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文登学公园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文德天下,登峰如画。”家乡文登,是一座浸染儒风新雅的千年古县城、文化之城,一座依山傍海景色怡人的秀丽城市。文登学公园位于文登城东,北靠连绵起伏的峰山余脉,南岸玉带一样清柔宽阔的抱龙河缓缓穿城而过,与清雅幽静的抱龙河公园遥遥相对。

文登学公园散文

  公园北入口正中是一部翻开的巨书石雕,右刻“文登学”三个金色大字,刚劲有力,左刻苏轼“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读书声”的诗句。公园以弘扬“文登学”为主题,自北向南分别设有崇文尚学的士学文化、修身养德的道教文化、仁孝礼义的李龙文化、忠义勇敢的红色文化与和谐文化五大文化景区,充分展现了文登学悠久的历史渊源与博大精深。

  士学文化景区主要由秦始皇文山召士、龙石晒字、秦权出土、百名进士金榜提名、文登先贤、徐士林讲学6组群雕组成,群雕分布在东西两侧的绿坛丛中。沿公园中心线自北向南,分别有旱式喷泉、半圆形演艺广场、六大风物浮雕石柱和地图广场。六大风物浮雕石柱,分别雕刻着千年古城、秀丽山水、富饶物产、便捷通途、特色工艺和多彩文化,线条流畅,巧夺天工。石柱台阶下的地图广场,按1:700的比例,绘制了全市行政版图,不同的花岗岩石颜色代表一个行政区,根据实际位置雕刻着全市所有村庄的名字。

  从文登学石刻向南走几步便是“秦始皇召士”石刻,高大的松树前方,秦始皇威严地端坐在矮松簇成的绿色花坛中,两侧分别是李斯和弹琴的乐师。绿色草坪上,正中是一个方形的司母戊鼎,旁边8位文人雅士,或手持书卷站立,或躬身行礼,或凝视谛听,整组雕像栩栩如生,生动再现了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曾在此召集文人墨客登山吟诗作赋、歌功颂德留下“文人登山”的传说,“文登”也因此得名。

  对面的石刻是“龙石晒字”。两个年轻的后生一位手持树皮站立,一位半蹲正把地上的树叶捡拾到身旁的箩筐里。他们的身后是一枚树叶石刻,上面红字刻着:相传始皇东巡,来到昆嵛山寻找长生不老药,官军到处,百姓四散逃跑,黄氏兄弟弃衣物家产,收拾在村东龙形大石上晒着的树叶树皮逃走,丞相李斯起了疑心,黄氏兄弟解释道“衣服可以织出来,粮食可以种出来,诗文丢失是找不回来的。”秦始皇听后连胜“尔等龙石晒字,难能可贵。”“晒字村”由此而来。

  前方一块山一样形状的大石,秦权安放在山石的一角。秦权,1973年于文登蔄山镇出土,国家一级文物,高20.31厘米,地径25.2厘米,略呈圆形,平底,顶部有环形鼻,侧镶铜牌,刻小篆,这是文登地区发现唯一的秦代原始文件。秦铁权既是度量标准的器具,是权利的象征,又是文登历史悠久的见证。

  秦权的南面是金榜题名石刻,长方形且带着优美弧线的石榜上镌刻着明朝至清朝末期文登籍108名举人的名字,有父子同榜有兄弟同榜,金榜的背面是文登籍清朝徐士林和明朝工部尚书丛兰的感人小故事。雕塑群的中间还穿插着孔雀石雕、纵横交错的特选景石,景石平坦的背面上刻着“学无止境苏轼”6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文登先贤石雕居东,正面背面分别刻着林洙、丛兰、郭长倩、郑玄、申枨、王士任、徐士林、于涟、宋延训、刘必绍10位先贤的清晰石刻头像和生平简介,看后令我肃然起敬。

  沿着先贤雕塑再向前走几步就是许士林讲学雕刻了,皇子弘历双手持书目光聚精会神地凝视着展开的书卷,旁边是老师徐士林,目光炯炯凝视着前方,左手握着卷起的书卷,展开的右手坚定有力,整座雕刻人物形象刻画得十分逼真,隔着千年的时光,仿佛能听到当年朗朗的读书声。人物的后面是铁框镶嵌的石刻屏风,屏风背面,镌刻着徐士林身为皇子老师的感人故事。“一代完人”“千秋典范”是乾隆皇帝对老师的高度评价。‘俯无怍于人、仰无愧于天’一代圣贤的完美人格魅力,必将激励着文登人把“文登学精神”更好地发扬光大。

  士学文化景区南面是道教文化景区。文登境内的圣经山,是中国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道教真人王重阳率门下丘处机、王处一等七大弟子踏遍千山万水寻找修仙洞府,最终选择在了文登的圣经山修道,创立了道教全真派,留下了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太上老子道德经巨幅摩崖石刻古迹景观,也留下了丰富的道教养生文化。

  景区内有一块硕大的巨石,上面镌刻着《太上老子道德经篇》,洋洋洒洒,飘逸俊秀,犹如行云流水般清雅超脱,巨石的南面是一组王重阳与全真七子的雕像,真人王重阳双膝盘坐慈眉善目,七大弟子神态自若,让我穿越千年时空一睹了真人与七子的仙风道骨。雕像后面伫立着一块刻着老子眉眼形象的高大石像。

  继续向南走便是李龙文化景区,文登是李龙王神话传说的发源地。李龙王俗称秃尾巴老李、李龙爷等,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个神话人物。清康熙本、雍正本、道光本、光绪本《文登县志》,以及清代文学家袁枚的《子不语》等古籍典志,对李龙王神话传说发源于文登的历史均有明确的记载。

  世代相传,明朝弘治五年(1492)夏,文登昌阳山下山东村一对夫妇,李姓妻郭氏,神奇怀孕,数年后分娩,竟是一条小龙,坠地即腾飞无影,每晨必飞回吮吸其母乳。“父恶而持刀逐之,断其尾,小龙从此不归。”人皆说去了黑龙江,总管东北地区气候。后其母故,秃尾龙当夜乘风挟雨飞返,厚葬其母。龙母坟至今还在文城南20公里处的柘阳山上。康熙五十三年,李龙王显于文城西南15公里的一座“金”字形山上,此山遂改名为“回龙山”。据说龙母生日为农历三月二日,所以每年三月初二回龙山要举行盛大山会,远近百姓蜂拥而至,规模之大之隆在胶东东部无以能比。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山东巡抚徐泽醇奏请敕加神龙封号,奉旨封‘溥惠佑民’四字,神龙遂列祀典。”这种亲笔御题、皇家敕封现象,在全国的李龙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每年六月初八,文登人家家户户都蒸最大最好的饽饽,供奉“李龙爷”回乡。李龙爷虽掌管东北三省的气象,但年年六月初八正午时分要返回故里,一是答谢百姓,二是祭典母亲。2006年11月,“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2月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龙爷的故事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忠、孝、仁、义”等优秀道德品质,因而在民间倍受尊崇,其传说经久不衰。

  李龙文化南面是红色文化景区。景区内矗立着天福山起义雕像,再现了发生在文登大地上的一次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1937年12月24日,胶东特委书记理琪等同志领导和发动了威震胶东的抗日武装起义——天福山起义。以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骨干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打响了胶东抗战第一枪。这支军队如燎原之火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地方抗日战场上的一支劲旅,胶东抗日的大旗自此高高飘扬,成为胶东革命的摇篮。整幅起义雕塑气势恢宏,风起云涌,波澜壮阔,雕像的两边分别刻着起义的过程和文登将军录。文登不仅在科举时代产生了100余名进士,在现代文登又成为著名的“将军县”,石刻上文登籍的共和国将军多达120余名。

  公园的最南面是和谐文化景区,设有健身广场、树景灯,还有秋千、彩桥、牵手走廊等等充满喜庆的小品。公园的南门处有一处大型音乐喷泉,每到夏天的夜晚,以喷泉为幕的水幕电影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夜晚的文登学公园,在七色彩灯的照射烘托下璀璨迷离,像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文登学公园是文登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一个缩影、一个窗口。改革开放以来,千年古城文登焕发出了勃勃英姿,经济发展迅猛,综合势力跻身了全国百强县行列。进入新时期,文登学精神被赋予了“自强不息,和谐向上”的新内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勤劳智慧的文登儿女一定会传承弘扬千古的“文登学精神”,为文登灿烂美好的明天再谱新的华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8742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