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归纳、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促进探究,使思维处于在爬坡状态。引发认识的不平衡并帮助学生生成新的认识。我认为在数学探究活动中,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这样学生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从而使数学教学活动不断走向深入。现从一个教学片断来谈谈实际教学中如何正确创设情境。
案例:
(课件:金丰苑内一栋栋漂亮的楼房特别引人注目,在周围绿树成荫、环境优雅,但在一栋楼房前有一块地荒着的)
师:如果你是设计师,针对这块荒地,你打算怎样设计?
生1:种花
生2:铺上草坪
师:如果让你去铺,有什么问题吗?
生1:这块地有多大?
生2:这是一块梯形的地,面积怎么算呢?
生3:这块梯形地接近于长方形,能否可以近似地看成长方形估算一下?
师:这个办法能行吗?
生1:不行。估算毕竟是近似的,买多了浪费,买少了麻烦,最好能求出实际面积。
生2:对。能否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法,转化成其他图形呢?
师:那就请你们试一试吧。用你的方法,设法求出荒地的面积。
(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动手试试,4人小组合作。)
生1:割补成一个长方形,面积=[(下底-上底)÷2+上底]×高再计算
生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生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生4:分成两个三角形计算,面积=上底×高÷2+下底×高÷2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方法。现在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生1:可以利用这些公式求出梯形的面积,就可以去铺草坪了。
生2:那么多公式,在计算时该选哪一个?
师:是呀,那么多公式,在计算时该选哪一个呢?(小组商量一下)
这一问,好多学生愣住了。有一学生说:随便,你想选哪一个就选哪一个。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公式的共同点是什么?学生讨论得出:其实这么多公式,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小结: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熟悉的图形,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师板书公式)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7621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