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困境探究论文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运作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影响着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实况。但是基于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以及日趋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休闲观光农业也面临着较大的困境。本文立足于休闲农业的发展实际,分析了推动其长效、高质发展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现存发展问题;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
所谓休闲观光农业,是指立足于广大市场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借助于相关的农业生产经营项目,实现对休闲、娱乐、学习、观光、体验等多个消费要素的有效融合,以将其看成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经济发展形式。休闲观光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区文化品牌建设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能否打破现存的发展困境,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是相关从业者应当全面思考和深入探索的问题。
1现存发展问题探析
1.1项目模式单一
从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式的整体实践状况来看,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凸显出发展层次不高、开发模式简单、项目布局雷同的特征,这些很难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作为一种区域性的'发展模式,我国各地的休闲观光农业并未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其项目类型的设置多集中于垂钓、餐饮、采摘等公共化领域,缺乏对本地民俗特色以及文化内涵的深入发掘[1]。长此以往,该经济类型消费者将逐渐对其失去吸引力,实际蕴含的经济价值大打折扣。
1.2城市偏向严重
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赖以生存的土地,现阶段许多观光农业项目都呈现出城市化的发展趋向,即项目开发者及管理者往往忽视了乡村本身蕴含的巨大的生态力量、文化内涵以及经济效益,因此建设项目脱离了农业生产与地域发展特色。在这一背景之下,各种休闲观光农业的商业化气息日益浓重,不利于该类型项目社会价值的实现。
1.3文化内涵匮乏
基于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观光农业项目的开发者、建设者多将目光聚焦于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加大了对一些附加值较高的商业项目的建设力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农村地区特色民俗、文化内涵的发掘。如此一来,一方面不利于凸显项目的地域特色,不利于打造该区域的观光农业平台;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当地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长效推进[2]。
1.4专业人才稀缺
无论是观光农业项目的规划、建设,还是日后的运营,都对人这一要素有着较大的需求。从现实情况看,参与该类型项目经营的服务人员,多来自当地的农村,往往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以及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与片面性,难以推动项目的高质、高效建设。
2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潜力的策略探究
2.1加大规划力度
基于休闲观光农业所凸显的地域性特征,各地政府应当牢牢把握本地的自然特色,制定出科学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方案。需要注意的是,目标以及具体方案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广大农民的发展需求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承载力,实现当地自然发展规律、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有机统一。就发展思路来看,应当全面落实“与时俱进”“统筹兼顾”的具体要求,有效融合如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农业体验、商业建设等多个经济发展要素,为各项事务的推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培育新型主体
农业经济发展凸显出弱质性的特征,所以要求政府各部门必须加大政策引导、制度保障以及资金支持力度,为该类型经济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来说,政府应当牢牢把握市场发展的动向,从决策、组织、管理、经营等层面入手,加大对专业化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力度[3]。一方面,可以鼓励当地农民依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量力而行的参与项目建设,为项目推进提供充足的资源;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育工程,加大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培训力度,使其可以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更好地助力区域农业经济的长效发展。
2.3丰富产业资源
精品观光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当地农业资源的全面发掘、合理整合以及科学应用。所以要求相关主体一方面要落实“以农为本”的具体要求,根据本地的农业区位优势,加大对功能区的规划、建设力度,从而在原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融合一些现代化、生态化的发展要素;另一方面,可以以“一村一品”为模板,打造小范围内的特色产业[4]。无论是以景点作为创收的主要来源,还是通过服务业来提升本地的经济效益,都必须完善并创新产业模式,从而建立起更具吸引力的农业经济品牌,提升本地区农业发展所蕴含的潜力。
3结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休闲观光农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深刻影响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一系列发展问题,相关主体应当从加大规划力度、培育新型主体以及丰富产业资源等层面入手,不断提升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活力,助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长效推进。
参考文献
[1]施益军,翟国方,周姝天,刘宏波.慢城理念下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以南京国际慢城为例[J].世界农业,2017(08):74-82,250.
[2]曾莉莎,吕顺,王芳,周建坤,陈石,刘文清,杜彩娴,刘建平.东莞水乡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思路[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05):4-9.
[3]王忠林.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探析[J].商业时代,2011(13):113-114.
[4]熊晓红.发达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4):107-110.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困境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987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