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培养的化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论文
合作学习是集个人智慧于一体,以他人之长弥补自己不足,富于创新性和实效性的学习方式。它的基本理念在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与交流,建立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人进步,推动学生主体性发展;充分体现功能教学目标的实践与培养;培养学生优势互补的探究意识和团队协作的学习精神;增进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等。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把教学目标预先设伏在问题情境中,把学习责任交给学生,由学习小组围绕目标主题,通过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切磋交流等活动,使各成员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完成教学目标所要求的认知任务。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如何合理实施合作学习理念,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已成为广大教师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下面,本人也谈谈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激活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主体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渐凸现,成为名副其实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一方面要体现在如何激活学生的个性思维,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最大限度地发展创造潜能,并能及时予以激励和评价;另一方面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避免盲目探索,对出现思维受阻的学生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学会在集体中寻求帮助,学会合作学习,推动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是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当中,组织、指导、参与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和谐融洽、平等交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尊重每个学生的思维见解和话语权,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尽情发挥,敢想、敢说,使合作学习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二、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新课程指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使学生“善于倾听,吸收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要体现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合作小组的组建是否科学合理。要认真研究学生状况,包括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差异、个性修养、家庭状况、社会背景等。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和“人人参与,个个调动,共同发展”原则,通常将4人~6人分成一小组较为适宜。组内成员在组织、协调、学习、能力、性别以及综合素质的构成方面相互搭配、形成互补,组与组之间的基本情况大体处于同一起跑线,具有均衡、平等与可比性。各小组要推选一名学习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和协调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记录、汇报等工作,确保团队始终充满学习活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合作精神,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设置恰当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合作学习潜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开放动态的学习交流过程,什么情况下适宜于开展合作学习,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目标要求,需要教师认真选题,精心策划,综合考虑。因而设置的问题要梯度分明,难度适中,情景真实、新颖、生动,富于启发和挑战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震撼力,能充分发掘合作学习潜力;同时尽可能使解决的途径和结论又不唯一,这样更有助于不同认知层次的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避免个别学生在交流发言中因思考动力不足、思维深度较浅等原因出现畏首畏尾的现象。即便如此,教师也要参与其中,悉心观察各小组合作的进展,聆听讨论焦点和认知难点,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不失时机地予以引导、鼓励和评判,使他们对问题的考虑更全面、更周到,对问题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刻。例如我在讲完硝酸的性质后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室以铜为原料(其他原料自选)制备硝酸铜的最佳方案。这是一个难度适中的`开放型问题,以前都是由教师设计方案,学生不假思索得出结论,更谈不上合作交流。现在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学生获得信息后,积极投入合作学习,探究热情高涨,各组通过激烈讨论,制订出多种方案,教师对各组的讨论方案进行汇总,再由各组交流讨论,最后从环保性和经济性两方面进行评价,得出最佳方案。整个过程完全由学生去发现、去创造,调动了全面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了有益的锻炼。
四、采用多样化合作学习形式,促进学生合作能力提升
合作学习的形式也要体现人本理念,要根据化学学科特征和教学内容,因材、因需而设,按课型而定,不生搬硬套,不摆花架,不哗众取宠。形式过于单一、枯燥,会使学生失去合作学习的乐趣,也不利于合作能力的培养。一般有如下几种形式:
(1)课前交流式。适合于新课讲授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预习过程。通过教师提前安排布置,学生在预习教材时对遇到的疑难问题首先在小组成员之间交流讨论,并做好翔实记录,以便在上课时做进一步核实领会。
(2)课堂讨论式。现代课堂是学生的阵地,问题一旦提出,教师也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但又不断地向学生“发难”,不停地指点迷津,驱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对小组的讨论信息与结果做及时反馈,并予以合理的与鼓励和评价,营造出竞争氛围,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互动和螺旋上升。
(3)课后总结式。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及小组做好课后总结,认真反思在课堂讨论中所表现出的错误与不足,进一步加强对一些重点问题、疑难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同时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克服心理上的自卑感,努力向学习较好的同学请教,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4)课外探究式。鉴于化学学科的教学特点,学生的课外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实验探究学习。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既可以对课本作业、实验习题做进一步合作探究,也可以对生产、生活的化学知识做更深刻地分析研究,以增强书本知识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让他们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自觉地投入到合作学习的洪流中。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中合理使用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吸取当代最先进的教学理论,努力实践,积极探索,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我,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基于人才培养的化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论文】相关文章:
8.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451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