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语言学派简析论文
(一)马林诺夫斯基及其“语言情境”
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主要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言研究是建立在语义学理论基础之上的,要想把语言研究深入下去,必须建立一种语义学理论,要想把语言现象解释清楚,需要用语义学理论。他的理论最重要的部分是强调语言的功能,他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的功能在于使用。根据他的理论,语言被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方式,不是用来描述事物的,而是用来产生行动的。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语言情境”探讨语义理论。他认为话语的意义就是当时当地正在发生的人的活动,而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的意义直接来自于这些活动。这一论断意味着,原始社会语言的语言只有这一种用途,儿童都是以这种方式学会语言的。根据他的理论,话语的意义不是来自于词语本身,而是取自于语言产生的环境,话语只有在生活情景中才能被理解,而口头语言常常与当时的环境有关系。他的“语言环境”和“意义是语境中的功能”两个概念为弗斯和韩礼德的语言学理论提供了历史铺垫。
(二)约翰鲁珀特弗斯及其“典型语言环境”
弗斯是伦敦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语言学理论在英国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弗斯就读于英国里兹大学历史系,191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20年至1928年在印度旁遮普大学教授英语;1928年在伦敦大学教授语音学;1938年成为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的正式成员;1944年,伦敦大学设立普通语言学系,他成为第一任教授,培养和影响了一批语言学家。弗斯对语义学和语音学的研究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R。H。罗宾斯曾说:“语言学在两个方面的发展是和弗斯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他的语言环境理论,或更概括地说,他在语义方面的语境理论和音位学中的韵律分析语言情境理论成为语言学的基础”。弗斯语言理论的特点是从社会角度观察语言,他认为,语言不仅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符号,而且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社会过程。他试图把社会研究和语言研究结合起来,认为人创造并维持文化价值,而语言又是文化价值的重要成分,所以人们可以通过语言学更好地了解社会本质,明确反对用逻辑学和心理学研究语言。弗斯对语言进行社会学研究是从意义着手的。他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在实际中使用的语言。言语活动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进行的。分析语言一定会分析语言的意义“,意义”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他所说的意义不仅是词汇本身的意义和语法上的意义,而且包括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弗斯创造了“典型语言环境”这一概念,他认为语义学研究特定的社会角色。受索绪尔理论的影响,弗斯认为语言成份的横向组合性排列就是“结构”;而“系统”就是能在结构的一个位置上互相代替的一组纵向的聚合性单位。弗斯指出,语言成分出现在什么位置通常由系统规定,在词汇方面的表现就是搭配规则。结构不仅是各个成分之间的排列问题,各个成分之间有着互相期待的关系,系统和结构密切联系。弗斯在语言学方面的第二大贡献是他提出的韵律音位学,他是第一个对韵律分析全面深入论述的语言学家。弗斯的韵律分析有两个特点:一是区分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他指出,在实际话语中,构成聚合关系的不是音位,而是“准音位单位”。准音位单位的特征比音位少,因为有些特征是一个音节或是一个短语中的音位共有的。弗斯没有给韵律单位下定义,但是他在论述中表明韵律成分包括:重音、音长、鼻音化、腭音化和送气等。无论哪种情况,这些特征都不会存在于一个准音位单位。二是“多系统”概念。弗斯认为由语境引起的发音特征说明了有关语境的特点,应该把它们抽象出来,建立多个“准音位单位系统”。用多系统分析法,可以把音位的许多特征用系统表示出来。强调多系统分析,并不等于忽视结构的分析。弗斯十分重视组合关系,他认为话语的基本单位不是词,而是在特定环境下的语篇。把语篇拆成各种层次是为了方便研究,但是不论研究哪个层次,从语音到语法再到语境,都必须分析语篇的韵律成分,一个句子的韵律成分在整个句子及其各个部分中占着统治地位。弗斯的语言理论曾受到多位语言学家的批评。英国语言学家刚特克利斯认为没有系统,文章意思模糊,文字晦涩,很难读懂。美国学者弗朗西斯迪尼说,“弗斯的话很不好懂,《语音和韵律成分》一文竟象是无人校对过。”但他毕竟对英国理论语言学的开创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韩礼德及其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韩礼德1925年出生于英国约克郡的里兹,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弗斯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者。韩礼德继承了弗斯的两个基本理论,即“语言环境”和“系统”。他认为社会情境影响着人的语言,应该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语言。在费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他重新规定了“系统”的意义,提出了完整的理论模式,准确定义了术语的含义及各种关系。韩礼德对语言学的贡献是建立和发展了当代的系统—功能语法,被称为系统语法或系统语言学。他的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社会学导向功能语言学方法,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理论之一。系统功能语法没有像乔姆斯基那样把理想化的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作为研究对象,而是把实际使用的语言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功能语法包含两个组成部分: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系统语法主要解释网络系统中语言的内在联系,或者叫“意义潜势”。这个网络又包含各个子系统,语言使用者可以从中做出适合的选择。韩礼德把“语言”看作“语言行为潜势”,是“选择范围”。在特定的环境中,一个人可以选用一组语言形式。语言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在一个系统网络中,两个子系统可以相互依赖,也可以没有依赖。功能语法主要用于说明语言是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韩礼德认为从“功能”的角度探讨和研究语言学,可以揭示语言是如何使用的,同时也能够建立语言使用的基本原理,进而探讨语言功能和语言两者之间的关系。马林诺夫斯认为语言系统最初来源于儿童语言的功能,韩礼德发展了这种观点,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其对语言功能的逐渐掌握。对儿童而言,语言的用途有许多种,可以用来得到东西、表达感情等,是一种多功能又方便的工具。但是在儿童语言中,一句话只有一个功能。到了成年时期,功能范围扩大到3种:概念功能、交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3种功能含义丰富且更加抽象,可称为宏观功能。它体现在各种用途中的意义组成部分,是意义潜势的组成部分。韩礼德认为必须走出语言来深入分析语言,借助社会学理论观察语言的使用,意义潜势是行为潜势在语言上的实现。韩礼德认为,文化环境不但对行为有一定程度的制约,而且对语言形式的选择也有很大程度的制约,要把语言与社会结构联系起来研究。韩礼德的语言理论比较全面,既研究了形式又研究了意义。他早期的研究着重于语言的形式,中期重点研究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后期着重分析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在韩礼德的影响下,目前已经形成一支系统的语言学家队伍,继续完善和发展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地方语言学派简析论文】相关文章:
5.望岳简析
6.《化石吟》简析
7.山行的原文及简析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652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