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到第五自然段才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然而,文章主旨的揭示,可以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开头极平常,可以说是毫无新意。直接交待写作的缘由。这确实是极普通的开头,但接下来的描写叙述定下了基调。
第二段,文章的调子猛然提高了好几度。“胜状”总述岳阳楼前的好景象,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读下去。洞庭湖的景象,果然不同凡响:“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本是写人嘴吃食动作,用于这里,极简练又形象概写了“巴陵胜状”的特点。然而,作者并没有就这“胜状” 展开进一步的描写,而是笔锋一转——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既然“前人之述备矣”,那么接下来就没有写下去的必要了,给人的感觉也是作者似乎写不下去了,给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正在读者感到困惑之时,作者用“然则”一转,将读者引入到文章的另一番意境之中,原来作者将要写并不是前面所说的“岳阳楼之大观”,而是要揭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异”。这一点,许多老师都深有体会。欧阳代娜老师在研习这篇名文时这样写道:
我备课时首先发现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将浩瀚无际、风光万千的洞庭湖的胜景只用寥寥几句话就一笔带过去了,而且还用一个封门的句子( 前人之述已备矣) 把自己的文路堵死? 我想范老夫子是有深意在的。文章不能只开个头就煞了尾,他还是要写下去的,而且还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他是为自己另找一条与众不同的思路啊! 我继续探求时,忽然发现一个关键句:“然则……得无异乎?”感到茅塞顿开,眼前豁然看到作者思路的轨迹:“异”字表明作者要另辟蹊径,“ 异” 字是全文的题眼。
四、五两段就围绕“异”字来写。风景一暗一明,心情一悲一喜。然而暗明悲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以物喜,以己悲”,因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或悲或喜,情感不同,但都缘于个人的私利。
在写尽“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后,作者笔锋再次陡转:“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古仁人”怎么做的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然而,自然而然揭示出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主旨揭示出来,文章一下子提高许多,但作者却突然来了一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对这句的理解,通常认为是表达作者的遗憾孤独等复杂之情。这点确实没有错。但我以为,这句何尝不是为文的一种方法呢?试想,文章的主旨揭示之后,是不是要给读者松一口气,以达到照应开头、收束全文之目的——从哪来就从哪儿回去!
这也许就是通常所说的“曲径通幽、渐入佳境”吧!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yueyanglouji/3479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