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考诗歌鉴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而有效的答题套路和答题模式,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可以依据这些模式进行有步骤地作答。然而,在作答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往往侧重于回答诗人的思想感情,而忽视了表达效果这一环节的作答。就学生回答诗歌表达效果这一环节时所产生的无从下手,忽略回答和文不对题现象进行了探究,旨在指导学生如何作答此类问题,以期能使学生能更加思路清晰,有针对性地解答诗歌鉴赏题。
关键词:诗歌鉴赏;表达效果;作答方法
福建高考诗歌鉴赏的分值通常设置为6分,两个小题。所以通常一二两小题的分值设置为3,3或为2,4。高考诗歌鉴赏的问题设置大致又可以分为:分析表达技巧型,分析形象型,分析语言型及分析思想内容型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而对这些问题的考查所形成的答案往往有了一些相对固定的答题套路及答题模式。比如,分析技巧型诗,学生作答时往往应该先明确指出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或比喻、或拟人、或对比、或衬托;其次,应结合全诗分析这种表达技巧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最后则是回答此手法的表达效果或是反映了诗人的何种情感。这些答题模式,考生应该都是心中有数,但是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往往或生搬硬套,或顾此失彼,尤其在作答的第三个环节,很多学生往往重在答作者的思想感情,不看清问题设置的本质,而疏忽了对表达效果的回答,有时会导致文不对题。那么,在诗歌鉴赏当中,表达效果应该如何作答,笔者将对这一问题尝试探究。
一、关注诗歌形象的特点
中国古代诗歌无论楚辞、乐府抑或唐诗宋词,绝大多数诗歌不可避免地会写到各种各样的景物形象。这些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一种艺术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当作者有感于外界的事物,他便将这些感受寄托给一个或几个所选定的具象,使这些具象融入作者自己的某些感情色彩,从而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而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同时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了自己的感情色彩。所以诗歌中对景物形象的鉴赏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它暗示着诗人的情感,开启了读者的想象,它对于一首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高考诗歌鉴赏中,对于诗歌当中景物形象的特点的分析常常是重要考点,诗歌鉴赏的设题可能没有说明要赏析诗歌的景物形象特点,但是作为应试者,我们则必须结合全诗去分析诗歌中景物形象所包含的特点,然后转化为书面答案,这是得分的关键。
以2014年泉州市高中语文质量检查诗歌鉴赏题为例:“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霜钩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朱淑真《菩萨蛮?咏梅》)问题设置:“请从描写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一枝和月香’一句。”从这个问题来看,我们知道它考查的是学生对描写技巧的理解,通过描写技巧去分析诗的内容,它的分值为3分,它的答题模式也呼之欲出。然而,很多学生解读时没有真正进入诗句本身,在看到这一问题时就不知道从何入手,因此有人只是简单地翻译诗句,有人写了错误的描写技巧,有人回答诗人的思想感情,很难有人能够得到满分。这首诗我们首先应该看到它的题目是《咏梅》,诗歌的`主体形象是梅花,而“一枝和月香”描写的对象恰恰是梅花,因此,我们重点应该分析的是这句诗句中所体现的梅花的形象特点。根据知识迁移,梅花所具有的形象特点大致有凌寒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纯净洁白,吐露芳香,所以,我们把这些放回诗句当中去看就不难发现,其实诗句中所体现的也是梅花的这些品格。“一枝”从视觉突出梅的凌寒傲立,“和月香”从视觉和嗅觉写出梅的洁白与芬芳。作答至此,大致已经完成了答题内容,但是还差最后一个环节收束,也就是它的表达效果,这也是绝大多数学生忽略的答题步骤。所以,作答时还应该根据上面的环节总结出它“形象可感地描写出梅的形态与品质。”
二、关注表达技巧本身的表达效果
诗人在创作时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往往要运用各种恰当的表达技巧,比如,各种修辞手法、各种表现技巧、各种抒情方式。因此,分析语言、理解诗歌的内容必须正确认识这些表达技巧以及这些表达技巧所体现出的表达效果。它们有的有泛有的表达效果,比如,比喻、比拟等手法都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夸张、反问、对比、衬托等手法可以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用典、双关、曲笔等手法则可以使表达“委婉含蓄”。同时,这些表达技巧也有本身独特的表达效果。比如,比喻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可以更加形象生动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衬托可以使描写的对象更加鲜明,使所要描写的气氛更加强烈;运用典故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使诗词意蕴丰富,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诸如此类的表达技巧及其表达效果学生都应该深谙于心。因为,高考诗歌鉴赏在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时往往需要学生回答出这种表达技巧在诗句当中所体现出来的表达效果。
以2014年福建省高中语文质量检查诗歌鉴赏题为例:“久雨新霁,秋气益清,与二三子登高赋之。人与寒林共瘦,山和老眼俱青。b然一叶不须惊,叶本无心入听。气爽云天改色,潦收烟水无声。夕阳洲外片霞明,涵泳一江秋影。”(段克己《西江月》)问题设置:“‘人与寒林共瘦’中的‘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从这个问题设置来看,我们知道该问题考查的是学生关于诗歌炼字的掌握,而这个问题又涉及了“拟人”这一表达技巧,因此,我们在作答过程当中就应该考虑到拟人的手法有何表达效果。很多学生没有抓住树为何“瘦”或知道“瘦”的原因,但不能和拟人手法的“人”相联系,因此,答案多见片面之词。所以,在作答时,根据知识积累,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找出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前面笔者已经提到比拟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事物的特征,而对于拟人这一表达技巧,它可以“将事物人格化,给物以人的情感,使物具有人的情态,动作,达到富有情趣、生动形象的效果。”据此,我们回到诗句当中,“瘦”是因为秋天树叶飘落,而树叶落尽后的树跟人的消瘦形象有相似之处,所以,根据诗歌的分析及拟人手法表达效果的认知,我们可以得出“形象地写出了木叶脱落后寒林的疏朗,使寒林有了人的情貌与神采。”的答案。
三、关注全诗整体,挖掘深层内容
诗人写诗往往不是平铺直叙,也不是表露直白。诗歌追求形式上音韵和谐,内容上意味深远,感受上优美雅致。如果表达过分直露,则容易使诗歌失去本有的美感,失去应有的韵味。所以,诗人创作诗歌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通过意象烘托某种意境氛围;赋予了他所描写的对象以情感和深意;含蓄而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等。所以,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诗的内核。同时,诗歌的每句诗可能都有它想表达的独特内容,想阐发的意义,但每句诗又不是和其他诗句互相割裂、互相脱离的。相反的,每句诗的个体构成了全诗的完整的整体,有了这个整体,每句诗才得到了它的意义,所以,解读诗歌必须关注整体性。而诗歌鉴赏设题时有时只是要求我们鉴赏某个诗句,考查的只是我们对某个诗句的理解。但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试着由表及里、从具象到抽象、由浅入深地去分析诗句的意义,去挖掘诗歌的表达效果。
以2013年福建省高考诗歌鉴赏题为例:“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梅尧臣《送何遁山人归蜀》)问题设置:“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这个问题的设置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当中炼字题的掌握与理解。显然我们第一部应着重在这个“绿”字上,根据知识迁移,我们可以联系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两处“绿”字的运用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学生不难得出:“‘绿’意为‘吹绿了’,它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然而答案并不是到这里就戛然而止的,它的表达效果只出来了一部分,所以只如此作答,不能够得满分。我们在解答时要把这句诗放到整首诗中,放在整个“大背景”,诗人送友人归蜀,选取了多个意象,如“春风”“远壑”“杜鹃”等,可以发现这些景物融合了诗人内心之欢愉。并且在下联,诗人想象友人到家后的生活情境,一切显得那么安适,自得。由此可见,诗人在“春风入树绿”句中,并不是指单纯要写“春风”,而是想通过春风和其他的意象来烘托友人归蜀的那种愉悦氛围,而这种氛围不是发生在夏秋冬,而是在春天的勃勃生机中。所以据此,作答时还应该深入挖掘出春风的活力是春天赋予它的,是作者的愉悦赋予它的,因此,在表达效果上还应解答出它“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
高中诗歌鉴赏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但是在应试上学生还是可以忽略一些细节,有迹可循地去应付作答,只要肯花时间训练,按部就班去做,依然可以交出一个比较完美的答卷。但在这里笔者也想说,中国古代诗歌是很美妙的,如果我们平时能多读诗,多感受诗,多去体会诗歌中美好的语言,我们完全可以将自己融入诗境之中,去跟随诗人或喜或悲。我们不必借助技巧,也依然能够给出更加个性、更加完美的答卷。
【高中诗歌鉴赏表达效果作答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4.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5.关于高中诗歌鉴赏
8.高中诗歌鉴赏阅读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6489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