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克孜尔千佛洞的声声叹息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克孜尔千佛洞的声声叹息散文

  在南疆,要去库车旅游,当地人会告诉你,要看佛洞,就看克孜尔千佛洞。据说,克孜尔千佛洞是新疆乃至全国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是全国四大石窟之一。仅此一说,就足以吸引我们的朝圣膜拜之心。

  我们一行六人去库车旅游的那一天,除了去克孜利亚神秘大峡谷,就是去了克孜尔千佛洞。到克孜尔千佛洞浏览一番,一颗瞻仰文化瑰宝的敬畏之心,化作了声声叹息!

  刚到克孜尔千佛洞,站在山下,仰望悬凿在半山峭壁上的石窟佛洞,一个个紧密相连,不知其数(回来后看一本书,说是现存有编号的共有236个石窟),蔚为大观。如此多的石窟群,悬于峭壁,人在山下,仰望之,不由不生肃穆敬仰之心,顿觉自己肉身凡胎之渺小!此乃一叹也。

  爬上峭壁,一边随导游走进一些石窟,观看窟内景象,一边又心生三叹!

  一惊叹先人凿作之神力,如此峭壁,于其上悬空凿作洞窟,在主要靠人力劳作的年代,其施工之艰难,可想而知。当年工匠,如何攀上攀下?如何将凿下的石块和石屑转移?当年劳作景象,实难凭想象模拟得之,其神秘难测,似可与云贵高原神秘大山中的“悬棺”相提并论。

  二惊叹且又佩服当年圣僧修炼之毅力。石窟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即为僧侣居住和坐禅的毗诃罗窟,另一部分是供僧徒拜佛和讲经说法用的支提窟。进到石窟内,一览无余,窟深大都不足五米,左右仅容六七人并肩而立,空间极其狭小。毗诃罗窟内,粗糙的石床,光秃的石壁,石壁上间或还依稀看到当年灯烛燃烧熏黑的痕迹。就想,在这样的石窟中居住,夏天还好一些,冬天一定是奇冷难耐。如此艰苦的生存环境下,那些僧侣们,一天天,坐禅念经,修性养志,能不“饿其体肤,苦其心志”乎?白天还好过一些,每到夜晚,大漠狂风,如虎啸鬼唳;石窟凄冷,刺袭脊髓;残灯冷烛,昏昧飘摇;其孤独寂寞,定然如幽灵一般,啮噬心灵!如此环境之下,定然彻夜难眠。他们又是如何熬过一个个凄苦漫长的夜晚?只靠捻珠诵经,倘若没有异乎寻常的沉思定力,没有一颗超越人间一切苦难之上的柔韧而又刚毅的修佛净心,似我等凡夫俗子,又有谁能坚持下来,又有谁不败下阵来?佛在心中,万难皆空!到此一游,似乎明白了什么叫苦修行。阿弥陀佛!

  三叹文化浩劫之惨烈!这是让我极其痛心的感叹。

  据《新疆旅行宝典》一书介绍:“这里的石窟壁画早期受佛教发源地印度犍陀罗地区的影响,佛教造像具有浓厚的印度、希腊风格,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佛像面部呈椭圆形,眼眉细长,鼻额平直伸出,头发为波浪式卷曲。到了公元4世纪,佛教艺术受到龟兹本地文化的影响,人物造型本地化,脸圆眼小,五官集中,身材匀称,人物服饰渗入了龟兹男女世俗服装样式和武士装束。”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壁画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正因为此,今天稍微有些文化的人,只要来南疆来,大都前来克孜尔千佛洞瞻仰。

  今天到此,却叫人瞠目结舌,心意悲凉!

  236个石窟,石佛全无。洞内壁画,皆残缺不全。好一点的,也斑驳脱落,伤痕累累,凡是带金色的部位,都被剔刮得坑坑洼洼,露出石岩的底色。据导游讲,是当地一些贪婪之徒以为金色即是金子,贪欲趋使,行此恶径。差一些的,只有星星点点的颜色和线条。有些洞内,只剩下光秃秃的石壁,更有甚者,原来有壁画的地方,只剩下一些凿痕累累的凹坑。

  听导游讲,除了一些贪婪之徒的破坏,自然风雨的侵蚀,就有以下两大原因了。一是晚清外国文化侵略者的劫掠,如德国人、英国人、俄国人发现了我国西域的许多佛洞的石佛和壁画融东西文化之精髓,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竟然将一些石佛和壁画的精品或卷裹而去,或凿挖下来运到外国,如今,在德、英、俄等国家的国国家博物馆里,堂而皇之的陈列着从此盗走的石佛和壁画。二是后来伊斯兰文化在此地兴旺发达,佛教文化逐渐处于次要地位甚至是被排斥的境地,因而,一些信奉偏激的极端分子,就对这些石窟里的佛教文化精品进行毁灭性破坏。文化的趋于衰微,伴随的是艺术的被破坏和毁损。当年令人叹为观止的壁画,如今只剩下残损的碎片;当年辉煌灿烂的西域佛教文化艺术瑰宝,如今只剩下残梦一样的旧日风采的影子。

  游客今日到此,与其说是来膜拜佛教宝地,不如说是来被动寻找颐和园一样的旧梦;与其说是来瞻仰艺术瑰宝,不如说是来被动凭吊不可复制的往日佛教艺术巅峰杰作的魂灵。我想起了《国殇》,沙场上,两军对垒,硝烟弥漫,刀光剑影,血肉迸溅,是何等的惨烈!对战死沙场的将士魂灵的祭吊,悲壮慷慨,荡气回肠!而今,我来凭吊这些残损的艺术碎片,觉得这些被毁损的灵魂,是在绝对被动挨打的境地中,被无声的剥蚀、割裂、挖凿、刮剔、卷裹,既无力呐喊,又无力搏击,还无力反抗,毫无悲壮可言,只有柔弱无助的哭泣,只有幽咽乃至无声的'悲哀。

  我想写一篇吊祭之文,但我唯有低沉的叹息!我遍寻为此而写的吊祭之文,找不到!

  我有些迷茫,又有些浅悟:历史上不同文化的矛盾纠葛,愚昧对文明的冲击和毁坏,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戕害和打击,又有谁能说得清,辨得明?或者说,因为顾忌而不能和无法说得清道得明。让后人面对着伤痕累累的文化浩劫,面对文明的残骸和碎片,只有无穷的遗憾和无奈的悲叹。

  倘有可能,我倒想请来一些僧侣,就在石窟群下的龟兹高僧鸠摩罗什的塑像前,举办一场规模浩大的道场,借以超度那些被毁损和被偷运他国的石佛和壁画的悲哀的亡灵!我也想借此祈求造物主和大慈大悲的众生,宽大为怀!在善待生灵的同时,善待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信仰背景下的各蕴内涵、各具特色的文化,不同文化相互尊重,共存共荣,和谐发展。这样,人类文化的花园才能真正的百花齐放,花团锦簇,四季如春。

  临行,回头再望悬崖峭壁上的克孜尔千佛洞石窟群,披着一片温柔祥和的晚霞,似乎更显得慈祥端庄和雍容大度。我的心,却依然不能从沉郁和压抑中解脱。同伴们,也不时地连连叹息。

【克孜尔千佛洞的声声叹息散文】相关文章:

1.爱在那声声叹息中-情感散文

2.天使的叹息散文

3.深夜琵琶声声爱情散文

4.炮竹声声散文

5.槐雨声声泣散文

6.声声呼唤散文

7.子归声声散文

8.深夜琵琶声声散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323586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