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读书有苦读和乐读。历史上苦读的事例很多,比如东周的纵横家苏秦,不分昼夜、苦读兵书。每当夜深人静,头昏眼花时,他就用锥子刺自己大腿,清醒后又苦读;汉代政治家孙敬,爱好读书,经常苦读到深夜,每当疲惫不堪时,就用绳子把头发系起来,拴在旁梁上,继续读书。乐读的事例也不少。比如,孔子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宋代诗人韩驹也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说“唯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
②这两种读书的形式本应是互补的。现在人们多认同后者,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事半功倍。因为有兴趣,读时心无杂念,感受深,记忆牢,且流连忘返。
③这样读书好处虽多,但也有弊端。胡适曾说:“幼对酷嗜小说,所得小说良莠不齐……害余不浅。”可见读书全凭兴趣,不加选择是不行的。此外,如果一个人兴趣狭窄,读来读去就是那么几种书,容易使知识结构畸形。对此,鲁迅早有论述:“先前的丈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得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
④一个人要读自己“厌恶”或毫无兴趣的书;当然会觉得“苦”,但若不放弃地“苦”上一阵子,自然有所收获。尝到了“苦”的滋味也就会有了 兴趣的萌芽,再“苦”下去,发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也未可知。
⑤当然,苦读和乐读的境界和目的不同。“十年寒窗无人问”,苦读的目的是“一举成名天下闻”,既是为了自身求取功名、出人头地,更是为了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过,无论是苦读还是乐读,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和应用,要把学来的知识变成自身本领或者自身修养,否则就成了典型的“书呆子”。
⑥“读书莫畏难”,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总是能够从读书中受益,从苦读达到乐读的佳境。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分)
答: 。
16.第③段中加点的“这样”具体指什么?这样读书有什么好处?(3分)
答: 。
17.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以及论证思路。(3分)
答: 。
18.请结合自己的.实际,介绍一本你读过的书,简要概述本书相关情节,并说出你阅读后的感受(不少于50字,2分)
答:
参考答案:
15.(1分)答案:“读书莫畏难”,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总是能够从读书中受益,从苦读达到乐读的佳境。(自己概括,意思准确,语句精炼也可)
16.(3分)答案:“这样”具体指带着浓厚的兴趣读书(1分);带着浓厚的兴趣读书,读时心无杂念,感受深 ,记忆牢,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分)。
17.(3分)答题示例: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2分任意两个都得分) 作者先从“苦读”与“乐读”说起,接着谈了“乐读”的好处与弊端,顺其自然地提出了苦读的好处,进而 论述“苦读”与“乐读”的不同之处,最后点明中心论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8.(2分)答题提示: 书名 相关情节 (1分)读后感受(1分)
【《从苦读到乐读》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3.盲苦阅读答案
5.田家苦的阅读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1923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