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化石吟》我们要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下面是课文教学简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海枯石烂”“日转星移”“骸骨”等词语。
2了解化石在探索地球进化过程的作用。
3认识化石所展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怎样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象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的伟大,人类的伟大。
教学重点:品味文中科学而又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通过体会语言,理解作者如何赞美化石?
课前准备:1几块常见的石头。2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 检查预习情况:1选读课文,竟读(比赛着读)课文。
2解决字词,课本77页读一读,写一写,学生可以补充。
二 理解课题,认识化石。
1解题。这是一首科学诗。
师:“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赞颂,赞美。
师:很对。赞颂,赞美之情贯穿全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本文仅仅是赞美化石吗?
自读课文。
生:作者借赞美化石,赞美人类的伟大,科学的神奇。
师:为什么这样讲?
生:因为化石中“裹藏”的信息是科学家研究了,人们才知道的。
三 走进课文,品味语言。
1请同学们找出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竞争回答)
(第一段排比反问句、逝去万载的世界、奇幻的神话、平凡的真理、珍贵的密码、生命的档案、海枯石烂、日转星移、葱茏幽雅、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神往、惊讶……)
2用1题中的词语造句或写一段话。(练习写话,为写作文打基础.)
四 问题探讨,质疑讨论。
1文中第1、2小节和第7小节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前后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照应“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这样写,有放有收,前后照应,使全诗结构完整。)
2同学们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劳动创造人类”。文中那句话用化石证明了这一道理?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3同学们学了这一课,你认为化石和平常你从工地旁边捡来的石头有什么区别?从文中哪句话体会到这种区别?教师展示石头和多媒体化石图片。
(我捡来的石头也有花纹,但很简单,没什么意义。而化石里面有很多关于人类,宇宙,地球的秘密或者是信息。)
(文中语句是“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威力是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4“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答案可灵活,根据课文知识,生物知识回答。)
五 拓展延伸
文中诗歌把化石称为“你”有什么好处?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
六 学法指导
本课内容虽给人遥远之感,但语言优美,合辙押韵。所以让学生主要采用阅读法感悟学习,交流讨论法理解重点词句,联想想像法体会中心。
七 作业
练习77页字词。 要求:一个词注一个音。
写作:《我爱科学》 要求:谈谈你对科学的新理解。
八 课后记
以前我讲这一课,运用许多生涩的语言,归纳整理,学生却一头雾水,感受不到课文究竟学什么。国培之后,我的讲课内容尽量简洁,语言简略易懂。学生也觉得有兴趣,有活力。我将多学学教育方法,教学理论提高自己,和学生共同幸福成长。
拓展阅读:《化石吟》课文简析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诗共7节,可分3层。1、2节是第1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接下来就是写飞扬的思绪了。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你看,那冰冷的骸骨不就是明证吗?古代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就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在这些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有机物的残余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吗?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破译这些密码吗?第5节的前两句写“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起人。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这是每一个读者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作者并不是写人,还是在写化石。作者的思绪飞向那远古洪荒,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无论多么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皱纹和化石是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皱纹呢?假如化石是人的脸,那么刻在这张脸上的皱纹不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第6节,作者转入现实。当你参观古生物博物馆,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你会作何感想呢?你可能想像它在引颈长吼;当你站在重现的远古林木之中的时候,难道你不会赞叹大自然的高妙吗?“叹服大自然”,这是作者由衷的赞叹,大自然是魔法师,是雕刻家。至此,作者的感情达到高潮。读到这里,我们会突然感到,诗的第1节中接连四个问句是怎么引起的呢?可能是参观博物馆时生发的疑问。
最后一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教学时要注意诗的韵律,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化石吟》教学简案】相关文章:
4.化石吟教学案
6.化石吟教学稿
7.《化石吟》教学案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wenxue/huashiyin/18941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