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中“愁”的不同内涵
对于李清照而言,靖康之难是其生活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作品内涵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点,在国破家亡的历史大背景下,个体生活经历受到重大影响,对故国的思念、凄苦的人生经历及个体意识的苏醒促成了李清照作品中“愁”的不同内涵。
靖康之难对于李清照而言,就人生经历和作品内涵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这也形成了李清照前后期词作内涵的不同,具体表现在“愁”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
一、靖康之难前作品及其“愁”的内涵
十八岁之前,李清照的生活简单而平静,在闺阁绣楼中过着养尊处优的少女生活。但悠闲的日子总会泛起些许少女愁绪的涟漪。深闺独处,不免心生空虚孤寂之感。寂寞的背后,隐然飘荡着一丝少女朦胧的“思春”情怀。在《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中,将深闺沉闷和心灵苦闷的闺愁表达得淋漓尽致。“醒时空对烛花红”,一个“空”字牵出了词中人的幽怨和寂寥,散发着女主人心无所依的惆怅,以及渴望爱情的意欲。
十八岁,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开始了幸福的婚姻。甜蜜替代了闺愁。但当夫君起至莱州,短暂的离别,又荡起少妇心中无尽的相思离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缠绵,“人比黄花瘦”的憔悴,“新来瘦”的无奈,词中人处处向读者倾诉着一寸柔肠成千缕的愁情。希望与丈夫永远厮守,但诸多的意外让他们不得不饱尝分离的酸苦。悠悠的思情,折磨着思妇脆弱的身体和敏感的心灵。但无论是闺愁,还是离愁,都显得那么的`淡,那么的浅。
二、靖康之难后作品及其“愁”的内涵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李清照的生活不再幸福安定,由于主和派的卑躬屈膝,词人被迫南渡,开始了漂泊的日子。南渡后不久,丈夫去世了,她开始了凄凉感伤的寡居生活。国破家亡的不幸,深深地刺痛了她那颗柔弱的心灵,也唤醒了她关注大局的忧患意识。但她只是封建社会一个普通的弱女子,只能借助文字,直击现实,将所有的哀愁凄苦、爱恨离愁,都渗透到词中的每一个文字。面对一场劫难,词人的情感已经不再局限于自身的点点滴滴,而是充满了暮年飘零的沦落之悲和故土沦丧的身世之感,进而升华到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命运的关注,她的灵魂开始敏锐地思考,深沉地思索,暗暗流着哀国之泪。痛彻心扉的分离,凝结成永远的思乡愁,亡国恨。《武陵春》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词人唯有借泪来倾诉南渡的亡国辛酸,无依的孀居之痛。《菩萨蛮》中“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道出了词人无法排遣的乡愁。《永遇乐》今昔对比,热闹的元宵节背后,深藏着词人无限的感伤和落寞,道尽了悲怆凄凉之感。
三、以靖康之难为界点,李清照作品 “愁”的具体内涵的转变
南渡前,词中带着几分少女朦胧且稚嫩的愁绪,将一个愁肠绵绵,充满相思、幽怨的思妇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南渡后,词中蕴含着国破家亡的酸楚,愁思更浓烈深沉,一个在离乱中从深闺少妇转变为饱经风霜的暮年孀妇的形象已悄然进入读者心间。原本幸福快乐的李清照,就是在与心爱的丈夫离别,与深爱的祖国别离后,孤寂和落寞牵动了内心最柔软的愁肠,触碰了全身愁苦的神经。
在前期词中,词人目光仅在花花草草,分分合合中游离,独享一花一世界的快乐与忧伤。但后期词中的主人公形象已是一个充满忧愤,能心念国家存亡,懂得亡国恨的大女人。满腹的愁情是对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沦亡的无限哀叹和深深痛惜。从少时的闺愁,到之后的离愁,再到暮年的哀愁,从小女人的情趣到大女人的成熟,两段不同的“愁”滋味,是词人内心情感的真情流露,将复杂多样的愁绪串联起来,勾勒出李清照真实的生命轨迹。
综上所述,以靖康之难为界点,对照李清照人生经历和作品内涵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靖康之难之前的作品表现的是“家愁”,是女性特质的多愁善感,而靖康之难之后的作品更多表现的是一种“国愁”,更多体现出李清照面对国仇家恨是表现出来的那种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忧患意识。她那一颗不能被幽闭的“匹夫”之心,怀抱着“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抷土”的壮志,始终激荡着浓郁的爱家爱国的情思和深沉关注人生的忧患意识。
【李清照诗词中“愁”的不同内涵】相关文章:
3.李清照关于愁的词
7.李清照的愁词散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hici/29563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