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示范比批评更重要,这种方式易于让学生接受,既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又提高了教师的威信,这种方式,也接近我理想的批评效果,那就是,成功的批评应让学生在批评后有自信、会反省、能持久。
1、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很少去考虑注重小事。比如我们要教育孩子们不浪费粮食,却堂而皇之地在孩子们面前倒掉那一碗碗的米饭。比如我们要孩子们文明有礼,却对孩子们那一声声真诚的招呼无动于衷,熟视无睹。比如我们要孩子们勤练笔,自己却懒得动一动笔记录课堂的闪光点,记录自己的反思。
2、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教书是形式,育人才是根本,这就是教育的特殊性。教师课堂上丰富的知识、生动的教学固然会深深地吸引学生,而教师宽阔的胸怀,积极的心态更会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班级是班主任的一面镜子”。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示范的榜样作用往往会起到理论教育所起不到的作用。
有一本书这样到,老师分四种类型:智慧爱心型,爱心操劳型,劳良心型,良心应付型。班主任都有这样的体验: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下面,是一个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教师的体会,希望可以给大家启示:
一、开学三步曲
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天,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1.自我介绍,就是给每个同学一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姓名,年龄,爱好,特长,愿望。主要是给学生一个锻炼机会,让每一个学生敢于站在讲台面对大家讲话,要讲的精练,生动,精彩,令人难忘。
2.竞争班干部。每个同学都可以来竞争一个职位。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挑战意识,领袖意识和参与意识。
3.给每个学生一封公开信,在信中,我首先对学生进入我的班级学习表示欢迎,也介绍了我自己的情况,并且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二、营造家的'氛围
1.挑选和学唱班歌,“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就要同当,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歌声把大家的心连在了一起,把家的氛围营造了起来。
2.生日祝福,鲜花,值日生档案在同学过生日的那天,由班长主持,大家一起给他唱生日歌,让他感受来自同学的祝福;教室里要保证每天有鲜花,让自然的美带给大家好的心情;在后面的黑板报上有一个值日生档案,让值日生写上自己的生日,爱好,最想说的话,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他。
3.图书角,由每个学生志愿捐书,集中起来构建了一个小小的图书角,现在已有藏书一百余本。图书角大大的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使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了。
4.写日记,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三篇日记,有一篇是写给老师的心里话,每周一我会收上来认真的阅读和批改。这样,即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开辟了一条师生沟通的渠道,同时还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学生有了说心里话的地方,感情也就有了归属了。
在这大千世界当中,有两种事物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一是种子,二是孩子。一个呱呱坠地,嗷嗷待哺的孩子,小时候在学校中拥有无限成长发展的天地,长大以后可以出去闯一闯,成就一番事业,给自己的未来创造一片生机。教育的发展要靠谁?不说,大家也知道,要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教师,既是开拓者,也是传播者,是将良种播植于孩子心田的人。有人曾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自从担任班主任以来,我可以自豪地说:班主任是太阳底下最幸福的人,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思想教育者,是学生成长的指路人。
一、批评要讲究场合
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机会很多,如果班主任不注意场合,不分学生的性格特点,都横眉立目,训斥责骂,结果一定是学生心服口不服,起不到批评的效果。这就要求班主任批评犯错的学生,要讲究点艺术。
二、批评要理在情中
中国有句俗语“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句俗语是“理”有非常大的力量。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天下午,有个女同学给我一个纸条。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封信,信中列举了班委马金宇的一些“罪状”,并强烈请求撤她的职,女同学们决定不跟她玩了,面对这一情况,我采取了 “以理服人”的方法,找这名女生谈话,说,马金宇的三条“罪状”只有一条,能站得住脚,她有错误,你能及时向我反映,说明你是负责任的,你做得很正确;但是反映应该讲究方式,如果直接找我谈就好了,还要讲究效果,这样对一个同学群起而攻之,对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且不利于团结,不利于稳定。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同学们对你群起而攻之,你心里也不是个滋味。我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最后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我看法,并承诺下不为例。
三、批评还要春雨润物无声
对学生“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般的劝慰教育。一般适用于期望、激励、鼓舞学生好学上进。也适用于性格内向、感情细腻、脆弱、心理承受力低、违纪和犯小错误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女学生。谈话时,班主任委婉含蓄,措辞得当,态度亲切,情感真挚。我班里的一位男生,性格内向,感情脆弱,本来成绩很好。一次上课我无意中批评了他一句,他立刻满脸通红,情绪低落,一节课都没有听讲。放学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仔细询问,他不肯说。我说:“如果是我的错,我向你道歉,但你不能因此而影响学习。”他当时就哭了,说自己心情不好,会调整的。过两天他告诉我,那一天是自己不对,以后不会那么小心眼了。后来他的心胸开阔多了。
四、批评要体现平等性
在批评学生时,教育者还经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对差生所犯的错误进行非常严厉的批评,往往是“罚重于过”;而对于好学生的错误往往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甚至是“视而不见”。很显然,这种不平等的态度会导致学生对于惩罚不以为然,批评也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生产极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教育者在运用批评这种手段时,要一视同仁,没有偏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到遵守共同的“规则”,而不能凌驾于集体规则之上,只有如此,批评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与威力。
五、批评要带建议性
建议性的批评是指在批评时带有商量、讨论的口气,与学生交换意见的批评。一般的做法是老师以商量问题的态度,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与学生交谈时,平心静气,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使学生打消顾虑,与教师配合,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是幼稚的,常在主动工作和做好事的时候犯错误。对于这种由于想得不周到,顾此失彼的错误,决不能简单否定、讥笑。老师要热心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在他们面临失败的时候,帮助他们取得成功。或者老师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以惋惜来表示自己的批评态度。如“你什么都好,就这方面存在不足,实在可惜”,“你要是不犯这个错误,那该多好啊”。这种方式即达到了批评学生的目的,又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爱心,寥寥数语,效果却很明显。
批评的时候“先说出你的优点”,这不就是魏书生老师说的糖衣吗?“再逐步说出缺点或错误”,这就是苦药。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需要的也正是这种包着“糖衣”的良药。仔细体会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学生面对批评时内心有三种需要。
一是需要别人的认可,承认和肯定,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们需要看到自己过去的成长和收获,感受到批评者的关心和重视。这些得到了肯定才更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
二是需要别人的尊重。只有感受到自己是别人接纳的,尊重的,才愿意接受对方的逆耳忠言。
三是需要看到自己的成长的希望。如果被批评是因为自己已经一无是处了,没有任何前途了,如此心灰意冷,怎么可能会打起精神面对自己的过失?
我特别的喜欢《菜根谭》中的一段话:“攻人之过毋太严,要思其堪受。”讲的是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承受。对于教师来说达到这样的要求并不难,满足学生的这些心理需要也不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忠言过于逆耳,盼铁成钢的心过于迫切。批评真的成了苦苦的药。可是我们所面对的毕竟是一些成长中的孩子,他们在错误面前不仅需要有效的指导,他们更需要的是爱,是鼓励,是宽容,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与帮助。小孩子不爱吃苦药是因为苦有时留给我们的是痛苦的记忆,我们的批评如果一味追求“良药苦口利于病”,那么我们就有可能让自己的好心通过批评变成了一种伤害,这样,在纠正学生错误的同时我们自己也犯下另外一个错误。
【班主任工作感言】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5986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