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把我母亲荷锄的身影拉长,又在她的旧布衫上镀上一层金光,我在家门口张望,看见母亲捧着一束野山桃花从田野归来,天地金黄,大地温暖。
这是某个春天黄昏的画面。
记不清那年我是几岁,母亲带领我和弟弟从城市下放到了一个豫西小村庄,是我喜欢的北方的村庄,天高路遥,一个孩子的生活空间一下子广阔了。一间老房子,倚着老房子山墙搭建的厨房和厨房旁边小小的鸡舍构成我们的家园。我们养了许多花,月季、凤仙和鸡冠花,种在大瓦盆里,搁在鸡舍上,姹紫嫣红的,开得很是热闹。我们有六只鸡,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领头的公鸡叫花司令,跟随它最紧的大母鸡叫黄副官,还有小黑子……它们都有强健的翅膀,能飞到屋檐上。我招呼它们来吃食儿,就像喊我的兄弟姊妹。这情景这阵势,在拥挤的城市里连想都不敢想。对了,我们还有一口红薯窖呐,就在鸡舍旁边,用石板盖住窖口,深深的地窖里藏着母亲从田野里收获回来的几千斤红薯。
我热爱那个小院儿,更迷恋它的黄昏时光。我家的鸡们总是早于我接到黄昏的讯息,它们像野了一天的淘气孩子般从外边回家了,围着我,比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更眷恋我。我在一群鸡的簇拥中忙不迭地往一只唐三彩花瓶里注水。我知道母亲准会带回来山桃花,母亲热爱桃花,不管在哪片地里干活,归程中她总会绕道去东沟,那儿有一大片野桃林,粉红的花儿开得像天边的云霞。每天,这云霞被母亲从田野带回,映红了我们简陋的屋子。而母亲,我相信她也在享受这劳作之后的黄昏。母亲脱下沾满黄土的外褂,捅开煤炉,烧上一锅开水,一半的水留在锅里,加半碗小米,熬粥。一半的水倒进脸盆,兑凉水,给我和弟弟洗脸,她也洗。然后,她拉亮一盏十五瓦的白炽灯,就在那束桃花旁,母亲给我们抹雪花膏,边抹边问,鸡喂了么?我说喂了。鸡窝门关好了么?弟弟说关好了。然后她自己也抹,细细地抹。我和弟弟都安静地看着母亲,她的脸上罩着一层光晕,仿若带着桃花的红。这光晕有魔法,它令我们安静。这是全天我们最安静的时刻,我们端详我们的母亲,从田野回来的母亲,洗了脸,抹了雪花膏,不对我们发火,温柔,美。厨房里飘来小米粥的香味儿,母亲端出一碟切得细如发丝的咸菜和一沓玉米面薄饼,她给我和弟弟一人卷一张,我们双手捧着饼,就着热粥吃。安静的气氛从黄昏绵延至夜晚。
而那春天的夜晚则是我更加期待的。母亲收拾好碗筷,封了煤炉,拧亮一盏顶着蓝色灯罩的台灯,那是我家唯一的台灯,放在唯一的写字台上。桃花也在写字台上,流溢着绯红的光彩。我按捺住欢喜的心,我知道母亲要开始给我和弟弟读书了。我和弟弟拥有一小箱子连环画书,是仍在城市工作的父亲买给我们的。一本书同时写着我和弟弟两个人的名字,是我们共同的财产。
但是在那个春天,我们不看我们的连环画,我们等着听母亲给我们读一本真正的书,一本外国的书。那是一本父亲从城里借来的书,不知是向谁借的,不知辗转了几人的手,书的边角已经有些残破。父亲说你们抓紧看,人家催着要呢。一本繁体字翻译的`《小妇人》,竖版,通篇的字我认识不了几个,发黄的书页证明它的年纪是个老祖母了,写的却是四个十几岁少女的故事。姑娘们在美国,也是在她们母亲的带领下,在一所旧房子中,经历着成长以及成长的波折。成年后我知道《小妇人》的时代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但美国女作家露易莎·梅·艾尔科特并没有写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而是用细腻温婉的笔调呈现马奇太太一家温馨浪漫的家庭气氛和她们追求善与美的心路历程。
春天的夜晚,窗外的风是和煦的,我们的案头夜夜桃花盛开。我们听着一些陌生的名字和词语被母亲生疏地念起,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城,马奇太太、梅格、乔、佩丝、艾米。姑娘们的父亲像我的父亲一样,在远方用写信的方式遥寄父爱。
露易莎·梅·艾尔科特,那个十九世纪伟大的作家不会知道在中国豫西的一个小村庄,一位母亲和她的女儿在春天的夜晚,和她笔下的主人公们难舍难分。我热爱马奇太太,她爱并尊重她的女儿们,她引导她们并不强迫她们。我大约就是在那个春天明白了爱是怎么一回事吧,我平生第一次知道爱不是占有。母亲说我开窍了,她把骤然明白事理说成是开窍。
我当然也热爱四个可爱的姑娘们,她们满足了一个小女孩对美的全部向往。梅格美丽娴静,乔自由洒脱,佩丝善良温柔,艾米聪慧活泼。我曾梦想她们所有的美都叠加在我身上,如果拥有那些品格就像穿上一件件衣裳般简单,我将在某个美梦醒来的早晨,欣喜若狂地全部穿上。
那个春天因为这本书而显得短促,盛夏不知不觉就来临了,但母亲并没有给我们念完。在父亲回来休完麦假,将要带走这本书的时候,母亲不舍得放下。父亲埋怨说,整个春天你都没有读完,现在人家催要了。母亲争辩道,竖版、繁体、外国的事儿,念得慢,再说白天还要干活。父亲叹一口气,无言。我猜想父亲一定是读过《小妇人》的,至少也是浏览过的,这个地质工程师或许是在某个极其偶然的场合看见了这本书在三十年代的译本,他顿时想起远在乡下的妻女,他当时是否两眼放光,如获至宝呢?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可读的书籍。难怪他反复要求母亲读给我听,他说,弟弟听不进可以睡觉,红儿要听一听。而我,就是被父亲的这句话勾起好奇之心,在那些春天的夜晚,安静,期待,沉迷。
父亲最终还是带走了那本书。
很多年以后,我长大成人。我在书店买回一部新译本的《小妇人》。我选择在一个春天的夜晚开始重读这本书。我试图回到过去,我试图在熟悉的场景中遇到梅格、遇到乔、遇到艾米,遇到我当年最热爱的马奇太太。我知道她们还是那么端庄、聪慧、善良。露易莎·梅·艾尔科特赋予了她的主人公们不朽的灵魂,她用善和爱为她的小妇人们化妆,这妆容一百多年颜色不改。从作品问世到现今,女作家营造的温馨浪漫、向善向美的氛围,吸引了无数的读者,这令《小妇人》这部作品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名作。
我重读《小妇人》,耳畔也总是响起父亲当年和母亲念叨的那句话:这书,红儿要听一听。是的,他当年就是这样说的,尽管他在我十九岁那年就永远离开了我,但这句话依然清晰,在我重读《小妇人》后,尤其清晰。这是一本写给女孩儿看的女儿经,父亲的判断没有错,他慧眼识珠。
我想起遥远年代的豫西小村庄,母亲遭遇命运跌宕却坚强隐忍,她学着干一切农活,她从不在儿女面前流露软弱,她精心收拾我们的家,我们的小院也和马奇太太家一样,粗朴清贫,却和睦融合。我们安详生活,给每一只鸡命名。我们的房子老旧简陋,却种植鲜花,粗茶淡饭也飘香。我们洗干净脸和手,抹了雪花膏,静静地在灯光下守候,那是一场生活的仪式,不可省略。我们纵使吃粗粮和咸菜,母亲仍然从容不迫地将咸菜切得细如发丝。
这次重读,也令我终于懂了母亲当年的热爱,她分明是在马奇太太身上遇见了自我。起初是陌生的,伴随着一个个春天夜晚的相约,那个远在大洋彼岸的异族女人越来越触手可及,一些母亲们拥有的共性令她们宛如姊妹。纵使隔了一百多年,隔了几万里,她们却共同拥有尊严、自立、自律这些没有国界差别和年代隔阂的品性。善良、无私、慷慨、尊严、宽容、坚韧这些美德注定属于全人类。
我想,该在某个夜晚给古稀之年的母亲念念这本当年她没有读完的书了,她一直心存遗憾。其实,即使当年没有读完也丝毫不会妨碍我们对它的审美认知,正如一滴水与整个大海同质同构一样,在我们读过的章节中,我们早已体验到了这本书强大的魅力。
这样想着,几十年前一个个春天的黄昏和夜晚便纷至沓来,宛若眼前,但我依然没有记起那年我是几岁,只记得夜夜桃花灼灼。
【只记花开不记年现代散文】相关文章:
3.倾听花开现代散文
4.木槿花开现代散文
5.油菜花开现代散文
6.春暖花开现代散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sanwen/1767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