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前辈,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作为一个年轻教师,今天能得到一次名师指路的机会,非常荣幸。真诚的感谢所有的老师们。
在国培学习了这么久,聆听了很多专家教授们的高屋建瓴,收获满满。在今天的说课设计中我也尝试着学以致用,下面我将通过对学习前后的教学设计比较,来进行说课,也算是我这段时间学习的汇报。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按三个步骤来进行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学法和说教学流程。
一、说教材:
有余数除法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是在学习平均分刚好分完的基础上而引申到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又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本节课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有余数除法的表达形式很抽象,二年级学生的尚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能力还不强。因此,本节课以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逐步抽象概括出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数学模型。
新课标对数学课堂的提出的“四基”目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实践体会平均分后有剩余情况,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经历有余数除数知识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理解有余数除法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渗透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二、说学法:
在杨良春老师的课,他提到课堂是以学生为本,所以我们要从凸显学生主体的视角出发,建立了每节课的学法。
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的是让学生操作感知,有余数除数的产生的必要性。 然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建立有余数的除法模型。最后在有层次的`练习中,巩固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小组交流得到能力的提升。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当然老师主导的作用也必不可少。
三、说教学流程(见)
本节课我将按照以下四个环节来进行导学。
一、活动导入,初步感知。
如果按照一堂常态课的设计,我会先给出问题:6个面包每3个一袋,可以装几袋?然后类比推进到7个面包每3个一袋,可以怎么装?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对比活动来感知有余数产生的必要性,实现表内除法到有余数除法的过渡。
在学习了阎教授的新课程的解读一课,她提出课改改革的本质之一就是课堂的开放性。于是我做了这样大胆的尝试,我把活动的素材换成同时出现3种不同的食物,分别按种类每3个一袋,可以装几袋?
对比之前的设计,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更能体会有余数除法产生的必然性,也增加了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学习也变得更多样化了。
作为本节课第一个合作活动,我会给出明确的合作要求。
活动一:将三种食物(6个面包,7个苹果,8个糖)按种类每3个装一袋,你会怎么装?
(1)动手操作:独立分一分,用简洁的方式表示。
(2)说过程:同桌互相说一说平均分的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分一分的过程中,自己经历平均分后正好分完和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让余数的概念在动手操作中初步感知,并且能通过同桌互相说,互相纠正补充,能规范有余数除法的表达。
赵雄辉教授说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后的“展示”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可以在展示中抓住某些课堂生成的资源来突破重难点。
比如,在汇报展示中,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比如“圈一圈,摆一摆”的方法。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老师始终记得自己的主导地位。老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追问来挖掘问题的本质,决定课堂的走向。因此我会追问:
1、为什么剩下的1,2个为什么不继续装?以此来突破余数的含义。
2、将上面平均分的情况进行分类,你会怎么分?为什么?目的是区别有余数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情况。
3、生活中你能找到像苹果,糖果这样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吗?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广泛性。
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通过学生的合作,汇报,质疑,补充。老师的追问就达到了初步感知的作用,开放的数学课堂会产生未曾预约的精彩。
因为合作要求中提到用简洁的方式表示,当然也有学生补充了用除法算式的方法。此时学生会发现平均分正好分完的情况是可以用已学知识来解决的,但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就会与已学知识产生矛盾,所以有余数除法产生的必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我趁机赶紧追问:
4、你会用算式表示苹果,糖果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吗?
学生并不能马上确定用哪种算式来表达,因此我将安排第二个合作活动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会提示学生其余两种我们选苹果的分法情况来写一写算式。
二、主题探索,建立模型。
活动二:
小组合作:把7个苹果,每3个装一袋,可以装2袋,还剩1个。用算式表示。
1、先独立思考,用你喜欢的算式表示。
2、结合图,在组内互相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所对应的含义。
3、组长分工,准备汇报。
我们知道感知表象只是进行数学学习的第一步,我们要给学生建立起数学模型,设置这样的小组合作活动是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通过从已知知识的类比迁移,通过小组合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模型。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算式表示,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然后让学生结合图,说出每个算式中数字的含义则是学生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真正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接下来小组展示环节,我们就可以看到数学模型从模糊到清晰的的建立过程,提高数学的符号意识。
汇报反馈:
方式1: 7-3-3=1(个)
方式2:7÷3=2(个) 多1个
方式3:7÷3=2(个) 1(个)
从学生的汇报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学生在本堂课中的发展,有的学生进行了表内除法的顺向迁移,有些学生还是停留在加减运算,甚至还有学生手足无措的无法完整的表示,掌握了这样的学情,我们接下来的问题串才更有针对性。
追问1:你喜欢哪个算式为什么?
比如:有学生会所喜欢第一种,就会有学生反驳:如果是100个面包平均分给3个人,那这样写太麻烦,除法算式更简洁。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美,有余数除法的模型也逐步清晰了。
在学生争论第二种和第三种哪种更好的时候,我会给出数学家是这样表示的
7÷3=2(个)....... 1(个),强化学生数学的符号意识。
此时有余数的除法就清楚的呈现在眼前了。
7÷3=2(个)… …1(个)
提问2: 你知道这个算式各部分名称是什么?为余数起名。揭示主题:顾名思义,这种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在操作感知和已知知识的基础上,给学生大胆表达的机会,时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会取出很多名字,“剩数”“多数”,肯定他们的想法,数学家们给出余数这个名字。
追问3: 余数表示的含义是什么?你能完整的说说这个算式的含义吗?
让学生在此理解这个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含义。
提问4:糖果的分法你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算式表示吗?最快最迅速的应用。
提问5:有余数除法与表内除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对比观察,揭示本质。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操作,观察,对比活动,有余数除法的模型就牢固的建立起来了。
接着我们就进入了第三个环节。
三、巩固实践,深入理解。
基础练习(见)是模仿性练习,利用类比的思想,及时巩固有余数除法的模型,素材的选择也从生活素材推广到数学图形,丰富有余数除法的类型,比如有余数为1,2,3等等,体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提高练习:(见)原来设计的是举出生活中有余数除法的例子。设计意图是让孩子们感受到有余数除法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但是后来我结合这节课的重难点反思,这节课主要在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原来的设计要求太好,从时间上考量,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要花费时间,所以我决定给出既有的有余数的模型,而且与原来的有余数除法两个单位不同,这次选择的是两个单位相同的这种模型,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去发挥,学生举例的形式也不至于太单一,只要想哪些情境能用这个解决即可,当然老师要引导学生的举例的多样性,比如平均分和包含两种形式都要概括,等等,最后来概括哪些情况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
(生活问题,周期问题等等)
四、拓展提升,综合应用。
在这堂课的末尾我设计了一道综合拓展题,力求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摆小棒,进行观察,比较,交流得出结论,也是为下节课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埋下伏笔,体现了数学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
用一堆小棒摆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为什么?
(1)分析题意,提取信息。学生动手试一试,进行猜测。
(2)追问:5根可能吗?
(3)追问:6根呢?7根呢?
(4)再追问:那你认为最多可能剩几根?
(5)得出结论: 所以有哪些可能呢? 1,2,3,4根。
(6)提升: 那么如果是这堆小棒摆了4个5边形,有剩余,这堆小棒可能有多少根呢?
本节课从装东西(初步感知),到观察特点分析(感知清晰),到抽象概念(形成算式),再应用概念,遵循了学生概念形成的一般规律,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科学性,数学的模型思想,数学的价值性等等。
通过不同时期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我深刻意识到在一个月学习,我成长了不少。感谢国培,感谢老师们。这就是我这节课的所有内容,谢谢大家的聆听。
【教师说课稿】相关文章:
1.教师的说课稿
4.青年教师说课稿
6.窃读记教师说课稿
8.数轴教师说课稿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20582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