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意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2.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3.体味杜甫诗歌的风格,学习寓情于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1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
“草堂有诗魂,诗成泣鬼神。”“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生澜。”由以上诗句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人称“杜工部”。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公元770年冬天,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时年59岁。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兵车行》《北征》《秋兴八首》等。有《杜工部集》传世。
2.解题
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茅屋为秋风所破,即茅屋被秋风吹破了。“歌”是古代乐府诗的一种,写法上比较自由灵活,形式上以五言、七言、杂言居多。
3.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像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写的虽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4.学生听读诗歌,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诗歌。
5.学生诵读诗歌,注意诗歌意象、意境,培养语感。
6.教师点拨难句,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大意。
明确:全诗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写秋风破屋的情景;第二部分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第三部分写长夜沾湿的苦痛;第四部分写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dufu/232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