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土地的誓言》语文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土地的誓言》语文说课稿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能参加这次说课活动。今天我要说的课文题目是《土地的誓言》,这是1941年,“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依然流浪在外的作者端木蕻良满怀激情写下的充满浓郁情怀的文章。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方法、教学过程、板书几个方面来谈谈对学习这篇课文的做法。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编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人教版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课文。这一单元包括小说《最后一课》,散文《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诗歌《黄河颂》、《木兰诗》五篇课文。它们所表现的主题就是热爱祖国。祖国意味着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热爱祖国,就是热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

  《土地的誓言》就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即作者要回到故乡的身边……愿意付出一切,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他的面前,或是他的坟前。这是一篇抒情美文,在仅有的两段文字中,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选用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画面,前段描绘了沦丧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后段叙述作者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大量排比造成了逐渐增强的气势;运用呼告,直接抒发对土地的热爱、怀念和眷恋,并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且不惜献出生命的时代强音。

  二、说教学目标和要求

  ⒈新课标指出,学生应“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感情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根据本课的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角度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②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③学习本文,增强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⒉重点、难点

  ①重点: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本文又是一篇抒情色彩十分浓厚的散文,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应该是本课教学中重点。

  ②难点:由于本课有些句子语意丰富含蓄,学生不易理解,有碍于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而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应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谈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包含多重关系,首先应该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此我准备以读代讲,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阅读,学生通过读,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深沉感情;通过读,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读,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其次还应该是学生和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在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我采用“对话法”让学生和老师进行深入的对话交流,在对话、交流中发现、构建意义。

  四、谈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心理学告诉我们,经验能使感受性更敏锐,经验是产生知觉不可缺少的条件。

  初一学生有朴素的情感,丰富敏感的心灵,但由于年龄和时代的限制,根本没有大故土沦丧,四处漂泊的经历和体验,因此尽管他们通过本单元《最后一课》的学习,对亡国之痛有了一点浅层的、局部的认识,学习本课仍需努力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进入情境学习。

  上课之后,简介本文写作背景,让学生看“九一八事变”录像片断,重点在难民逃亡的场景。看后,让学生以其中一个长期漂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身份,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播放《在松花江上》歌曲,进一步渲染氛围,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点。

  (二)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⒈默读课文。①解决字词,以做到准确朗读课文。

  ②找出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这是本文关键点突破点,找出它有利于学生整体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⒉以典型段落为例,指导学生体会文中作者表达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作者对故乡的一片赤子之情。(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体会出的情感。)

  (三)理解、探究

  从幼儿到成人,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大致如下:学前的模仿期、小学的背诵期、初中的警句期、高中的体验期、大学的评论期和成人的应用期。据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初中学生语言感知能力有自己的特点,这一特点同他们对自然、社会的了解需要深化同步。他们已从现实生活和阅读物中接触到大量的语言现象,需要选取格言、警句、成语、谚语及其他从常用语言中提炼出来的表现力强的精华语句来记忆、理解。新课程强调学习的探究性,老师对学生需要进行问题解决的指导。明白这一点,结合语文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特点,我采用品味、探究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创新意思,提高综合能力:

  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并深情地朗读或背诵这些句子。学生互评,老师指导。

  然而,由于心理、经历的局限,加上文章是作者在特殊地区和背景下写成的,初一学生对个别句子深层含意的挖掘是存有一定的困难的,于是我抛出两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找出课文中用语别致的.句子,并说明别致什么地方?

  ⒈“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深沉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句中的“泛滥”可否换为“拥有”、“充满”这类词语?

  ⒉“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为什么不用“飘荡”或“回响”过“我的欢笑”之类语句,而用“埋葬”呢?

  通过这两个词分析探究,引导学生感受创造的优美意境中饱含的真情,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积蕴的激情以及产生的强烈冲击力,同时也可以看到前后两段文字在表现感情上的异同:即都表达了对故乡的真挚热爱和深切怀念,但后段在怀念中却暗含着忧伤与愤怒,由此情感才能在文章的最后得以最强烈的喷发,面对土地发现自己的坚强的誓言。

  “泛滥”、“埋葬”两个词的运用逾越了常规。凡是反常之外总是格外引人注目并且令人感到的困惑的,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给以方法的指导:①明确该词的本意;②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四)拓展升华

  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教学中我采取下列两个步骤。

  ①配《在松花江上》音乐,小声朗诵第二部分,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②展示幻灯片,大声齐读刚学过的李大钊的名言: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用学生的已知来升华作者的感情,热爱故土即热爱祖国,只有对祖国怀有母亲的情感才能使自己的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赢得解放,走向富强。化难为易,引起共鸣。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无穷。

  (五)推荐作业以《我爱这土地》写一篇文章,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五、板书(略)

【《土地的誓言》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1.《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2.《土地的誓言》说课稿推荐

3.土地的誓言说课稿范文

4.《土地的誓言》的说课稿

5.《土地的誓言》课件

6.土地的誓言教案

7.《土地的誓言》教案

8.《土地的誓言》的优秀教案

9.《土地的誓言》优秀教案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310919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