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历史教学中融入乡土资源的思考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融入乡土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普遍感到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家乡应有的了解。现行教材虽然在内容上做了较大的调整,增加了一些图文资料,但编者关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历史,主要从宏观角度演绎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较少兼顾各地、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差异。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地域文化、地方风情、地区差异不仅在今天存在,而且也存在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我们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历史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获得地方历史、地域文化的认知。同时,历年的中高考都涉及乡土资源试题,比如:2014年江苏常州中考试题中出现了瞿秋白的名字。这指导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适当引入乡土资源。

  2.可行性

  历史是充满智慧的,但由于积淀了岁月,很多知识离学生的现实生活非常遥远,让学生有沉重的负担感。根据心理学理论,初中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弱,对具体的、直接的、新鲜的事物最敏感。乡土资源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有效整合乡土资源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历史学科,最能让学生感兴趣的莫过于身边的历史,有谁不会为家乡的人杰地灵而感到自豪呢?故乡的山水草木、风物人情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无限向往,可以唤起学生对历史的真实而亲切的感情,因此科学合理地使用它,既能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的时空距离,又能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融入乡土资源的`实施策略

  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利用常州的乡土资源创设情境,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乡土历史内涵丰富,按照资源的呈现形式可以分为:文字的历史乡土资源、非文字的历史乡土资源、数字化的历史乡土资源。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利用多种乡土资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利用文字资源导入。凡是通过文字的形式为历史课程提供乡土教育内容的资源都可以划入文字的历史乡土资源的范畴。包括历史档案、历史文献资料、地方志、家谱、族谱、历史小说等文字资源。讲述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时,由于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学生难以形成直观印象,或者说学生对于类似的历史事实完全没有感知。这一块知识属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历史,距今时间比较近,我就搜集相关材料。我以1958年《常州日报》有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报道作为文字资料导入。学生看到发生在本地区的历史事件,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对于乡土史的兴趣很容易迁移到接下来的历史知识的学习中。第二,利用非文字资源导入。非文字的乡土资源是指以实物或活动的形式运用于历史教育中的历史课程资源。包括历史遗址、历史文物、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非文字资源等。比如,在讲到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时,我给学生展示了一组图片“常州南大街的演变”,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场景,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后,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有计划地进行教学。

  2.拓展深化,增强理解

  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弱,经验贫乏,对有些课本知识无法深入理解,而乡土资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得明白、悟得透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地方史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借助地方史增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根据每节历史课的知识点,把拓展的方式分为点式穿插和线式穿插两种。第一,点式穿插,在教学中把乡土资源与历史学科某一节课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细节性的融合,来达成某一教学目标。如讲授先秦历史时,结合历史沿革,向学生交代春秋时期的常州,商朝末年,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儿子泰伯和仲雍,自愿放弃王位,带领一批人从陕西西南奔到荆蛮之地的江南,入乡随俗,做了当地老百姓的首领,建立了一个号称“句吴”的小国,从而开创了吴国的历史。常州地区,古属吴地。泰伯奔吴后,经19世传到寿梦,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其中第四个儿子季札最为贤能。公元前547年,季札被封于延陵,史称“延陵季子”,“延陵”从此成为常州历史上第一个见于史籍的名称,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学生初步弄清了常州的由来,并表现出深厚的兴趣,也使学生对课本有关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避免了历史课的空洞、乏味。第二,线式融合,在教学中把乡土资源与历史学科中多个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比如再讲伟大的开端一课时,本课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史实等,我收集了经历过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常州人瞿秋白的相关资料,把他的经历作为贯穿本课的线索,创设教学情境,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学生参与,提升能力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应创设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教育氛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活泼、自由地发展。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第一,学以致用。在结束了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后,我要求学生设计一条“常州历史文化之旅攻略”,要求包括旅游时间、每日旅游景点、推荐原因、特产推荐、特色项目、消费预算等,帮助学生把常州古代史中出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和重要地点串联起来,做到历史、地理、语文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和灵活运用。第二,访谈调查。通过学生访问经历过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一五计划”的老人并请他们谈往事,制成录音或访谈记录在课堂上交流和分析,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第三,走访历史古迹。在教学中应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尽量发掘可利用的地方历史遗存,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参观、探究,增强学习历史的直观感受。在讲解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这一内容时,补充了常州市戚墅堰运河南的圩墩遗址,这是早期人类活动遗址,可以利用假期带领同学们前往参观。

  三实施效果及应注意的问题

  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知识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去性。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乡土资源,丰富了历史课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多彩的乡土资源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尽管学生搜集和处理乡土资源的能力还很有限,但是把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给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机会,让学生获得主动探索的经历,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需要注意乡土史与学生学习历史教科书之间的关系,不要让乡土教材这盘“零食”,冲淡了教科书这盘“主食”,不能喧宾夺主,要边讲授乡土史,边让学生把它与课本的相应知识联系起来,既不能使乡土史孤立于课本历史知识之外,同时也能通过乡土史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两者相得益彰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改理念深入各个学校的今天,构建宽松、和谐、引发思考的课堂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学的需要。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史内容,加强常州历史与中国历史的内在联系,优化历史教学内容,可以展现乡土史课程资源的独特魅力,使历史教育教学内容具体化、身边化、生活化。

【历史教学中融入乡土资源的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1.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应用论文

2.乡土历史教案

3.歌唱教学中转入的思考论文

4.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的应用论文

5.数学教学中融入美感教育的意义论文

6.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论文

7.让情感融入语文教学中论文

8.语文实践之依托乡土资源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8172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