然的恩赐。自然给人类创造了安逸的生活环境,人类就有义务爱护,而不是糟蹋自然。自然需要保护,只有自然的和谐,才有人类的和谐。清明植树,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环境,也应成为清明文化的一部分。

【清明文化永久流传作文】相关文章:

1.传统文化流传我心作文

2.清明与文化作文

3.流传的温暖高中作文

4.流传的温暖作文

5.传统文化清明作文

6.清明文化随想作文

7.永远永久永恒作文

8.永久的自信作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wenhua/315202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