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浅论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的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内容摘要】教师心理健康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本论文根据本人对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发现当前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已经造成相当恶劣的后果,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中华民族的素质,解决教师心理问题已迫在眉睫,本论文分析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引起当政者重视,并寻求解决的办法,这样素质教育才能顺利地进行,民族的素质才得以提高。

  【正文】

  不久前,本人撰写调查报告,对教师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从调查中显示,近60%的教师觉得工作中烦恼多不快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高达58.1%的老师觉得工作压力大,甚至有31.4%的人觉得无法承受,4.2%想辞职或提前退休,升学压力太大,给教师带来心身重负担,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海竞渡中,老师们显得精疲力竭。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的心理问题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精神衰弱,有33.8%出现失眠或睡眠不好的状太。所有这些都说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健康是不容乐观的,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众所周知,教师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的内容又包括育德、育心。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于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气氛。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令人乐而忘忧、如沐春风。然而,如今教师的心理问题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不和谐音,甚至造成相当恶劣的后果。近年,体罚、打骂学生,师生冲突造成的意外事故经常诉诸报纸电台,据调查显示:被体罚的儿童成年后吸毒和犯罪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两倍,而且患上焦虑症及社会行为倾向和抑郁的几率大大增加。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大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

  我们从更深、更高、更远的角度来看,教师的心理健康将会直接、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和民族心理的健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明天,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其影响心理问题因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已成为当前紧急的任务。教师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他们自身心理素质有关,也与其自身职业性质、工作任务有关,更与社会舆论、上级部门的政策有关。因素是复杂的,需要我们客观地、全面地寻根探源,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谈。

一、影响教师心理健康因素

  (一)工作压力的影响

  过长的工作时间,过大的工作量,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理空间被压重挤压扭曲,“当老师很好,很空闲,两节课上完就没事”面对社会人的众口一词,教师们千口难辩,从表面上看,初中教师课务量一般在12-16节之间,上课时间平均一天最多4小时,人家公务员人上班上八小时,一比确实轻松!然而,他们没有看到实际,教师的工作除了上课,还要备课,批改作用,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要承担许多繁杂、边缘累赘的非教学任务,如维持纪律、管理学生值日、卫生、两操,还要再继续教育培训,一会儿师德培训,一会儿电脑网络培训,刚听完课,又要评课,又承担了开公开课,“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透不过气”,过长的工作时间,繁重的教学任务使老师很少有自己自由活动时间,家庭地照顾不上,这使老师很少有自己自由活动时间,家庭也照顾不上,这使老师心情郁闷,凡事感到力不从心,精疲力竭,学校对教师的要求本来已够高的,什么检查备课、作业,还让学生给任课教师教学情况打分,进行满意率测评,加上学生及家长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坏事传千里”教师教育情况传播很快,有的还“现开刷”写信打电话向学校、教委、教育局。此外,升学率、学科统考成绩也给教师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教师们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苦干,希望能顺利评定职称,然而联评条件也朝令文改,不断地写论文,不断地培训,结果仍忧心忡忡,在近年中学一年级教师评审中,顺利通过仅占50%左右,且评级的“暗箱操作”让教师们寒心,这无疑给老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是教师的心理疾病的一个长期的因素。

  (二)教师事事追求传统完美的个性与现实矛盾冲突的影响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受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师道尊严”的养成“胜人一筹”的“清高”习惯,死爱“面子”自尊心极强,自我价值高,好为人师,对自我要求严格,在教学工具落后,不配套的情况下,在教学尽量用灵活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去教育学生,在教育中有耐心、爱心,然而“事倍功半”付出并未获得回报,只取得一般的效果,这让教师产生失落感。同时,教师也希望人人都尊重自己,不允许自己有过错,即使自己有不足,也拼命掩饰悄悄地改。然而由现代信息技术普及,大众传媒巨速发展,使知识信息的普及化程度大大提高,权威地位受挑战带来的影响。教师早已不是学生唯一信息源,使教师权威地位受到挑战,权威意识日渐失落,冲击教师心理,使在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自信。同时,教师职业要求教师无私奉献,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态度,也导致教师产生心理问题。人们常常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比喻成“春蚕”到死丝方尽;比喻成“石头”,铺筑学生成才之路,所有这些貌似赞美,实则在无形中增强教师的心理压力,你是“圣人”是“师表”就得逆来顺受,上级不会错,学生没有错,只是你教师不会做,有苦无处说,有愁没处发!只好忍着、憋着,时间一久,就憋出毛病,形成孤独、乖憋和感情抑郁,在自豪中产生自赏,在挫折中产生哀怨,导致人格的异常。

  (三)工作环境的不单纯造就人际关系复杂的影响。

  对于一个教师,真正能把精力大部分放在工作上的兢兢业业的不是非常多。每个人都愿意自己的工作环境单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工作中,这在企业里尤其是外企里做得相对来说很好,可在学校里,太难了。学校是个小知识分子的集合,同时女性远多于男性。您千万别小瞧这两个特征。因为小知识分子具有一定的知识,却没有知识分子该有的胸襟气度;女性本身乐于传话生事,斤斤计较,气量狭小,千年前的孔子就已看透其难养。当两个特点在中小学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某事只要有一人知道,就会全校皆知。几乎很少会有某个学校不形成“谁人不说人,谁人不被说”的情形。这样教师的工作环境不轻松,人际关系很紧张,教师的主要精力不在教书育人上,那教育质量可想而知。做起事来无不是谨慎小心,大部分教师觉得很累,内心压抑得不到宣泄,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

  另外,由于教师职业极限性,与社会接触比较少,这些导致教师人际交往能力受限制,容易形成人际交往协作的有限性各自我封闭,常常导致教师面对压力和挫折,深感孤独和无助。

  随着教改深入,聘任制、年度考评,学校领导对教师的业绩考评只重结果,不看过程,对班级之间学生原来的基础,班级情况等因素不加考虑,考评的结果有失公准,使教师觉得心不甘、气不顺,却又无可奈何。

  (四)福利待遇、社会地位的影响

  教师经济待遇、职业地位偏低。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5年教师平均工资5435元,在16个行业中仍列第13位,显而易见,我国教师属于低收入阶层。特别是拖欠教师工资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工资拖欠现象还非常严重,近来,一些城市学校也开始出现了“拖欠”问题,教师情绪因此受到了影响。即使现在像广东澄海这样经济发达的地区,教师工资待遇也很低,青年教师工资在700元-800元左右,中年教师待遇也不过1000元左右。58.4%的教师不满意自己的工资待遇。尊师重教文化氛围未能形成,53.3%的教师不满意自己工作在社会中受尊重程度。另一方面,教师承载了社会、家庭太多的希望和责任。教师付出的大量劳动与所得待遇没法成正比,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的孤独、无助、穷困、焦虑、自卑乃至绝望的不良心理油然而生!另一方面,调查表明,大部分教师不享受公住房待遇,而现在房价很高,每月工资还买不到1m2的房子,大部分教师省吃俭用,也很难买到一套约80m2的房子,90%的教师不满意公住房的待遇;66.7%的教师不满意现在的医疗福利待遇,因为教师每月只有5元医疗补贴,虽然住院时医药费可以报销70%,但教师不是一病就住院,连最起码的诊金都不止5元,加上家庭经济压力,使教师不堪重负。

  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福利待遇偏低,这使教师感到不平衡,常以发牢骚发泄不满,逐渐失去对教师工作光荣感、使命感,容易自暴自弃。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所受的心理挫折以及缺乏正确的心理调节手段,是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教师的心理问题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发生磨擦、碰撞和冲突的必然结果。在社会急剧变迁的形势下,以教师菲薄之待遇,工作之繁重,责任之重大,希望我们的教师成为尽善尽美的完人,这是不现实的。一个长期处于严重工作压力下的教师,势必抱持着消极的情绪,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产生焦虑,易感到心力交瘁,甚至有放弃角色的意愿,进而可能直接降低教学热忱,间接影响学生身心平衡与发展。故教师身心健康问题已日受重视,当今研究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情形,已成为国际性的一个重要主题。可见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等负向结果,已逐渐受到社会大众的关心。因此,现在已是必须研究解决教师心理问题对策的时候了。

  在一般情况下,教师是明智、理智的,能够自我调整心态,调节情绪的,当外加压力实在太大,时间太长,才难以自助,因此,我们首先应从外部环境、条件上来寻求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的对策。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30189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