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前高中教学模式的不断转变,高中课堂教学中也开始应用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来优化课堂环节,尤其是类比法的出现,避免了面对复杂的生物知识教师不知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的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面,笔者将结合案例对这一教学法的实际操作进行分析介绍。
一、类比法的概念
类比法,简而言之,就是将一种事物所出现的原理与另一个不同事物相比较,从中找出一些相似的特点和不同点,这种类比可以是相同事物的比较,也可以是两种有差异性的事物进行对比。
类比法教学是新课标改革后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通过将周围最直接的例子与生物课程中的难点进行比较,从而将两种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列出,可以是同事物的对比,也可以是有差异事物性的对比。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将生物难题化解成较为简单、便于理解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类比法的案例
(一)分子与细胞
以人教版必修1中的“分子与细胞”为例,此节内容就是一个较为难理解的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及细胞的一些特征和结构也就成为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书中对细胞的定义只说细胞是一个有生命的独体,它与其他独立的细胞共同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但是这种相对枯燥的定义很难使学生理解。因此,可以运用类比法将整体比作一个家庭,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单独存在的,相互独立的,每一个人在家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一起生活,但是,当家庭中的个人成长后又组成新的家庭,这个原本的家庭就会产生变化。这种通过身边最直接的案例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更加简单地理解细胞的概念。
以必修1中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一课为例,此课程中提到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然而,在日常的作业和答卷中,学生很难理解这三种方式,经常会出现错误。
因此,可以将卡车行驶作为例子进行描述,当一辆汽车在斜坡上向下行驶,此时不需要任何的载体和能量去辅助卡车向下运行就能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则为卡车中的物体向斜面滑落,这时需要一个载体去协助卡车,但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就是卡车里的物体在斜面上从低到高运行,此时需要载体和能量将物体运输到高处。
(二)稳态与环境
在此以生物课程必修3中“细胞生活的环境”为例,进行类比法的解析。在这一章节中,关于渗透压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吸水和失水的'现象可比作人在吃瓜子,当人吃了太多略咸的瓜子时,就会感觉口干,这就是失水。当人在进食大量的水及水果时,身体内的水分趋于正常或过多,就会有排尿的现象,此现象就可比作吸水。通过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进行类比,很容易使学生理解其中的概念[2].
另外,关于免疫调节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也难以理解。
在此,我们可以将人比为一座医院,其中将免疫系统比作医院的大门,特异性免疫就是医院中的工作人员,病原体则是病人,将病人分为体液免疫的病原体和细胞免疫的病原体,将医生也分为两类,对不同种类的病人进行检查,通过这种类比的方式,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会更有兴致,并会很容易记住关于抗体及免疫系统的作用。
(三)染色体组
对人教版必修二中的第二章节“遗传与进化”进行类比法的教学,笔者将雌果蝇的4对染色体组比作人的八只脚趾(去除大脚趾),因此,每一位学生都可进行此组实验,比如左脚代表母亲,右脚代表父亲,当两只脚聚到一起表示染色体同源,两组不同的脚趾可称作“非同源染色体”.讲解二倍体时,可将其比作两组骰子,3号表示父亲,6号表示母亲,如两组骰子摇晃后所出现的数字相同,则表示两个同源染色体,如摇晃后的骰子数字不同,就称作非同源染色体。这样,经过类比法的简单推理后,学生能很轻松地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我们以类比的教学方法对分子与细胞、稳态与环境及染色体组的概念和难点进行剖析,并以极其生动的案例来描述。可以说,在高中教学阶段,生物教学是一个重点难点的过程,很多学生不但厌烦生物课程,更对生物学科逃避和放弃。另外,在教学课程中,笔者也发现,很多生物知识的讲解太过于枯燥和生硬,有时不知从何下手,但是类比法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现象,近几年,笔者充分运用类比法进行生物的教学后,发现学生的生物分数明显提高,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也逐渐加深。因此,希望各位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也可以适当采取此方法,将难题简化,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家勇。类比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中旬,2014(11):114.
[2]束爱军,陆奇。类比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2013,29(2):31-33.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97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