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语文迷小编为您分享古代诚信的故事,欢迎阅读!
【1】樊迟学信礼
公元前496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这一天是孔子五十六岁生日。由于孔子当时游历在卫国,住在卫国大夫蘧伯玉家里。孔子怕蘧伯玉为其庆寿,惊扰了他,便大清早带领着弟子们到帝丘(当时卫国的国都)郊外一片树林去漫游。
在一棵老柏树下,孔子最欣赏的弟子颜回来到师傅面前,恭恭敬敬地施了一个大礼,说:“请夫子上坐,受弟子们一拜!”接着搀扶孔子来到老柏树下早已摆好的小桌子旁。
孔子不解地问:“颜回啊,你要干什么?”
颜回说:“今天是夫子的生日,弟子怎敢忘记!”
说话间,弟子们已七手八脚地在孔子的面前摆出了酒肉和新鲜的寿桃,然后颜回和子路率领大家一起跪倒在地,向夫子磕头拜寿。
孔子忙说:“都快快请起,师生之间不必这样!”
弟子们磕完了头,拜完了寿,众星捧月似地把孔子围了起来,或说,或笑,或敬酒,但草地上却还跪着两个人不肯起来,其中一个是子贡,另一个大家全都不认识。
原来子贡当时在卫国做官,卫灵公看中了他的辩才,便常派他出使各国,办理外交大事。子贡前不久出使鲁国,今天是为了给孔子庆寿而星夜赶回来的。跪着的另一个青年叫樊迟,他一身农民打扮,憨厚朴实,少言寡语,见人还羞得满脸通红。这次子贡去鲁国,碰上樊迟在到处拜师求学。子贡见他虽然十分腼腆,但却是聪明,便自作主张地领回来拜师,二是为了请冒昧之罪。
孔子知道这些以后,忙将樊迟扶起,问道:“樊迟啊,你想学习什么本领?”
樊迟低声说:“我想学习种植五谷杂粮。”
孔子说:“种植五谷杂粮,我还不如一个普通的老农。”
樊迟又说:“那就向夫子学习种植蔬菜。”
孔子说:“种植蔬菜,我还不如专门种菜的农民。”
“那……”樊迟茫然地盯着孔子,“那夫子能教授我什么样的学问呢?”
孔子耐心地说:“樊迟啊,君子要有雄心壮志。身居高位的人如果礼贤下士,老百姓没有不佩服他的;如果诚实守信,老百姓没有不诚恳地对待他的。身居高位的如果能做到知书达礼,诚实守信,那么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会领着妻子儿女来投靠他的。”
樊迟连连点头说:“那弟子就学习礼,学习信。”
【2】诚信君子与失信小人
将军项羽和汉高祖刘邦是两个完全相反的人物。项羽是诚信君子,刘邦是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项羽是刘邦的部下,是历史是有名的军事将领,他用兵如神,为刘邦统一中原夺取王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很多人都劝项羽趁早杀了刘邦,因为项羽的功劳太大,刘邦会怕他造反,迟早是要杀害他的。项羽也知道刘邦是个不讲信义的小人,可是项羽自己却不肯不讲信义先杀掉刘邦。后来,刘邦用计杀害了项羽。虽然刘邦得到了王位,可是他的历史上常被人们称做小人,项羽却被人们称做英雄。
【3】诚实为官的李固言
唐朝中期,科举考试中盛行推荐的风气,没有门路很难被录用。当时有个书生叫李固言,他出身低微,为人又忠厚老实,虽然自幼勤奋好学,很有才华,但是没有人举荐。经人介绍,李固言拜访了一个地位比较低的官员,想请这位官员推举自己参加科举考试。后来这位官员升了官,当了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他见李固言的文章不但文笔流畅,而且见解独到,就把李固言选为科举考试的状元。
李固言在朝廷做官后,仍然保持自己诚实耿直的本性,不像其他官员处事那么圆滑。他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从不做不诚实的事情。
一次,皇帝唐文宗让李固言颁布发诏书,内容是让降职的官员王堪去做太子的宾客,辅佐太子。可是李固言手捧诏书,站立不动。皇帝觉得很奇怪,就问他:“爱卿,你还有什么事吗?”
李固言思虑着说:“臣,臣以为此事有些不妥当。”
皇帝很不高兴地说:“有何不妥!事情已经决定了,你宣读诏书就是了。”
李固言仍然没有宣读诏书,想如实地对皇帝说出自己的想法。他本来就有些口吃,一着急,不知怎样表达自己的意见才好。皇帝看李固言仍不肯宣读诏书,就自己生气地离开了朝堂。
李固言回去以后,写了一份奏折给皇上:太子未来的接班人,应该由有贤德的大臣陪伴,被降职的大臣不适合做太子宾客。
皇上看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把王堪改任了。
还有一次,群臣议事,唐文宗皇帝突然问文武百官:“朕听说有些州县官员不称职,这事是真的吗?”
众大臣不知皇上心里想的是什么,又怕得罪人。虽然知道确实有些州县员不称职,但是没人敢说。有的说没有,有的说这是谣传,有的则低头不说话。
这时,李固言站出来说:“启禀圣上,臣得知确有此事,而且邓州刺史李堪,隋州刺史郑襄尤其不称职。”
李堪是朝中大臣郑覃举荐的,他怕李堪的失职对自己不利,就马上站出来辩解:“微臣了解李堪的为人。再说管理那么多事情,有些疏忽是难免的。”
李固言还想说些什么,但是唐文宗把话题引开了,谈起别的事来。其实,皇上知道李固言是个诚实人,不会胡说,是郑覃怕受责备才巧言狡辩。可是他怕朝臣之间闹矛盾,不利于国家,就没再追问下去。
但李固言的诚实却记在了皇帝的脑子里,不久就提拔了李固言。诚实的李固言靠自己的功绩连连高升,死后被追赠为太尉。
【4】重财失信终丧命
济阴有一个商人,既吝啬又不讲信用。有一天,他去经商,过河时不小心翻了船,水流湍急,幸好他抓住了水中漂浮着的一堆枯枝乱草。商人拼命挣扎,大声呼救。这时,一个渔夫听到了喊声,便立即把船划过去救他。
商人看到驶来的小船,顿时产生了获救的希望。然而河水越来越汹涌,商人随时都有被冲走的危险。为了抓紧时间逃命,商人情急之下对着渔夫许诺道:“我是济阴的名门富豪,只要你赶紧救我,我就送给你一百两银子!”
渔夫听罢,使出浑身的力气,终于抢在商人被冲走之前把他救到了船上。上岸后,商人只给了渔夫十两银子,渔夫问道:“你不是答应过给我一百两的吗?怎么现在才给十两?”商人一听,立刻变了脸色,他恶狠狠地说道:“像你这样的一个渔夫,一天能挣几个钱?现在一眨眼的工夫你就得到了十两银子,还不知足吗?”渔夫十分气愤,但是又不好跟他争辩,只好低着头,闷闷不乐地走了。
无巧不成书,过了些日子,那个商人的船在半路上又触礁翻掉了。上回那个渔夫又碰巧正在附近,但他这次却对商人的呼救充耳不闻,只是站在岸边袖手旁观。不一会儿,商人就被急流吞没了。事后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人呢?”渔夫答道:“他就是上次那个答应给我酬金,过后却翻脸不认人的吝啬鬼!”
在这个故事中,渔夫见死不救的行为固然是不对的,但商人爱财如命,言行不一,最后失去了诚信,所以得到这样的结果恐怕也是咎由自取。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mingrengushi/16230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