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寓言二则》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联系旧知。让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的寓言,并说说寓言的特点。(借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揭题释题。理解“寓”、“则”的意思。(“寓”:寄托,包含;“则”,篇的意思。)

  二、导学《掩耳盗铃》,揭示学法

  (一)初读课文,理解题意。

  1、学生通读全文后,找出题眼“盗”。

  2、,学生字:“掩”、“盗”,理解题目的意思。

  3、总结学法:看全文,抓字眼,解题意。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根据题意,提出问题。

  (1)读了这个题目,我们应提出哪些疑问?

  (2)学生讨论,归纳出思考题:a为什么“盗”?b怎样“盗”?c“盗”的结果怎样?

  2、边读边想,理解词句。

  (1)齐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铛”、“偷”,联系插图,了解什么是“铃铛”。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a齐读第1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什么?结合学习生字:“碰”,理解句式:只要……就……(“只要”,提出条件;“就”,表示必然出现的结果。)

  b齐读第2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是怎样“想”的?这样“想”对吗?为什么?结合理解句式:如果……就……(“如果”,表示假设;“就”,表示有了前面的情况就会出现后面的结果。)理解1、2句间的关系。(转折)

  c齐读第3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是怎么做的?

  d齐读第4句,回答:偷铃铛的人结果怎样?联系插图,结合理解句式:刚……就(“刚”,表示时间短;“就”,产生的结果。)

  3、归纳学法:提问题,抓词句,理解内容。

  (三)再读课文,揭示寓意。

  1、齐读全文,思考讨论:a掩耳盗铃的人可笑吗?为什么可笑?b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归纳学法:读全文,析因果,揭示寓意。

  (四)说话练习:用自己的话将这则寓言讲出来。

  三、指导学生运用学法,自学《亡羊补牢》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jiaoxuesheji/55026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