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样与学生说话》读后感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只有一个孩子,对父母来说,孩子意味着他们对美好明天的希望——在社会上取得一席之地。而要让孩子达到父母的殷切企望,作为为人师表的老师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孩子在成长阶段,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知识,作为教师拥有巨大的力量来让孩子过得痛苦或者欢乐。老师的态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名老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都有被学生气得说不出话或掉眼泪的时候。然后就采取惩罚的手段,让学生认识到犯错以后,会有什么结果。
其实,现在实施了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再加上现在是法制社会,在很大的程度上,禁止了老师对学生采用惩罚手段。现实要求我们老师改变“封建家长式的惩罚教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当然,教师也不是圣人,不是天使,学生还是有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也还会不可避免地碰到令人生气的情况,那我们怎么办呢?
假期里,我读了美国教育学家——海姆G吉诺特博士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在这本书中,博士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生动的例子,向我们介绍如何运用语言交流来创造信任和愉悦的气氛,从而促使孩子在学校里愉快的学习。读完之后,深有同感,同时也觉得,作为老师,要掌握生气的艺术。
生气,谁都有生气的时候。但教师是门特殊的职业,就要掌握生气的艺术,表达生气的尺度。
例如:吉诺特博士讲的一则事例----一位9岁的马特在做一道连除法算式题的时候被难住了。他去问老师。老师回答说:“我刚才讲这道题的'时候你干什么去了?你从来不听讲,总是玩。不遵守纪律又不讲礼貌的学生,现在你想得到特殊的关照了。可是我不能单独给你开小灶。你玩去吧。”
自己也是一位教师,看完这故事后,觉得这位老师的方法欠妥。学生不听讲,真的很生气。但在这时候,不应该对学生进行诊断——是个“不遵守纪律又不讲礼貌的学生”,并且是在全班同学的面前,何况在此时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并能向老师请教。老师完全可以压住火,向她坦陈自己的想法:“我不喜欢在上课的时候看见你玩,这很让我生气!”然后,可以让学生回到座位上。再和她讲解及遵守纪律与礼貌问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也使学生心悦诚服。
海姆G吉诺特博士建议我们: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对孩子进行诊断或预言。更不要把孩子的往事或者孩子的家人牵扯进来。诊断孩子是危险的,将孩子与别人进行对比也是有害的。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和影响。孩子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实现老师对他的悲观预测。他很可能成为老师所说的那种人。
我懂得了,当我们在生气、愤怒时,要懂得如何表达愤怒而不造成伤害。要知道生气的艺术在于不侮辱别人,不进行人身攻击,不伤害孩子的心灵。这样样有利于表现出老师的风度,也使学生更加信任你,体会到你对他的关爱,从而使他更喜欢学校,对学习更有兴趣。
所以,海姆G吉诺特博士告诉我们,老师应该恪守黄金法则:可以愤怒,但不可以带侮辱性。
我想:当我们掌握了生气的艺术,也就能体现我们对学生真诚的爱,能够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与学生有心与心的交流,能够培养出更多出色的学生,从中体验到更多更大的快乐!
读《老师怎样与学生说话》,受益多多。
【《老师怎样与学生说话》读后感】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577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