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思考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思考
新课程已经实施近六年了。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调研与观察,我们感到还有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现列举几例,对课堂教学的本质问题进行思考。
一、 操作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维
[案例1] 一位教师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让学生尝试计算30-8,有的学生将30-8的结果算成28,还有的学生不知如何下手。大多数学生的课桌上都摆着学具盒,如果学生用小棒简单操作一下,就可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但学生却安静地坐着,丝毫没有动手操作的意思。直到教师指出可以用学具盒里的小棒摆一摆时,学生才纷纷行动起来……
[案例2] 一位教师教学“圆的面积”时,为学生提供了三个信封,里面分别装着分成4等份、8等份、16等份的圆形纸片。教师先让学生拿出分成4等份的圆形纸片,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分别拿出分成8等份、16等份的圆形纸片继续操作,由此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整个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按照教师的指令规规矩矩地剪、拼……
上述两个案例在教学中并不鲜见,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选择了等待,等待教师的指点,等待教师的号令;学生在操作学具时习惯了按教师的提示,按部就班地执行。尽管他们的眼前就有可以解决问题的学具,尽管解决问题的操作活动并不复杂。是什么让学生对学具熟视无睹?是什么使这些学生缺乏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策略的意识?
究其原因,其一在于教师对学生纪律的约束。部分教师为了维护课堂秩序,为了避免学生将学具当作“玩具”,在上课之前会郑重向学生声明:今天我们的课上需要用学具,一定要听指挥,让你们摆的时候才能拿出来,没有让你们摆的时候,千万别拿!否则……有了教师的指令,学生怎敢随意乱动?其二在于部分教师将学具操作与思维活动割裂开来,学具操作时,学生习惯于按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让摆就摆,让围就围……至于为什么就思之甚少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要想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亲近学具的情感,使学具真正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拐杖”,不要因为担心违反纪律而让学生远离学具。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运用学具解决遇到的困难时,教师要大大加以表扬,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具运用的价值,并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逐渐养成自觉使用学具的习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操作活动是徒劳的,只有自发的操作活动才是真正有效的。其次要让学生会用学具,学生爱动手并不等于会操作,他们的操作活动往往带有随意性和表面性。因此,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要让学生明确操作活动的目标,即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在操作中要注重将做、想、说结合起来,即操作活动不能只停留于外显的动作层面,而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实现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就案例2而言,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长与宽跟圆的半径与周长有什么关系?如果圆的半径是r,那么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让学生将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直观操作能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不能让学生只是做一个机械的操作工。
二、 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更需教师的引领与提升
[案例3] 一位教师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出示教材的情境图,提出问题: 这幅图中画了些什么?分别有几个?你能数一数吗?学生指着情境图,有的从上往下数,有的从左往右数,有的杂乱无序地数,数的结果基本正确。只要学生数的结果正确,教师都予以肯定。至本节课结束,教师都只关注学生数对个数没有,对学生数数的方法却没有任何指导。
[案例4]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时,让学生探索44 + 28 =?,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不同的算法:(1) 先算44 + 20 = 64,再算64 + 8 = 72。(2) 先算44 + 8 = 52,再算52 + 20 = 72。(3) 先算40 + 20 = 60,4 + 8 = 12,再算60 + 12 = 72。(4) 用竖式计算(竖式略)。(5) 44 + 30 = 74,74 - 2 = 72。
在学生展示了多种算法之后,教师只是简单评价说:“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到课的结束,学生都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课后,我对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测,结果出乎意料,有近一半的学生仍然用竖式来计算,并没有学生使用口算的方法。
新课程倡导给学生提供自主开放的空间,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知。上述两个案例,教师给学生创设了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注意让学生自主探索,但是,在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引领与提升也非常重要。这里所说的引领不是牵引,也不是只引领几个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引领要恰如其分,如案例3中,教师要做的是什么?最关键的不是关注学生数的结果,数的对不对,应该关注学生数数的过程,看看学生是怎样数的,在交流数法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掌握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数数方法。案例4中,教师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但问题是算法多样化了,班上一些后进的学生却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在呈现了多种算法之后,不能停留在对各个算法的局部认识上,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对各种不同思维层次的算法进行比较与交流,在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领悟不同方法优劣的基础上,再做出合理的选择。
学生自主并不意味着不要教师的主导,更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相反,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教师只有注意分析、整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在学生徘徊迷茫时引导,在遭遇障碍处点拨,在融会贯通前疏通,学生的探究才能确保取得成功,才能实现生活经验向数学知识的过渡与提升。
三、 课堂讨论的价值,要落到实处
[案例5] 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出示了这样一个讨论提纲: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的面形状怎么样?面积怎么样?长方体有几条棱?相对棱的长度怎么样?长方体有几个顶点?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每个小组中学生的讨论结果惊人的一致,都是填空式的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形状相同……
“讨论提纲”的好处在于给学生提供了明确的思维方向,使学生有章可循,但讨论结果的一致性又不禁让我们思考:是什么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回答千篇一律?究其原因,是“讨论提纲”牵引着学生走一条教师认为该走的路,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没有一点发散的机会,也使课堂讨论的价值不能落到实处。这种讨论显然没有深度,看上去讨论十分热闹,但在热闹的背后,是学生按部就班的思考。
课堂讨论为每个学生都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调动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增加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课堂讨论成为学生合作探究的一种重要形式,被广大教师普遍采用。但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广泛地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但问题设置有些明显缺乏探索价值,有些则难度太大,学生无法自主探究,使课堂讨论只是流于形式。
上述案例中,如果教师能提出一个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并放手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实物进行观察、比较、测量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梳理,相信学生也能够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有条理地进行整理。这样设计课堂讨论,问题有深度,学生自主探索、思考的机会更多一些,甚至可能出现更多有价值的发现。
四、 要使用预设的教学课件,但更要关注教学生成
[案例6]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时,用课件出示了一道题。帮壁虎找尾巴:
思考后,一个学生举手说:“第一只壁虎我选88这条尾巴。”教师的课件早已预设好,随机一点,得数是87。于是评价说:“选88?正确的得数是87,今后算题可要仔细一点,知道了吗?”谁知这个学生回答:“老师,我没有做错,我先做的是右边的第一题。”教师有些尴尬:“做题时,我们一般从左边第一题23 + 64做起,你也算做对了,可你是从右边做的,我们一般应该从左边做起。”尽管如此,这个学生还是有点失望。
[案例7] 一位教师在让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有所感知之后,通过多媒体课件依次呈现两个卡通人物对话,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进行概括。
“小辣椒”说:正方形的特征是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茄子”老师说: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分别出示这两句话之后,教师让学生齐读,并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它能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不考虑教学实际,过分关注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努力将课堂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包装,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就可能得不偿失。案例6中,那个发言的学生恰好从右边开始做起,选择得数是88这条尾巴,结果是很正确的。但教师在使用预设好的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对学生原本正确的想法只是评价为“你也算做对了”。这样的评价对这个学生而言并不公平,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7中,看似教师退到了幕后,但实际是教师用多媒体把结论灌输给了学生。
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考虑本课有无必要使用课件,哪些环节使用课件对教学有益处等。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教师还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增强课件的交互性,使课件能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意调度。案例6中,如果教师在那个学生回答后,能随机调整教学课件,肯定学生的想法,既能顺利地达成练习目标,又使教学十分顺畅。案例7中,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已经有了体验,完全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它们的特征,又何必照本宣科地机械重复呢?
应该说,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十分正常的,这些问题恰恰反映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观念的激烈碰撞。我们要实事求是,冷静思考,重视并研究这些问题,使课堂教学取得最优的效果。
【“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思考”优秀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86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