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骨干教师培训的心得
关于幼儿骨干教师培训的心得
应该说还是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的,尽管这个名额是在下沈的时候有的,但在繁忙的十月底(应该说我们每天都很忙,)叶老师还是答应的非常爽快,先小小的感谢一下。(也要感谢赠予我名额的贺老师。)
虽然来过宁教院很多次,每次培训的内容都不同,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这次的骨干培训更是如此,我去了才知道周期是12天,12月初还有6天,因为间隔的时间有点长,怕忘记,所以先整理了一下上半段的学习,也想表达我的一些想法,也是希望能把好的东西跟有需要的老师分享。如果你不嫌弃的话,可以看一下^_^
Day1
是张赛园老师做的关于《指南》的一个概述,应该说,从《指南》一开始颁布,我们就没有停下过对它的一个学习,宁波大市还特别有一个硬性规定的考试,可见《指南》确实是很重要的。《指南》从正式颁布到现在,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我们有没有真正的仔细的去看过里面的内容,我以前总是很宽泛的,每每大致浏览一下里面的内容,说句抱歉的话,我也是因为第二天要开展小组讨论才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后来我发现,仅仅看一遍是不够的,一定要反复看反复看,并且要结合平时上课的经验,幼儿生活的经验才能明白《指南》的一个指导性作用。
在《指南》颁布之前,我们学习的最多的就是《纲要》,我是“深受其害”,从一实习开始学习,一直到考编前一个月,没日没夜的背,背各个领域的要求和目标,以便考试时可以套用,比如说,一旦碰上和科学相关的,就马上说”《纲要》里提到在科学领域中要培养幼儿“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后面还有一长串……)“想必大家对这段话异常的熟悉吧,对,我们曾经背了无数遍,无论是说课还是区域活动以及设计教案里的目标,都会千篇一律的用上这段话强而有力的来支持自己的想法。现在《指南》来了,会不会以后每个人都把《指南》挂在嘴边?是不是《纲要》就要淘汰了?是不是所有的集体教学和游戏活动全部要按《指南》的来?我想我们应该要全面,客观的去看待《指南》。
学习《指南》的关键字:学习、理解、运用
我觉得重点还是在后面两个,理解和运用,要充分理解《指南》里面的各大领域的特点以及子领域的目标以及各年龄段的典型表现和教育建议,我觉得但从《指南》本身来看,比《纲要》来的薄,相对而言,理论性的东西少了,《纲要》是我们的一个教育(学习)内容偏多一些,但《指南》更注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比如说在语言领域里面,以前我们总是积极鼓励幼儿要积极踊跃发言,要把话说的长长的,要用好听的词来说,以此来刺激幼儿的语言发展,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倾听”,很多孩子都没有听清楚老师的问题就来不及的举手发言,唯恐老师没有发现他举手了,倾听是幼儿发展语言的前提,要先让孩子学会倾听,听清楚、听明白、听得懂,才会开口”讲“。所以幼儿学习语言的阶段应该是:”听“--”讲“--”文明的语言交往“,千万不能为了追求孩子”会说“就忽略了倾听的重要性。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要理解《指南》的导向作用, 我们在集体教学过程中要正确使用《指南》,尽管它里面对各年龄段的列举的很细,但我们不能全部照搬照抄,切记不要为了目标而目标。《指南》是帮助我们老师理解各领域教育核心价值,把握各领域教育的基本方向;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各领域学习与发展规律,以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为教师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或发掘学习内容所蕴含的多种教育价值提供启示。
另外还有一个要提出来的是,我们经常说要挖掘孩子感兴趣的来作为教育内容,但我们要明白孩子感兴趣的有很多,但只要孩子感兴趣的都可以拿来上课吗?我们要评价其有没有教育价值,而拿什么来评价,那就是《指南》。
核心:全面协调发展
Day2
第二天是一个小组讨论式的学习,主题是”一日生活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先看一段孩子入园的一个视频,就是一个孩子来园后自己喝茶,给植物浇水,自主选择玩具等一个大概十几分钟的一个片段。
第一次讨论:入园环节幼儿可能获得哪些学习经验?
时间是15分钟,要先思考,再交流,再讨论,再总结小组的意见并记录,我们对这种方式并不陌生,平时教研活动也经常会用到,但这次唯一不同的是时间太少了,以至于老师们真的经历“头脑风暴”,飞快的思考,飞快的讨论。此处省略N个字的讨论,就把老师总结的几个关键性经验告诉大家。
幼儿入园活动中可能获得的学习经验有:
独立生活能力,自理能力(主动喝水,喝完把杯子放回原位)
做事的顺序,做事的态度(愿意给植物浇水,知道先后顺序)
动作发展(这个不必解释,只要孩子动手了,就是动作发展)
语言、阅读(翻阅图书)
社交技能(同伴交往、分享)
科学、数学、艺术审美(自选区域活动)
我们可以看到,仅仅一个短短的入园时间内,孩子可能会获得的学习经验有这么多,教师应该鼓励、引导并创造多的学习机会,有了“机会”才有“经验” 。
第二次讨论:选定一个内容,讨论一日生活其他环节中可能蕴含的学习机会,并举例说明如何学习,“进餐、盥洗、离园活动、午睡、生活活动”自选一个内容讨论,时间是10分钟。
这个我就不详细说明了(主要是我没有记录的那么全,来不及了),大家也可以把这个当做一次教研活动来开展。那么时间上可以再加长一些。
Day3
幼儿教师的师德修养
我非常喜欢给我们做这个讲座的'这个老师,一个呢是因为她没有从传统的外界对师德的定义来讲,而是从教育电影的角度来讲的一些启示;另外一个呢她来自宁大,听到来自母校,总是很亲切的。O(∩_∩)O
她带给我们的教育电影中没有一部是中国的,不是说中国没有,也没有崇洋媚外,只是因为中国的教育电影的过程、结局都很悲惨,所饰演的教师非死即伤,难道一定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教师的伟大?崇高?大无畏?
教师,首先是普通人,再是教师,我们只是比普通人更要多一点道德修养。她期间问了一个问题:在座的老师如果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你们会再次选择这个职业吗?我们一共有近50名教师,举手的只有10位左右,我很骄傲的说我是举手的其中一位,并不是说我要自我吹捧,而是我真的觉得我在教育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尽管很多时候会有抱怨,会觉得事情很多,而且大部分和“教育本身“没有关系,但在和孩子的交往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归属感与尊重。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第一二层是生理和安全的需求,这是物质需求,第三层是归属与爱,第四层是尊重、最高层就是自我实现,这三种是精神需求。现在的社会自然人基本上都能做到底下两层,我们要向”上“看齐。自我实现,说白了就是实现自我价值,有几个问题可以帮助检测,你的工作令你开心吗?你的团队是否需要你?你所做的对社会有没有贡献?这其实就是人和人的需求,人与与社会的需求。(再讲下去就太枯燥了,有些专业术语连我自己都觉得拗口,不讲了)
我认为我要教给我的孩子们更多的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是非观念,乐意与人交往,优秀的学习品质(这里指的是坚持性、专注力、乐意探索等品质),什么认字啊,算数啊,100以内的加减法通通见鬼去吧~
讲座中,老师列举了个崔永元的例子,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看一下他的自述:
我和姓王的老师有缘,从小到大,遇到一批。
第一位王老师对我的偏爱完全是因为我貌似忠厚。
我的第一篇作文被王老师大加赞赏,她尤其欣赏这一句: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后来才知道这不过是个套路而已。但当时如果不是赞扬,而是一顿批评呢?孩子的自信心通常是被夸奖出来的。
第二位王老师教了我一年,移交给下一任老师时,她的评语是,该生至今未发现有任何缺点。这为下一任老师修理我,留下了把柄。 这位年轻力壮的女老师一接手,就咬着牙根对我说,听说你红得发紫,这回我给你正正颜色。我倒也配合,大概是到了发育的年龄,我整天想入非非,经常盯着黑板发愣,数学老师把教鞭指向右边又指向左边,全班同学的头,都左右摇摆,只有我岿然不动,于是她掰了一小段粉笔,准确无误地砸在我的脸上。
数学鲁老师说,你把全班的脸都丢了。嗷,全班一片欢呼,几个后进生张开双臂,欢迎我加入他们的队伍。
从此我数学成绩一落千丈,患上数学恐惧症。高考结束,我的第一个念头是,从此再不和数学打交道了,38岁生日前一天,我从噩梦中醒来,心狂跳不止,刚才又梦见数学考试了。水池有一个进水管,5小时可注满,池底有一个出水管,8小时可以放完满池的水。如果同时打开进水管和出水管,那么多少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
呸,神经吧,你到底想注水还是想放水?
有一天我去自由市场买西瓜,人们用手指指点点,这不是《实话实说》小崔吗?我停在一个西瓜摊前,小贩乐得眉开眼笑,崔哥,我给你挑一个大的,一共是7斤6两4,一斤是1块1毛5,崔哥,你说是多少钱?
我忽然失去控制,大吼一声,少废话!
抱歉!
对我来说,数学是疮疤,数学是泪痕,数学是老寒腿,数学是类风湿,数学是股骨头坏死,数学是心肌缺血,数学是中风…
当数学是灾难时,它什么都是,就不是数学。
所以我请求各位师长手下留情,您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会了断学生的一门心思,让他的生命走廊中少开一扇窗户。
这个当然指的是小学老师,同样适用于幼儿教师,同样适用于家长,你永远的不知道你的一句正能量的话会带给孩子多大的影响。
最后我就推荐一下这个 老师带来的教育电影,《音乐之声》《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小猪教室 》《叫我第一名》。 希望有时间大家都能去看一下,从中获得一点正能量。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xindetihui/2487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