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两篇课文都是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文言文基本篇目,都是课内讲读课文,教师可以适当运用讲解法。
2.初二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教师应指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理解相关文言字词。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积累相关文言字词,理解两篇课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背诵两篇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方法、价值观目标:培养合作精神,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
教学设想:
1.重视朗读,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时数。可用两课时,一课时朗读、疏通字词,一课时分析篇章;也可用三课时,把朗读、背诵单列成一课时,疏通字词、积累文言字词用一课时;也可用四课时,两篇课文的分析各用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
教学过程 :
一、请学生读阅读提示,了解课文的体裁,了解说和序的区别。
教师补充:
1 说是古代表议论的一种文体,注重文采,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说奇巧而言辩。
2古代的序,是为送别亲友而写的,内容多为颂赞勉励之辞。韩愈扩大了赠序的内容,不仅一般地叙友谊,话别情,而且述主张,议时事,咏怀抱,劝德行等。序恳切而意长。
二、朗读:
1.正音:
祗zhǐ 骈 pián 兹zī矧shěn 尽粟一石sùdàn 董邵南shào 槽枥cáolì慕义强仁qiǎng 恶知 wū感慨kǎi
2.领读。(关键句的节奏、重点字词特别是几个食字的读音要强调)
3.自由读。
4.接龙读比赛(两篇课文共6段,给每个组指定任务,每组学生按座位顺序依次朗读,读错者坐下,后面学生接着朗读,直至读完全组应读段落。所用人数最少的组获胜。此活动旨在调动学生纠错使其更准确的掌握字词读音和句子节奏)。
5.齐读。
三、疏通字词:
1.小组合作,对照注释翻译课文,(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任务,每人负责翻译几节,小组内依次发言,对有争议的或翻译不出的地方,要作好整理,准备提交全班共同解决)。
2.交流疑难,共同释疑(尽可能发动学生)。
四、积累文言字词,做好字词积累卡片:
1.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同饲,sì喂。
不能尽其材 材同才,cái才能。
其真无马邪 邪同耶,yé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xiàn表现,显现。
2.词类活用:
虽有千里之能千里,名词活用为动词,日行千里。
3.一词多义:(结合课后练习三)
其真无马邪不以千里称也
其真不知马也 策之不以其道
安陵君其许寡人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吾知其必有合也夫以子之不遇时
五、布置作业 :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篇章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字词:
二、分析《马说》:
1.用课文中语句回答问题
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千里马的悲惨结局是?表现食 马者浅薄愚妄的句子?
2.首句在文中起何作用?(充当立论依据)
3.伯乐、千里马、食马者是有深刻含义的,联系韩愈的生平谈谈他们分别指什么人?
4.由题3可知,文章用了什么写法?(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
5.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哪句话体现了他的意图可充当主旨句?(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表明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其真不知马也。)
三、分析《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1.文章用哪些词语扣住游河北?(燕赵、适兹土)
2.首节必有合的推测要成立应有哪两个前提?(大前提:燕赵有感慨悲歌 之士;小前提:董生是感慨悲歌之士)
3.从哪些句子可看出董生是感慨悲歌之士?(三个要点:怀抱利器、不得志、郁郁)
4.第二节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也和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分别有何言外之意?
5.第三节韩愈托董生办哪两件事?
6.文章首节侧重指出董生有才华,第二节暗示董生此行未必会得到赏识,第三节再次规劝董生归顺朝廷,根据这些提示,找出三节各自关键句。(吾知其必有合也、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7.末节有何作用?(照应开头;表达对感慨悲歌之士的尊敬;暗示董生:既然隐士都出来做官,你又何必到燕赵去?)
8.文章语言有何特点?(委婉含蓄,名送实留)
四、拓展训练:
对伯乐,对千里马,对食马者,对董生,对韩愈,你分别有什么话要说?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hanyu/8486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