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敢于承认错误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敢于承认错误
列宁八岁的时候到姑妈家去做客,不小心打碎了一只花瓶。因为没有人看见,当姑妈问起是谁打碎的时,列宁和其他孩子一样地说:“不是我!”但他母亲从他的表情上还是看出是他打碎了花瓶。应该怎样对待孩子撒谎这件事呢?当然,最省事的办法就是直接揭穿这件事,并且处罚他。但是列宁的母亲没有这么做。她认为,重要的是教育儿子犯错误后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而不是责备他。
于是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在三个月内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各种各样的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的良心深处萌发出对自己行为的羞愧感。从那以后,列宁的母亲明显地感觉到,儿子不如以前活泼了,似乎在受着良心的折磨。
有一天,在小列宁临睡前,母亲又像往常一样,一边抚摩着他的头,一边给他讲故事。不料小列宁突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着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母亲耐心地安慰他,说:“给姑妈写封信,向她承认错误,姑妈一定会原谅你的。”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给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
想必,这个“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很多家长和孩子都耳熟能详。其实家长们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应不仅仅是教育孩子向列宁一样有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更重要的是学会列宁的母亲这种引导孩子勇于承认错误的教育方式。她没有选择当面拆穿孩子的谎言,而是用很多故事对孩子旁敲侧击,引导孩子,这是非常有艺术的教育方式。
在这个问题上,一般的家庭缺乏一种健全的“容错机制”,要么认为孩子的错误用不着纠正,长大了自然就好了,要么认为孩子不能有错误,要做就做最好。前一种态度会导致孩子自以为是,知错不改;后一种态度会导致孩子压力过大,往往以撒谎来缓解父母的期望给自己带来的紧张。
虽然人人都会犯错,但是敢于承认错误并为之负责任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孩子呢。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很多做父母的只会在孩子表现“精彩”时才给予奖励,殊不知,勇于承认错误是很难得的品质;其次要帮助孩子找到犯错误的原因,然后和孩子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很多时候,失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能够推动一个人的成长。高明的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否定自己的过程中体会到更深刻的成就感。
第二篇:敢于承认错误
1980年9月上旬的一天,湖南省衡东县德圳公社红桥大队的基千民兵陈牛伪,从公社松树山里砍了一捆松枝,回家路上,遇见公社书记。书记对小陈说,你是民兵,应该带头遵守封山育林的规定,怎能乱砍乱伐呢?牛伪深自悔过,把松枝送到公社林场,向林场同志作了自我批评。
牛伪的父亲是大队的看山员,知道儿子违章砍柴,十分气愤,觉得这事不能马虎。当夜,父子俩商量怎样处理好这件事情。牛伪说,千脆立块碑,把自己的错误刻在上面,让大家都知道。父亲同意儿子的想法。父子俩买了些水泥,找了几根铁筋,做成了水泥悔过碑,立在从公社通往松山的大路边。碑上清晰地刻着一行字,“看山员陈贤之子陈牛伪,私自上山砍集,违反封山育林规定,大家以我为戒。
—陈牛伪, 树碑,都是为了歌功颂德,而陈牛伪却把错误刻在碑上,用以责己教人,在我们面前树立起一个勇于改正错误的榜样。 承认错误,需要勇气,公开承认错误,更需要勇气,而把错误刻在碑上,立于路旁,公布于众,使路人皆知,则需要更大的勇气。对错误没有深恶痛绝的态度,没有脱掉裤子割尾巴的决心,没有严于律己的求实态度,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第三篇:敢于承认错误
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卢梭的《忏悔录》中,记录着这样一件事:
卢梭小时候,家里很穷,为求生计,只好到一个伯爵家里去当小佣人。伯爵家的一个女佣有一条漂亮的丝带,很讨人喜爱。一天,卢梭趁每人的时候,从女佣床头拿走小丝带,跑到院里欣赏起来。
正在这时候,有个仆人从他身后走过,发现了卢梭手中的小丝带,立即报告了伯爵。伯爵大为恼火,就把卢梭叫到身旁,厉声追问起来。卢梭紧张极了,心想如果承认丝带是自己拿的,那他一定会被辞退,以后再找工作,可就更难了。
他结巴了好大一会,最后竟撒了个谎,说丝带是小厨娘玛丽亚偷给他的。伯爵半信半疑,就让玛丽亚过来对质。善良、老实的小玛丽亚一听这事,一边流泪,一边说:“不是我,决不是我!”可卢梭却死死咬住了玛丽亚,并把所有的事情的所谓的“经过”编造的有鼻子有眼。
这下子,伯爵更恼火了,索性将卢梭和玛丽亚同时辞退了。当两人离开伯爵家时,一位长者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之中必有一个是无辜的,说谎的人一定会受到良心的惩罚!”
【敢于承认错误作文】相关文章:
7.敢于追求梦想作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cuowu/2120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