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清照诗词中“花”的隐喻

诗词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李清照诗词中“花”的隐喻

  宋词是继唐诗后又一独具特色的文体。李清照,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敏锐的观察,灵动的语言,成为宋词婉约派的代表。

  我国古代文论中对隐喻的常见性也多有论述。如《文则》所述:“《易》之有象,已尽其意;《诗》之有比,以达其情。文之作也,可无喻乎?”近代学者钱钟书先生也指出:“理绩义玄,说理陈义者取譬于近,假象于实,以为研几探微之津逮,释氏所谓权宜方便也。古今说理,比比皆然。”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思维和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家强调人类思维的隐喻性,即人类认识和理解事物是对事物进行概念化、范畴化的过程。隐喻是人类进行概念化或范畴化的重要工具。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隐喻的重要载体。研究诗词中的隐喻,有助于我们深度了解诗人,词人的精神世界,进而更好地鉴赏诗词,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婉约派的杰出代表。她感情细腻,刻画入微,擅长以“花”入诗,一生与“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花”意象也成为她诗词中的重要意象,散发着不朽魅力。本文以李清照诗词中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李清照诗词中“花”的隐喻特点,探究“花“隐喻的语言和文化特征。

  一、“花”与隐喻

  1.1 “花”的隐喻认知

  各民族相近的进化过程,奋斗历程以及相似的认知对象,促使人们对相同的事物有相似的认知。以“花”为例,即使存在于植物生命的一段时间,“花”仍然是植物留下的最深刻印记,内涵丰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花”有十九个语义项: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可供观赏的植物;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烟花的一种;花纹;用花或花纹装饰的;颜色或种类错杂的;(眼睛)模糊迷乱;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事业的精华;年轻漂亮的女子;指风尘女子或跟风尘女子有关的;指棉花;指某些小的颗粒、块、滴等;指某些幼小动物;作战时受的外伤;人的姓。词典还收录了众多词条,通过分析这些词条可以发现:花与人,物或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

  “花”在隐喻形式上主要有形象隐喻和联想隐喻;形象隐喻是将“花”的外貌,状态的感知透射到一切与“花”相似的事物上,如:烟花,棉花,甚至还有一些伤病。联想隐喻以“花”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为基础,透射到相似抽象事物上。

  1.2 “花类”的隐喻与认知

  人们不仅喜欢“花”这个上义词,而且也赋予其下义词如梅,菊,莲,兰等丰富的内涵。

  梅,格调高雅,凌寒而开,历代为文人墨客所追捧,乃是百花之首。咏梅诗歌中,或咏其一支独胜,或咏其神形俱佳,或咏其秀雅凝重。梅花具有不惧寒冷,独立早春,俊逸清朗的高贵品格。诗人,词人常以梅花自比,彰显自己的人生追求。菊,凌霜绽放,硕大清香,品貌独特,乃花中四君子之一。暮秋时节,百花零落,唯菊一枝独秀,冷傲高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文人墨客将“菊”的形象与人的感情形成映射,表达出其孤高与傲俗。莲,亦称:荷,芙蓉,藕花,灵草等,产自池塘,花盛于夏,出淤泥而花不染。中国自古钟爱莲花,在宗教和文化传说中,我们总是能寻觅到它的踪迹,在宗教文化中更是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如:观音菩萨与莲花坐台。在文人墨客的眼中,莲与他们乃同病相怜,惺惺相惜,莲的生长环境可映射到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冰清玉洁,卓尔不群的莲花也是文人精神世界的映照。兰,即:兰草,清香浓郁,悠远绵长,乃花中四君子之一。古有诗云:“梓为百木之王,牡丹为百花之王,葵为百蔬之长,松为百木之长,桂为百药之章,而兰则为百草之长。”兰,香气雅而纯,独立于山谷之中,乃山中之“幽香”。它有君子之风,飘逸潇洒,姿态高雅,无意与百花争艳斗芳,文人以“兰”隐喻自己的品格。

  二、李清照笔下的“花”与“花类”隐喻解读

  2.1李清照诗词中“花”的隐喻探究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语言委婉,感情饱满,是宋词中熠熠夺目的存在。在她构建的为数不多的意象体系中,“花”意象体系占据重要位置。生动的语言,细腻的笔调,她在诗篇中倾注自己一腔感情,为我们描绘一幅“百花图”,我们眼前浮现出“误入藕花深处”的青春少女,“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美妇,以及“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老年之殇。词人勾勒出“花”的容颜,神情,气质,并将其映射到“人物”上:人的外貌,悲欢离合,相思愁苦,忧喜迁移,反之亦然。李清照笔下的“花”是美的,是自然界的精灵,同时也是她一生凄苦悲凉的象征,是她情感的寄托。

  1)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点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上阙买花。词人从卖花担上买来娇艳欲滴的鲜花,她手执鲜花,深情欣赏。“买得一枝春欲放”,“春”、可以指春色、春光、春意和春天,也可借指花儿。“泪点轻匀”写出了新折花儿的容态,它点点泪痕,忧愁满面。“泪”字,一般写人,描绘人的状态。词人却以“泪”写花,可见“人”为源域,而“花”为目标域。“人”的特征透过词人的心灵映射到花上,而又激起“人”的同情。“犹带彤霞晓露痕”,红色朝霞,晶莹露珠,落在花上,使得花儿色彩美艳,晶莹剔透,透露了词人爱花之情。

  下阕为戴花。“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上阕以花喻人,下阕则以人比花,词人新婚燕尔,买花赏玩,花儿的美让她对自己的美丽产生了疑惑。“奴面”与“花面”照应,将个人的容貌美丽映射到花儿上。全篇通过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生动地表现了年轻词人天真、爱美的心情和好胜的脾性。

  2)蝶恋花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这是词人南渡后,历经国恨家仇后的忧郁之作。上阕“永夜恹恹欢意少”开门见山,奠定了全词沉郁苍凉的基调,长夜漫漫,词人心情不佳,辗转反侧。“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词人一生钟爱花,但此时她却无意赏花,看到花儿,以往美好的青春记忆便会在眼前浮现。词人是不忍回忆过去,不愿看花,“花”象征着词人曾经快乐的生活。“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笑”字,一般是人开心时的心情传达,词人以人写花,将花进行拟人化的处理,赋予“花”人的感情,写出了深深的感伤之情。

  2.2 李清照诗词中“花类”的隐喻分析

  李清诗词中,“花”意象众多,如:梅花,菊花,海棠,荷花,桂花,丁香等。这些不同的“花”倾诉着她的心声,代表着她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也诉说着她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1)梅花。梅花是词人“花”意象系统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花,其词中出现梅花意象的多达十几首,约占全部作品的十分之三。词人在梅花中寄寓她的`欢笑愁绪,营造一幅意境高远的梅花礼赞。而且不同时期,词人对梅花的感受也不尽相同。青春时期,她的活力,对生活的热爱,通过“青梅”展现在世人面前;已婚的她,沉浸在爱情之中,“一枝春欲放”勾勒了她的妩媚多情。而随着北宋的灭亡,丈夫的离世,她眼中的“梅”成为了凄凉悲苦的写照。梅,这一诗歌意象,实则成为了词人的化身,是词人抒怀达意的工具,是“人”这一始源域的最佳目标域。然后,无论生活几经辗转,有多少坎坷,词人都如梅花般独立于世,孤傲坚韧。如: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是一首格调轻快的咏梅词。梅花,独自绽放于寒雪之中,素艳娇美,正是才华横溢豆蔻年华的词人。梅花不惧寒雪、独立坚强的个性,是词人美好人格的隐喻所在。词中不具体刻画梅花的形态,而是重点勾勒梅花的品格,这是词人不重外在,而看重内心的体现。“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将梅花不畏霜雪、点缀琼枝、预告春天品性传了出来。“此花不与群花比”更是词人独立不凡、卓然超群人格写照。

  2)海棠。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称,象征着美丽,快乐,代表着妙龄女子。而词人眼中,海棠多处于风雨飘摇时期,寓意匆匆易逝的青春时光。如: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人因醉酒沉睡,醒来时却最关注海棠命运, 是否“依旧”。从认知隐喻的角度解读,海棠就是词人,是词人的容颜,海棠落花,春将尽,其实是词人在诉说容颜易老,青春流逝,应惜春惜花惜人。

  3)菊花。菊花是我国古典文化作品中的常用意象,同众多文人墨客一样,李清照也独爱以菊如诗。但不同于陶渊明的隐逸之菊,周敦颐的雅洁之菊,在李清照的词中,菊花不仅是隐逸高洁的君子,她还赋予菊女性的特质,纤细,清瘦,柔美,憔悴,凄苦,在一首首菊花词里中,词人依然分不清何为菊,何为己,菊花和词人相互映射,彼此交融。在人生的风风雨雨中,词人低诉着“人比黄花瘦”的相思,“满地黄花堆积”的凄凉。如: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之后具有转折性的作品。金兵南侵,俘虏了北宋皇帝,北宋灭亡,词人经历了亡国之痛,而不久之后,她的丈夫因病离世,词人不得不饱尝流离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菊花盛开在秋意正浓时,本就含着肃杀之气。词人曾也是爱菊之人,但此时也只能无意摘花,任由它枯萎凋落,这里菊花堆积,照应着词人憔悴,衬托她心内的悲苦。

  结语:

  李清照是我国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她在自己的诗词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花”与“花类”意象,这些意象又不仅仅局限于本身,它们衬托出词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从认知隐喻角度解读其诗词,有助于深层次挖掘词人的内心世界,了解这么伟大的女词人的精神世界,为诗词翻译研究做出贡献,为宋词在认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种可靠参考和借鉴。

【李清照诗词中“花”的隐喻】相关文章:

1.李清照词中借花抒发的自我意识

2.论李清照咏花词中的女性意识

3.古代诗词中与花有关的

4.李清照诗词中愁的意象

5.李清照诗词中“愁”的不同内涵

6.李清照“梅”诗词中的修辞赏析

7.李清照的咏花词

8.诗词中国,中国诗词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ci/306793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