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外语教学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在梳理其历史发展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的策略,力求有效解决这一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外语教学;策略
“中国文化失语”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从丛教授于2000年提出。这一术语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的外语教学理念已经从简单的“接受型”向“建构型”转变,力图建构符合自己国情的教学模式,同时从被动接受外国文化到主动融入中国文化。然而,从笔者亲身的教学实践和近年来的各种学术研究成果来看,“中国文化失语”这一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是其根本的处境并未得到根本好转,大部分中国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或实际的交流中依然存在着这种失语现象,并不能把自己国家的文化有效地传达给对方。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融入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本文认真总结了造成中国外语学习者“文化失语”的原因,并对之进行详细的探讨,从而提出应对策略。首先,学生对跨语言交际的认识存在误区。大部分学生认为跨语言交际的主要目的在于交流基本信息,至于文化因素,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学生认为不太符合日常交际的基本语境。跨文化交际的误区表明学生对“文化”一词的定义存在误读,把文化的定义理解得过于狭隘,没有能够真正把握文化和日常语言交际的关系。
从文化和语言的关系来看,流通于具体语境中的话语作为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文化的承载者,同时也是文化的构建者。跨语言交际其实正是跨文化交际。对于传统文化的忽视必将导致交际的失败。从另一个方面说,任何语言交际,尤其是跨语言交际,都不能避开文化的传递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交际话语都是形成于并运用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语境。处于交流过程中的话语既表现出一定的“历史-重复性”,即话语的历史延续性,也表现出一定的“陌生-创新性”。前者是交际双方可以互相理解的基础,确保交流得以正常进行,后者正是语言非透明性的具体表现,使交际的话语处于某种张力之下,形成具体言语行为中的“言外之意”。这就使得对话语从文化层面上解读成为必须。以上表明,跨语言交际中文化因素不可能被剥离出交流的过程,交流的过程也不可能丧失文化性,二者缺一不可。其次,学生在跨语言交际过程丧失主体意识,进而导致其平等意识缺失。“主体”与“个体”并非同一概念,二者也不具备相互替代性。后者与“集体”相对而言,是存在状态的一种外化形式,在表层彰显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前者则是上升至更高层次,凸显存在者对其存在状态的意识程度,是在具体存在环境中存在个体对于自身生存方式的一种建构性理解。
“个体”只有在充分具有独特的“我思”时才可能成为“主体”,而一旦具有“主体”意识,个体才可能具备对环境的把握和操控能力,才可能成为文化中的一个节点,发挥自己在本群体文化建构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一生都处在主体建构的过程中,从这一点来说,主体既是一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是一个过程,不断地建构、生成自己,表现出不稳定的特点。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或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获得建构主体意识的途径,从而使其在今后的具体生存环境中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主体意识。主体的建构必须在一定文化环境中完成,不存在脱离具体文化语境的主体建构。文化为主体的建构提供了语境,语言则为主体的建构提供具体的材料。这意味着,任何主体首先都是语言中的主体,是能够用语言“言说”的主体,这是主体证明自身的方式,也是主体建构的阶段性结果。“阶段性”表明主体的言说方式是一种社会实践模式,随具体的社会实践语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在大学英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表达自我之思与建构自我互为表里。英语作为一种泊来之语言可以影响学生自身的建构过程,但从整体上说,学生依然是在本国文化语境内进行自己的主体建构,这决定了其自身应该具有丰富的关于本国文化的话语表达。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语言不仅仅具有着工具属性,承担着描述世界的功能,而是表明自己文化身份的一种必要手段,可以彰显其自身的文化属性。进而让学生在两个层面运用语言:一是语言的工具层面,即运用英语表达情感、提出诉求,实现跨语言交际的初步目的;二是运用英语表达并建构自身文化品格,在更深层次上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但从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成果以及我们进行的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在第一个层面的表达勉强及格,大部分学生可以进行日常的沟通,表达一些基本的需求;但由于对语言功能不正确的认知,以及英语教师片面强调的所谓的“英语思维”,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有意识地建构自身主体性的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强烈渴求与对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漠视的鲜明对比,对自身文化品格的意识不充分,工具理性意识严重阻碍了人文精神的建构和发挥。再次,现有英语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模式弱化中国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纵观近十年来大学英语教材的题材选择,尽管教材更换频繁,选题表现出了一定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特点,缩短了中西的差距,但是,各版本教材都表现出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对中国文化的重视远远不够,对文化的解读过于单一和肤浅。各版本的教材都将选材的视角投向了世界,力争以全球化的视野打开学生的思路,拓展其视野,提升其学习的兴趣,促进其成绩的提高,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任何视角的选择都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做出选择的同时意味着牺牲和放弃。过分地专注于西方文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淡化处理。教材选择的这一败笔并不是外语教学一家之失,而是具有着浓重的时代背景。从改革开放至今,西方观念的涌入必然会对传统的文化进行冲击,传统文化在大量泊来文化的冲击下经历了一场“去魅”,往日的光辉不再。这一时代背景直接促成了外语教学中本民族文化立场的丧失,反映为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文化立足点的不恰当,从而成为“文化失语”一个重要的原因。教学模式是教材在具体教学环境下的有效运用。
长久以来,外语教学者认为教材是教学任务的.主要承载者,教学模式是教学任务的实现过程和方式,后者受制于前者。这种观念忽视了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僵化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其教学的整体创新,难以在教学效果上实现新的突破。虽然外语教师一直在寻求教学模式的突破,引进了多媒体和互联网等先进的工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欧框体系与中国模式的诸多碰撞,导致外语教师过分强调了中西方文化不相容的一面,从而在教学模式中过分强调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的道路上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促成了“文化失语”这一症候。针对这一现象及形成原因,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对现有的外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求更好地解决该问题。
第一,外语教师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科学认识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只有正确意识到语言的建构性作用,突破传统的语言工具论,打破工具理性的枷锁,外语教师才有可能在现有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下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完成文化建构的任务,彻底消除“文化失语”现象。
第二,改变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更大程度上凸显了语言学习的“融合”特点,即试图以“欧框”思维引导学生完成外语学习,这一思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外语学习,但却掩盖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文化个性,片面追求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迎合”的一面,而忽视了自身“表达”一面。在教材编写中,笔者认为应该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教学模式上,应该寻求中国传统文化表达的新鲜模式,而不是纯粹的欧框模式,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以文化输出为目的,而非消极的文化接受。中国高校的外语教学承载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诉求,应该发出文化的强音,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这是外语教学的历史性任务,应该得到来自于高校、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多重关怀,应该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赵慧霞,周憬.语言与文化阐释[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1:34.
【英语课堂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6.失语叹诗歌
7.失语精灵诗歌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2739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