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西游记的主要内容概括

其他类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神话小说的代表之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游记的主要内容概括,欢迎参考阅读!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话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最优秀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

  《西游记》一百回,大致分三部分。

  前七回中写石产仙猴、闹龙宫、闹地府、闹天宫,主要是写西天取经的保护人孙悟空的非凡出身和神通广大的本领,突出体现了全书战斗性的主题,也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孙悟空原系破石而生的美猴王,无父无母。他纵身一跳,在那水帘洞火铁板桥下发现了一个“洞天福地”,领着群猴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的自在生活。他又只身泛海,访师求道,学得七十二般变化,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这才向龙宫索得宝盔金箍棒,去冥府硬勾掉生死簿上名。孙猴子打乱了“三界”的秩序,龙王、阎王上告天廷。玉帝“遣将擒拿”不成,又来“降旨招安”,封了他个“齐天大圣”,任做天廷“弼(bì)马瘟”,进行欺骗,反被孙悟空识破诡计,一叛再叛,先后放了天马,偷吃了蟠园的所有成熟仙桃,吃光了老君的仙丹,被擒获之后又炼就火眼金星,可惜最终斗不过如来的“无边佛法”,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苦渡了五百年的艰难岁月,直至伴随唐僧西天取经。

  第八回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等,主要介绍了取经的缘起和取经集团中其他四名成员的出身经历,是两个主要部分的衔接和过渡。

  第十三回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路斩妖除怪,到西天成了“正果”,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共四十一个故事。在西天取经的全部旅途中,历经宝象、乌鸡、车迟、西梁、祭赛、朱紫、比丘、灭法、天竺等九国和凤仙郡、玉华州、金平府(均属天竺国)三个地方,这些是人间的国度;又战胜了白虎岭的白骨精、黑松林的黄袍怪、平顶山的金银角大王、号山火云洞的圣婴大王(红孩儿)、黑水河的鼍龙、通天河的灵感大王、金兜山的独角犀大王、解阳山的如意真仙、假司空六耳猕猴、火焰山的罗刹女和牛魔王、木仙庵的草木之怪、小雷音的黄眉老佛、七色山的蛇精、盘丝洞的蜘蛛精、黄花观的百眼魔君、驼岭的青毛狮、黄牙老象和云程万里鹏、隐雾山的南山大王和隐空山的地涌夫人;还经历了一场误会:与五庄观的镇元大仙斗了一番。

  需要指出的是,唐僧师徒在人间国度所遭逢的磨难,除灭法国,凤仙郡、寇员外等少数几处外,都与妖魔有直接间接的关系。在乌鸡国,与青毛狮子精斗;在车迟国,与虎力、鹿力、羊力大仙斗;在西梁女国,与毒敌山琵琶洞的蝎子精斗;在祭赛国,与万圣龙王斗、九头驸马斗;在朱紫国,与麒麟山的赛太岁斗;在比丘国,与清华洞的白鹿精斗;在金平府,与青龙山的犀牛精斗;最后,在天竺国与蟾宫下凡的玉兔精斗。总之,在唐僧师徒西行途中所遭逢的全部磨难之中有百分之九十是由妖魔造成的;只有少数,如稀柿衕、荆棘岭之类是自然力所造成的和其他性质的磨难。这样,后八十八回的主题自然就归结到为民除害这一点上,因而也仍然是积极乐观的。

  神话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方式与其他小说是有显著区别的。它采取现实生活的矛盾作小说题材,不但经过典型化,而且经过抽象化。正如高尔基说过:“神话是一种虚构”,并且是“依据假想的逻辑加以推想”。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还有夸父逐日、羿射九日,精卫填海等。

【作者简介】

  作者生平:吴承恩(约1504—1582),明朝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了举世瞩目的神话小说《西游记》。这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了奇情幻想。

【历史背景】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

  玄奘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神话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方式与其他小说是有显著区别的。它采取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作典型化的处理,并且经过抽象化。高尔基说:神话是一种虚构 ,并且是 依据假想的逻辑加以推理。因此,在神话中,矛盾的双方往往都是幻想化的、抽象化的,诸如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残暴与善良、无私和贪婪、骄傲与谦逊等这些抽象的东西就构成了神话的基本矛盾。

  《西游记》共一百回,是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的,前七回是写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八十八回写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中间五回写有关唐僧出世的情节,这只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和衔接。《西游记》的思想内容体现在小说所揭示的深刻的主题和其社会意义上,以及孙悟空的形象上。

  孙悟空 大闹天宫 是《西游记》中最精彩的部分。孙悟空原为东胜神州海东傲来国花果山的天产石猴,无父无母,他一出生就眼运金光,射冲斗府 ,与 狼虫为伴,虎豹为群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由于他勇敢地发现了水帘洞,被尊奉为王。为求长生不老,他浮海远游,寻师访道,学得七十二般变化和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修成了与天同寿的真功果。他先闹龙宫,强索如意金箍棒,使动如意棒,一路打出龙宫。又大闹阴曹地府,勾掉了阎王处的生死簿上的名籍,终于超越了自然规律的束缚。这一美妙的设想,体现了人民在灾难深重中企图解脱的愿望。接着孙悟空由于不了解内情,做了弼马瘟 ,当他明白时, 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 回去后他竖起了 齐天大圣的旗帜,以后孙悟空在打败了李天王的十万天兵后,又接受了降旨招受,反叛的孙悟空一叛再叛,从太上老君的丹炉里跳将出来, 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甚至公开地对如来佛说: 常言道:'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扰,永不清平。 但孙悟空斗不过如来的 无边佛法 ,被如来五指化成的五行山轻轻地压住 ,从此孙悟空 饥吃铁丸 ,渴饮铜汁,苦渡了五百余年的艰难岁月。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qita/191589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