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核舟记》节选和《赤壁赋》节选,完成17~21题。(共12分)
甲 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核舟记》)
乙 文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节选自《赤壁赋》)
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或短语。(2分)
(1)峨冠: (2)不属:
(3)比: (4)共适:
(5)惟: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9、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
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 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
20、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谈谈理由。(2分)
21、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苏轼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请比较两句表达含义有何不同。(2分)
参考答案:
17、(1)戴着高高的帽子 (2)不相类似 (3)靠近 (4)共享 (5)只有
(2分,写对2个得1分)
18、(1)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2分,意思对即可)
(2)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2分,意思对即可)
19、A(2分。作者的主要感情是慨叹人生无常,因而他的眼中景胸中景都是感情的客体,由变与不变来比喻自己的身世)
20、这十六个字是《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的描述它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2分。言之成理即可)
21、(1)孔子感慨的是时间像流水一样流过,要大家珍惜时光。
(2)苏轼是认为世间万物都在变化,慨叹人生之无常。(2分。言之成理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chibifu/1612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