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六桥》原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这天清晨,我推窗望去,向往已久的苏堤和六桥,与我遥遥相对。我穆然静坐,不敢喧哗,心中慢慢地把人类和水的因缘回想一遍。
大地,一定曾经是一项奇迹,因为它是大海里面浮凸出来的一块干地。如果没有这块干地,对鲨鱼当然没有影响,海豚大概也不表反对,可是我们人类就完了,我们总不能一直游泳而不上岸吧!
岸,对我们是重要的,我们需要一个岸,而且,还希望这个岸就在我们一回头就可以踏上去的地方(所谓“回头是岸”嘛)!我们是陆地生物,这一点,好象已经注定了。
但上了岸,踏上了大地,人类必然又会有新的不满足。大地很深厚沉稳,而且像海洋一样丰富。她供应的物质源源不绝。你可以欣赏它的春华秋实,她的横岭侧峰,但人类不可能忘情于水,从胎儿时代就四面包围着我们的水。水,一旦离开我们而去,日子就会变得很陌生很干瘪。
而古代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想要看到海,对大多数的人而言,并不容易。中国人主动去亲近的水是河水、江水、湖水。尤其是湖,它差不多是小规模的海洋。中国人动不动就把湖叫成海,像洱海、青海。犹太人也如此,他们的加利利海分明只是湖。
有了湖,极好——但人类还是不满足。人类是矛盾的,他本来只需要大水中有一块可以落脚的陆地,等有了陆地他又希望陆地中有一块小水名叫湖。有了这块小水湖,他更希望有一块小陆地,悄悄插入湖中,可以容他走进那片小水域里。那是什么?那是堤。
如果要给“堤”设一个谜语供小孩猜,那便该是:水中有土,土中有水,水中又有土。
苏堤、白堤便是经两位大诗人督修而成的“诗意工程”。诗人,本是负责刺探人类心灵活动的情报员。他知道人类内心的隐情密意。他知道人类既需要大地的丰饶稳定,也需要海洋的激情浪漫。于是白居易挖了湖又筑了堤(农人因而得灌溉之利,常人却收取柳雨荷风),后来苏东坡又补一堤。有名的白堤、苏堤就是指这两条带状的大堤。
更有意思的是,有了长堤以后,有人更希望这小土地上仍能有点水意。于是,苏堤中间设了六道桥,这六道桥的名字分别是映波、锁谰、望山、压堤、东浦、跨虹。桥有点拱背,中间一个圆洞,船只因而可以穿堤而过。如果再为“六桥”设一道谜题,那也容易,不妨写成下面这种笨笨的句子:水中有土,土中有水,水中又有土,土中又有水。
这天早晨,我呆呆地望着着全长2.8公里的苏堤。由于拥有六座桥,刚好把苏堤分成七个段落,算来恰如一句七言。啊!那一定是苏东坡写得最长最大的一句七言了,最有气魄而且美丽。
苏堤因为是无中生有的一块新地(浚湖而得的最高贵华艳的废土),所以不作经济利益的打算,只用来种桃花和杨柳。明代袁宏道形容此地,说“六桥杨柳一络,牵风引浪,萧疏可爱”。苏轼的诗也说“六桥横绝天汉上”。如果你随便抓一个中国人来,叫他形容天堂,大概他讲来讲去也跳不出“六桥烟柳”或“苏堤春晓”的景致。六桥,大概已是中国人梦境的总依归了。
我自己最喜欢的和六桥有关的句子出自元人散曲:贵何如,贱何如?六桥都是经行处。
对呀,在春暖花开的时候,难不成因为他是某主席或某部长,就可以用八只眼睛来看波光的潋滟吗?不,在面对桃红柳绿的时刻,我们都只能虔诚的用两腿走过风景,用两眼膜拜,用一颗心来贮存,如此而已。
绝美的六桥,是大家都可以平等经行的,恰如神圣的智慧,无人不可收录在心。眼望着苏东坡生平所写下的最长最美的一句诗,我心里的喜悦平静也无限的华美悠长。
14.文章写的是六桥,开篇作者却花大量笔墨“慢慢地把人类和水的因缘回想一遍”,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6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诗人,本是负责刺探人类心灵活动的情报员。
(2)贵何如,贱何如?六桥都是经行处。
16.作者为什么说六桥和苏堤是苏东坡写得“最长最大”“最有气魄而且最美丽”的一句七言?(6分)
17.在观赏六桥的过程中,作者获得了哪些情感体验?(6分)
答案:
14.(1)指出水和陆地的和谐交融是人类心灵追求的一种平衡。
(2)解释了诗人建造六桥的原因。
(3)为下文就六桥引出的议论和抒情做铺垫。 (6分,每小点2分)
15.(1)诗人能精确洞察人的内心愿望,表明六桥的建造符合人生活和心理的要求。(2分)
(2)引用元人的诗句写出美景面前人人平等,用平和虔诚的心去欣赏美景才能有所收获。(2分)
16.(1)从形式上看,六座桥刚好把苏堤分成七个段落,恰如一句七言诗,因而“最长最大”也“最有气魄”。
(2)从价值上看,不作经济利益打算,只用来种桃花和杨柳,成为中国人审美意境的绝佳去处,因而最美丽。 (6分,每小点3分)
17.(1)水和陆地对人来说同样重要,是人类生理和心理不可或缺的要素。
(2)六桥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在审美上和谐的原则。
(3)欣赏美景正如收藏智慧,人生而平等,生命需要亲自走完,用心感悟。
(6分,每小点2分)
【张晓风《六桥》原文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3.《六桥》阅读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2843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