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槟色的灯光像一条盛大的、熠熠闪光的瀑布,从高高的地方顺流而下,在一桌有滋有味的筵席上浮动。
桌子的那一头,是奶奶和她从美国归来的大姐和大姐夫。这场筵席,是为了他们而办的。一对重归故里的老人都已是年迈了,此番回程,跨越太平洋深深的海沟,经过十多个小时漫长的等待,可能是他们与故土相守的最后一回了。这是诀别,期限是永远,然而这一次,横亘在一桌子人中间的不再是距离的遥远,而是时间——时间吹老少年。
桌子的这一头,是我和妹妹。少年不识愁滋味,眼睛也全被桌上的珍馐美味吸引:杨梅汤的酸、绿豆饼的甜、炒百合的苦、酸菜鱼的辣……食指大动间,耳朵里却刮过不少桌那边传来的声音。
我抬头看见奶奶局促地站着,手中的玻璃杯也不知道怎么捧才好。她穿了那件水绿色的领口缀了些白花的外套——这是她压箱底的宝贝,早已不时髦了,但她却很看重,不轻易穿。
我知道她不愿冷场,也知道她的欣喜。一种绿芽在春雾里破土而出的欣喜,一种掬一捧轻风贴在脸颊便暖了心里的欣喜,一种漫天向着太阳生长的欣喜,小心的、轻柔的,软得像夏日里宁静的湖面。
她有时候讲到小镇这些年的变化,讲到那个谁现在怎么样了,絮絮叨叨地会说好多,都是些细小的、轻易就能消散在风里的琐事。但是那一对老人听得很认真,他们不再年轻的双眼此刻变得宁静,愉悦,安详,像落了课的勤奋的孩子,要把所有的遗漏从开始到结束全部填补上。整个世界仿佛瞬间安静了,只有奶奶的嗓音缓缓地流出,他们的眼底盛着绿洲、花海和霓虹,所有的记忆和记忆中曾生动的悲喜都在刹那间返青了。
我透过迷离的灯光看他们,就好像穿过时光的隧道看到他们年轻时的模样。那个有两根麻花辫的少女和新婚的年轻夫妻,他们在阳光下肆意地笑着,青春从眼角眉梢划过,停在唇角上灼灼地发着光。我听到他们在歌唱,用深沉的、柔婉的、苍老的、年轻的嗓音,唱着独属于他们的故事。心头突突地跳,这是什么滋味在流淌?
待我回过神来,桌子那头的三个人也唱完了那首歌。奶奶的双颊红彤彤的,她很开心,甚至破例喝了一点酒。微醺的她热烈地笑着,握着亲人们的手,几分骄傲地说:“瞧我这件外套,还是你们从美国寄来的,穿着不错吧!”
一桌的人都笑了,嗔怪说她这么大岁数怎么还和小姑娘似的爱臭美。我听着打趣她的话,也笑了笑,但无故衍生出几分心酸。我想到她把这件衣服宝贝一样地对待和时常注视着放衣服箱子的眼神。
这时候,收到信息,说是已经订了明天的机票,親人们马上要回到大洋彼岸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去了。大家全都沉默了。我看见奶奶侧过脸去,一会儿又用手指快速地擦了擦眼角。可是当她转过头来,又如往常一样轻柔地笑。她一面说:“我们不讲难过的话,”一面又不放心,不停地嘱托。
我慢慢低了头,却对眼前好滋味的美食失去了兴趣。身边的妹妹也是,低着头、绞着手,不停地眨眼。
窗外什么时候下起雨来,半黄的柳枝拍打着玻璃的窗。我突然想到古书里说的:“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
我知道那是什么滋味了,如酒:是独不见的酸、喜相逢的甜、恨别离的苦、不再见的辣。
人们站起来,筵席也该散了。
喝醉的人们举起杯,笑得眼里都是泪。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fenbie/11007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