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关键栽培技术的种植模式研究论文
1贝母关键栽培技术
因种子繁殖周期长一般需要5~6年生产上贝母繁殖一般采用鳞茎繁殖浙贝母采用鳞茎繁殖可1年收获平贝母可1~2年收获贝母的种植要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砂壤土田块如土壤过酸应适当施石灰进行改良后种植贝母若浸泡太久1d易造成死苗应注意畦间排水减轻病害发生但如遇干旱应适当灌水抗旱灌水浸湿畦土即可
1.1浙贝母
浙贝母种植要选择鳞茎抱合紧密芽头饱满无损无病虫害鳞茎作种播种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0.5h晾干后播种[1]朱秀玲等[2]在丽水对浙贝母进行的引种栽培试验表明在大贝约46个/kg中贝86个/kg小贝200个/kg3个类型中以中贝250g/m2的密度种植产量倍数最高2.77倍选择中贝以250g/m2的密度种植最适宜地道产区宁波鄞江樟水药农认为一般以30~60个/kg为宜[3]根据浙贝母的生长习性浙贝母的施肥可以分为基肥冬肥苗肥和花肥等在下种时施用基肥有较为明显的增产效果冬肥是最重要而且用肥量最大的一次施肥一般在12月下旬施用苗肥在2月上中旬齐苗后施入以速效氮肥为主花肥在施用时要视浙贝母长势而定种植密度大生长茂盛的田块氮肥不宜过多否则会加重病害的发生[4]对浙贝母合理的施肥量已有较多的研究崔培章[5]试验表明浙贝母前期吸氮钾为主中后期则以吸钾为主吸磷上升吸氮减弱后期氮磷向鳞茎转运明显生产500kg干浙贝母大约需纯N7.6kgP2O53.5kgK2O11.4kg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0颐0.46颐1.25陈天德等[6]研究表明浙贝母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量分别是纯N240kg/hm2P2O5105kg/hm2K2O135kg/hm2配方肥添加微量元素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另有试验表明氮磷钾三要素中氮钾所起的增产效益并不显著磷肥对浙贝母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应注重磷肥的施用[7]江建铭等[8]研究发现硼肥能显著提高浙贝母产量品质和种子质量以施用硼3.0kg/hm2最为适宜用绿源生物有机肥6t/hm2的浙贝母种植模式比常规种植节本增收8280元/hm2经济效益较显著[9]
1.2川贝母
川贝母一般种植在海拔3000耀3600m气候冷凉湿润地段选择排灌良好富含腐质的砂质土壤春播3月10日左右采用二年生鳞茎作为种源播量为1500kg/hm2[10]黎开强等[11-12]研究不同温度和光强处理对川贝母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贝母不宜生长在过高温度环境相对较低温度下其生育期较长鳞茎可适当生长生物碱含量也有所增加同时研究表明6000lx的光照强度对贝母的生长发育较好干物质积累较多总生物碱量也较高张大永等[13]从川贝母的形态粒重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变化的规律来探讨栽培川贝母适宜的采收年限结果表明川贝母宜以五年生为主也可采收部分三年生产品张礼等[14]研究表明川贝母需肥量较少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影响产量的主导因子不同栽培密度是影响野树儿子冶期产量的主要因素施肥水平是影响野灯笼花冶期产量的主要因素马靖[15]通过野3414冶田间试验表明川贝母对氮磷钾的总体需求较低川贝母野树儿子冶期的施肥方案为氮肥10.91kg/hm2磷肥104.16kg/hm2钾肥26.85kg/hm2野灯笼花冶期的施肥方案为氮肥10.91kg/hm2磷肥0kg/hm2钾肥26.85kg/hm2同时研制出最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伍燕华[16]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磷比例的降低川贝母鳞茎增量降低在野树儿子冶期应适当地增加氮磷比例在野灯笼花冶期宜适当地降低氮磷比例在野树儿子冶和野灯笼花冶阶段不宜采取遮阳网遮荫的措施邓孔权[17]用氮颐磷颐钾=13颐5颐7的复合肥对川贝母进行田间施肥可增产70%以上另外在生产上可用7%甲基磺草酮窑阿特拉津悬浮剂300g/hm2的用量来代替来甲级磺草酮悬浮剂和阿特拉津张利等[18]对暗紫贝母栽培的研究表明贝母的栽培需要较低的种植密度6万株/hm2在播种后第1个月不适宜施肥和除草第2个月适当地施肥有利于贝母的生长到第3个月除草和施肥对其生长无显著影响建立川贝母组培苗快繁体系为实现川贝母工业化育苗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和发展人工育种技术提供新的途径王跃华等[19]和江明殊等[20]研究植物激素对川贝母鳞片叶形成愈伤组织分化小鳞茎和诱导鳞茎抽苗以及无根苗生根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培养基配方如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24-D0.5mg/L
1.3平贝母
平贝母多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播种播种量随种鳞茎大小而异栽前将鳞茎种子用筛子筛选分大中小3个等级大中鳞茎采用条播小鳞茎采用撒播播栽后将作业道上的土均匀地覆在畦面上覆土后平整畦面使之呈龟背形高畦[21]张继全[22]对平贝母吸收NPK养分的研究表明平贝母整个发育期内吸收NPK养分的积累比为13.3颐1.0颐6.0更新芽萌动期吸收NK量为最高尤其对N的积累比例较高以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含量逐渐降低植株体内平均NPK含量比例为4.75颐1.00颐2.26同时陈铁柱等[23-24]研究表明施肥对平贝母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土壤速效磷的含量与平贝母产量成显著正相关最优施肥方法是施猪粪13.0kg/m2鹿粪5.5kg/m2和猪粪6.5kg/m2或鹿粪11.0kg/m2栽培平贝母张继全[22]研究表明喷施叶面肥能提高平贝母鳞茎产量和生物碱含量从鳞茎生物碱含量和产量上看叶面肥均以EM菌肥300倍液为最好基肥以厩肥为最好其次依次为人粪猪粪和绿肥分别较对照提高30%28%和26%吴仪等[25-26]探讨了不同采收期和覆膜颜色对紫茎绿叶平贝母中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平贝母生物碱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微量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FeZnNi在6月20日采收时含量最高可选择在6月中旬采收平贝母不同光质对平贝母生物碱含量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平贝母在浅蓝色薄膜覆盖下产量最高在黑色薄膜覆盖下产量最低
1.4其他贝母
新疆贝母为珍稀濒危植物具有较高的药学利用价值苏志豪等[27]对新疆贝母的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在大田磷钾基肥充足的情况下底肥有机肥与追施氮肥能有效地促进新疆贝母体内光合产物的.转化和积累为鳞茎的发育和膨大提供物质基础但是太白贝母对氮磷钾的总体需求较低适度施用氮肥可使鳞茎质量增长生产宜采用低量施肥的方式[28]赵莉等[29]研究不同EV生物肥用量5个处理对伊贝母品质的影响得到EV生物肥合理施用量
2贝母主要种植模式
利用贝母地上生长期短植株矮小适度遮荫有利于生长等生长特点各地探索出了包括间/套作轮作等耕作模式的贝母栽培模式其中间作模式包括经济林下种植贝母比如在果树地行间种植平贝母核桃林下种植土贝母药用植物与贝母间作包括厚朴林下种植贝母藁本与川贝母间作五味子与平贝母间作等耕作模式[30-34]林地果树地行间栽培种植贝母实行立体栽培方法简单易行便于管理充分利用了土地同时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朱建军等[35]研究表明林药模式对林地环境在短期内有显著影响贝母轮作模式在浙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在缙云县磐安县云和县等浙贝母主产区已经成功探索出了浙贝母要单季稻浙贝母要水半夏浙贝母要番薯浙贝母要青毛豆等轮作模式一些地区还在浙贝母生长后期套种玉米探索出了一年三熟的种植模式[36-40]海门市探讨研究了浙贝母与葡萄间作同时在浙贝母倒苗后再种植一茬青毛豆的间作套种栽培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了葡萄架下的土地资源及浙贝母倒苗至采收的空茬资源经济效益较为显著[41]刘二喜等[42]研究表明花魔芋要湖北贝母一年两熟轮作栽培新模式可解决山区可耕作土地少中药材野生种质资源湖北贝母过度开采等突出问题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3结语
近几年贝母市场价格不断攀升贝母栽培收益丰厚如浙贝母近2年栽培获益在15万元/hm2左右贝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因此探讨贝母合理的栽培技术是有必要的浙贝母川贝母平贝母栽培一般采用鳞茎繁殖播种时需对鳞茎大小进行分类并确定栽培密度选择地块一般是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排灌性好清除杂草根树根石块等杂物底肥施腐熟猪粪牛粪羊粪及鹿粪等粪便15t/hm2耙松土壤耙平做畦畦宽100~120cm畦面弓形间距30cm浙贝母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播种川贝母一般于3月中旬左右播种平贝母多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播种大量试验研究表明合理施肥对促进贝母鳞茎膨大增加贝母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贝母常规施肥模式由于施肥量大有利于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为维护土壤养分的动态平衡同时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群落数和活性建议贝母常规施肥与施用生物有机肥交替隔年应用注意氮磷钾平衡施用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在平贝母上的覆膜试验表明要根据贝母特性选择适宜的薄膜颜色同时利用川贝母生长地中禾本科杂草与川贝母在生长周期上的差异用黑膜覆盖的方法进行除草可以大大地减少人工除草的工作量和对鳞茎的伤害并能有效保证土壤良好的团粒结构性状促进川贝母翌年的生长平贝母和川贝母相比较浙贝母在苗期过程中要注意遮荫处理
4参考文献
[1]郑小东金再欣刘小丽等.浙贝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818174-175.
[2]朱秀玲黄宇南何晓菲等.丽水市浙贝母引种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1464-65.
[3]叶培根崔培章张林苗.宁波农业适用技术丛书浙贝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51-56.
[4]浙贝母需肥特性及施肥技术[N].云南科技报2005-02-28005.
[5]崔培章.浙贝母各生育期氮磷钾吸收特性及生物碱含量的变化[J].中药材199073-5.
[6]陈天德金天寿倪顺等.浙贝母最佳氮磷钾施肥量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091308-310.
[7]刘洪见钱仁卷郑坚等.不同肥料及施肥量对浙贝母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471024-1027.
[8]江建铭倪海鹏徐建中.硼对浙贝母的生长效应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82033-2034.
[9]唐明光王斌张硕.绿源生物有机肥在浙贝母上的肥效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125100-102.
[10]王晓蓉王强余强等.川贝母新品种川贝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62147-48.
[11]黎开强吴卫郑有良等.不同光强对川贝母生长发育和总生物碱的影响[J].中草药200991475-1478.
[12]黎开强吴卫郑有良等.温度对川贝母生理指标鳞茎产量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8161948-1951.
【贝母关键栽培技术的种植模式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757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