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往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分享的经典寓言小故事,欢迎阅读!
可怕的成功模式
肺鱼不但可以像其他鱼类那样用鳃呼吸,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那就是靠肺在空气中直接进行呼吸,因此被称为肺鱼。肺鱼大多生活在美国西部人烟稀少的沼泽地带,一旦栖息地的水质发生变化或沼泽干涸,它们的肺就派上用场了。
每当旱季到来,水源枯竭的时候,肺鱼就将自己藏匿于淤泥之中。它们巧妙地在淤泥中构筑泥屋,仅在相应的地方开一个呼吸孔。它们就这样使身体始终保持湿润,在泥屋中养精蓄锐。数月后,雨季来临,泥屋便会在雨水的浸润冲刷下土崩瓦解,肺鱼又重新回到有水的天地。
最近,科学家发现,当地的土著人居然拿肺鱼当美食。他们在旱季出发,来到肺鱼生活的沼泽地。这时,沼泽地里到处布满了泥屋,几乎每间泥屋都藏着一条肺鱼。土著人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将肺鱼捉住了。但他们并不立即将肺鱼煮着吃,而是先用一盆清水将肺鱼养几天,等体内的脏东西都吐出来了,再将肺鱼放在早就用白水以及各种调料和好的面糊里,肺鱼以为旱季到了,便将面糊做成面屋将自己包裹起来。这时,土著人便可以将肺鱼连同它的“泥屋”一起烤熟后再吃。据说肺鱼自己构筑的面屋因为充分渗入了肺鱼的黏液,故而味道十分鲜美。
千百年来,肺鱼靠构筑泥屋成功地熬过了残酷的旱季,但它们想不明白,为什么没有逃脱被土著人吃掉的命运。其实,正是这种一成不变的成功模式让它们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人生中,前人的成功经验总是吸引着后人去学习和借鉴,但是当前人的成功经验成了后人的模式之后,当事者便很容易走入误区,轻则令事业惨败,重则危及生命。
杰里弗和流浪猫
拾荒者杰里弗收养了一只流浪猫,流浪猫的食量惊人,杰里弗每天拾荒所得的收入连自己的温饱都难以解决,流浪猫很多时候都饿着肚子。于是猫只得去外面觅食,好心的猫有时候还会给杰里弗带回老鼠,可杰里弗不吃老鼠。
有一天,一个想法从杰里弗的脑海里跳了出来:不如将这只流浪猫训练成会拾荒的猫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杰里弗以后便不用外出拾荒了,他只需要坐在家里将流浪猫拾回来的东西分好类,再送到废品收购站就行了。主意打定后,杰里弗开始训练流浪猫外出拾荒。杰里弗每天都会让猫衔一些废纸、废电线、烂刀叉回来,然后将好吃的面包牛奶都奖励给猫,哪怕是自己饿着,也要将猫的奖品弄得丰盛些。
猫终于在杰里弗的重奖之下学会了往家里拾废品,杰里弗拿着流浪猫第一次衔回家的一小卷电线,竟然高兴得接连在地上翻了几个跟头。当然,杰里弗没有忘记用牛奶和面包奖励流浪猫。
从此,流浪猫每天都会往家里衔东西,有时是一块纸皮,有时是一只皮鞋……杰里弗每天坐在家里都有不菲的收入,而杰里弗给流浪猫的奖励品,也由牛奶和面包变成了汉堡包。得到了奖励的流浪猫也更加卖力了,刚开始是四处捡,路边、街道的垃圾筒,后来便钻进别人的家里去偷,只要衔得动的东西统统带回来。杰里弗可不管它是偷的还是捡的,只要能卖到钱,他便高兴,当然,他从来没有忘记给猫的奖励。
只是苦了周围的邻居,他们纷纷向街道管理处投诉,可是杰里弗根本就不听。并且还将那只流浪猫带回来的其他流浪猫都养起来为他赚钱。
一天早上,当杰里弗醒来的时候发现,他自己被废电线废布条等废品紧紧地缠住了,他挣扎着想爬起来,可是房子的空间太小,堆积的废品太多,加上流浪猫昨天晚上不知从哪里带来了一大群流浪猫,一个晚上就给他衔来很多废品,现在被废品缠住的杰里弗根本就动弹不了。
杰里弗只得大声喊叫求救,可是,因为邻居们都不堪流浪猫的骚扰而纷纷搬走了。一连几天。杰里弗被困在自己的小屋里动弹不得,那些流浪猫却继续往他的小屋里衔废品。如果不是一名警察因为去附近查案,发现了被困在家里奄奄一息的杰里弗,恐怕他难逃饿死的厄运。被解救出来的杰里弗将房间清理干净了,但还是屡屡遭到流浪猫的围困。最后杰里弗只得选择搬家,习惯了以废品换取食物的猫们很快又找到了杰里弗,为了躲避那些流浪猫。杰里弗再也不敢住在房子里,选择四处流浪……
如果以怂恿犯罪的方式来让自己获益,罪犯也会反过来将自己毁掉。
像邱吉尔说的那样去做
谈到贵在坚持这一点,易发久特别爱举邱吉尔演讲的例子,那次演讲在世界演讲史上也是一个经典之作。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邱吉尔是一个著名的演讲家。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演讲是在一所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这也许是世界演讲史上最简单的一次演讲。不知是当时邱吉尔太过年迈,还是他将人生的最大体会进行了浓缩,在整个20分钟的演讲过程中,他只讲了 一句话,而且这句话的内容还是重复的,那就是:
"永不放弃……决不……决不……决不!"
当时台下的学生们都被他这句简单而有力的话深深地震撼住了,人们清楚地记得,在二战最惨烈的时候,如果不是凭借着这样一种精神去激励英国人民奋勇抗敌,大不列颠可能早已变成纳粹铁蹄下的一片焦土。所以易发久指出,邱吉尔在用他一生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
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就只有两个,第一个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请回过头来再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其实不光是邱吉尔发现了"坚持"的价值,易发久成功的本身也很好地向我们证明了这 一点。在他前四次的创业失败后如果有一次出现畏惧、退缩,就不会迎来他第五次创业的成功。
给微软白领上课的“的哥”
世上从来不缺少财富,只是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眼光从何而来?只要你肯用心,遍地都是财富。
假如你是“的哥”,在医院门口看见两个人同时向你招手,一个手里拿着药,另一个手上拿着脸盆,你会接哪个上车?可能有人会说,当然是就近原则,谁离得近就让谁上车。上海有个“的哥”叫臧勤,他说应该接手上拿脸盆的人,理由很简单:手上拿药的人多半是小病小痛,不会跑到离家太远的地方去看病,而拿脸盆的人一定是住院的,路程通常会更远,同样是拉一趟客,收入却相差悬殊。
臧勤被称为“神奇的哥”,他在上海开了17年出租车,原本默默无闻,直到几个月前,他遇到了一位特殊乘客,才广为人知。
一天中午,臧勤在上海美罗大厦门口接到一位乘客,车子刚起步,他就跟乘客热情地聊了起来,“终于被我守到你了,从写字楼里出来的,肯定路程不短。”乘客一愣,自己的确要去机场,“你怎么知道?”他说,“我看一个人只要3秒钟,那些在超市门口、地铁口打车,穿睡衣的人可能去机场吗?机场也不会让他们进去啊……”乘客不由得兴致大增,请他继续往下说。
臧勤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我在人民广场看到三个人在前面招手:第一个是年轻女子,拿着小包,刚买完东西;中间是一对青年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第三个是穿羽绒服的青年男子,手上还提着笔记本电脑。我毫不犹豫地把车开到了羽绒服面前,那人上了车也觉得奇怪,说你为何放弃前面两个不接,偏偏开到我面前?我说,第一个女孩子是中午溜出来买东西的,估计公司很近;中间那对情侣是游客,没拿什么东西,不会去很远。羽绒服竖起大拇指说,你说对了,我去宝山。
“我做过精确统计,我每天开17个小时的车,算上油费和各种费用,平均每小时的成本为34.5元。如果上来一个10元的起步价,大约要开10分钟,加上每次载客之间的平均空驶时间7分钟,等于是我花了17分钟只赚了10元钱,而17分钟的成本价是9.8元,不划算,20元到50元之间的生意性价比最高。”乘客听得瞠目结舌,五体投地,心想今天遇上了奇人,这哪像个出租车司机,成本竟然精确到了每分钟,分明就是个成本核算师。
说话间车子已到了机场,乘客下车时,特意留下了他的电话。那位乘客名叫刘润,是微软中国公司全球技术支持部的部门经理,事后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臧勤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MBA课!”不久后,刘润邀请臧勤为微软公司的50名员工讲了一堂课,45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了8次。“神奇的哥”臧勤由此成名,先后又接受了多家企业的讲课邀请。
上海的出租车司机平均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而臧勤每月的收入是8000元。刚开始,几乎所有同行都认为臧勤在吹牛,他又没有三头六臂,每天也得吃饭睡觉,收入怎么可能如此悬殊?有人专门到出租车公司查了他一年的营业纪录,才不得不信。臧勤把开出租车当成了事业来做,每天都仔细观察,用心总结,久而久之便练就了火眼金睛,空载率极低,效率自然比别人高出许多。
有道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臧勤是当之无愧的“的哥”状元。“神奇的哥”其实并不神秘,不过是做事比别人更用心,仅此而已。世上从来不缺少财富,只是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眼光从何而来?只要你肯用心,遍地都是财富。
灵光野狗王
往昔有一野犴,其性饕餮。游行聚落处处求食。日至染家,不觉堕于蓝色盆中,染主见拽出掷地。于时野犴遂宛转灰土,既见身体污恶不净,便即入河沐浴而去。身毛光泽似蓝色。时众野犴,见其毛色异于寻常,而生甚怪。
深夜的空旷马路上,饥肠辘辘的野狗黑眼圈,饿到想啃掉一整条马路。
就在饿到快抬不起脚时,黑眼圈发现到前方有一掉落在地的饭盒,立刻高兴的轻呼一声,快步向前,结果饭还未到口,已被一群野狗围绕成圈,还来不及看清楚菜色,饭盒就被吃得一干二净,彷佛没有半只狗看到他。
“为什么每次我都要被欺负呢?如果我是家狗,就不会这么惨了吧?”黑眼圈望着空饭盒,暗想着楼房里的狗,大概不是被主人搂在怀里,就是在玩着幼稚可笑的狗玩具。那些狗玩具,他有时会趁一些人家外出蹓狗时,偷偷潜入房内玩耍。
不得不继续往前觅食的黑眼圈,看到有间仓库里的工人,正倾倒着一桶桶玉米浓汤。趁着工人不备,四条小短腿飞快扑向汤桶。不料用力过猛,桶子整桶倒扣住他。幸好工人听到碰撞声,立刻转身将桶子拾起,黑眼圈得以趁机逃窜。为怕工人追打,他连忙跳入门口一辆刚发动的小卡车后。
正当他在后车箱稍稍喘息,想要舔舔沾在身上残余的汤汁时,才发现刚刚因为饿昏头,跳进的并不是汤桶,而是不知名的液体。还来不及怨叹,他便发现黑暗的车箱内,有无数双眼睛直盯着他,原来是一群刚被抓来的野狗,正要被送到山上的香肉店里。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yuyan/19418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