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简析课文大自然的语言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以清新的笔法,生动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一门方兴未艾的新兴的科学──物候学。物候学对许多青少年读者来说,该是陌生而神秘的;要用很短小的篇幅讲清这门科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又是多么的不容易!而《大自然的语言》在这方面却有其独到之处,它言简意赅地、饶有趣味地把物候学介绍给青少年读者,使他们不但对这门新兴科学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热爱科学的兴趣,同时也可使之在学习语言方面受到启示,吸取营养。从这个意义上看,《大自然的语言》作为语文教材,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简析课文大自然的语言

  (一)新颖别致、引人入胜的标题:

  这篇文章,是要向读者介绍有关物候学的知识。如果简单地用物候学知识一类的标题,对初中学生来说,会有生疏深奥的感觉,不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改写时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既与科学小品文的特色相合,又十分新颖别致。它的妙处在于含蓄生动、引人入胜。人有人言、兽有兽语,那只不过是流传于街巷市井中的一句俗话而已,事实上只有人才有语言。而标题中却让语言出自大自然之口,真是与众不同,引人寻味了。这个标题,切合了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和渴求知识的欲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对小读者们无疑是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的。

  (二)眉目清晰、自然精巧的结构:

  这篇文章的结构十分精巧自然。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文章开头,就把冬去春来入夏趋秋的四季变化和花木虫鸟的百态千姿生动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从这些周而复始的变化中,这些百态千姿的差异中,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原来他们把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现象看成了大自然的语言──这就是物候;而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这就是物候学。

  这一部分从描绘大自然的现象开始,自然而不雕琢地提出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知道了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之后,紧接着就要介绍研究物候学的用途,这当然是顺理成章的。文章先指出:观测物候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这些活的仪器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应用在农事活动中也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对其重要性做了说明,然后又以北京一九六二年春初种花生因为没有注意物候资料而受到损失为例,具体地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这一部分里,一段说明,一个实例,就把问题谈得清清楚楚,有理有据。

  在讲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作用之后,文章更深入一层,着重分析物候现象来临的复杂的情况和原因。文章进入了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在这部分中,作者分别从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等几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说明时条目清晰,例证具体。

  全文的最后部分(第11~12自然段),在前文介绍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物候学研究的多方面的意义。作者以此总结全文,并展示了这门新兴科学的光辉前景,使读者深受启发和鼓舞。

  总之,这篇文章从大自然千姿百态的变化开始,顺序地介绍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物候学的作用→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物候学研究的多方面意义。全文眉目清晰,结构自然精巧。

  (三)准确洗练、精彩传神的语:

  准确鲜明、洗练清新是本文运用语言的一大特点,反映了极强的语言功力。例如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把四季的变化,花木虫鸟的活动,做了简洁生动而富于特色的描绘。文章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恰到好处地点染了季节的特征、万物的态势:立春过后的大地复苏、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的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的燕子归来,布谷露面;转入夏季的植物果实的'孕育;到了秋天的果实成熟、落叶飘摇、昆虫的销声匿迹;而衰草连天的景象将迎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这短短的百几十言中,春夏秋冬,特征鲜明;花木虫鸟,各具姿态;金风冰雪,应节而行。真是字句生辉,形神俱备。段末处又以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做结,点出了大自然的规律,具体而不繁冗,生动而又准确,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再如文中各种花次第开放中的次第一词的运用,写出了花的开放有前后之别,有其固有规律;在地球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一必要的交代,又对第一自然段中所述的自然现象的变化给予严格的地域性的限制(地球上其他地域可能会有别样的情况);在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这句话里,作者选用词语时,用注意而没有用研究,这正是如实反映了劳动人民开始只是凭经验,只是有着感性的认识,而真正创建物候学,系统地进行研究还是近代的事。从上面的几个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本文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精彩传神是本文运用语言的又一特点。为了使青少年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易于接受本文所阐述的科学知识,作者在使本文语言富于感染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1、尽量使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如用翩然归来描绘燕子的轻捷、洒脱,身姿优美,用簌簌地写出树叶纷纷飘落的动态,用衰草连天写出深秋景象的荒凉,用风雪载途写出严冬的酷寒,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反映了自然现象同气候变化的关系所有这些语言,无不逼真、形象、生动、自然。

  2、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人格化,达到生动传神,引人入胜的效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往往把贴切的比喻和巧妙的拟人融为一体。例如:杏花开了,就好象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象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段话把拟人和比喻有机地结合起来,杏花在传语,桃花在暗示,布谷鸟用歌声向人们提醒,给人以无限亲切之感,大自然是多么关心劳动人民的耕耘播种呀!这些语言在此处运用,比专业性的术语更富于表现力。此外,文中把活生生的生物比喻为活的仪器,还说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这个比喻也是非常精彩的,它把生物的变化作为一种征兆,在物候观测中的重要的作用与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显得十分有力。

  3、本文还采用了例释的方法,即举出具体例证说明问题的方法,把比较抽象的道理,做了深入浅出的说明,使读者易于理解、易于接受。比如写纬度的差异影响物候来临,作者就举北京──南京物候现象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来说明。又如写高下的差异影响物候来临,作者就以华南丘陵地区引种热带作物的事例说明。至于写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来临,则用了大连──北京、济南──烟台两个事例来说明。作者在这里不仅分析了一般情况,还指出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不但条理清晰,分析全面,而且能通过人们熟知的具体的事物,使读者便于比较、联想,从而获得或理解了新的知识。

  4、注意语式的变化,使读者没有重复雷同的感觉。例如在谈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的时候,对这些因素作者不是第一第二地呆板地排列,而是用下列不同的句式提出:

  首先是纬度。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用这样略有变化的句式把四种因素分别地提出来,显得灵活生动,错落有致。

  总之,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语言,不但能使他们更深刻地领会文章的内容,也可作表情达意时的借鉴,是十分有意义的。

  【附录】

  注释:

  次第──按先后顺序。

  周而复始──形容不断循环。周:环绕一圈;复始:重新开始。《晋书·王鉴传》:赋敛搜夺,周而复始,卒散人流,相望于道。也作终而复始。《淮南子·兵略训》:象日月之运行,若春秋有代谢,若日月有昼夜,终而复始,明而复晦。

【简析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相关文章:

1.《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简析范文

2.语文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简析

3.关于大自然的语言的课文简析

4.大自然的语言的课文

5.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

6.化石吟课文简析

7.《离骚》课文简析

8.《小青石》课文简析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203749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