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浅析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文章摘要】依据财政政策发行国债筹集财政收入,同时,国债也是一种收入稳定的投资工具,在金融市场中可以进行业务操作,它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机的契合点。国债的货币化对于筹集,对于通货膨胀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进而影响着宏观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国债;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

  国债一直是筹集财政收入,弥补赤字的重要手段。随着时间的发展,国债不再仅仅作为一个实施财政政策的工具,而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它对于货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以及商品市场的储蓄和投资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改革开放以来,80年代后半时期,国债规模明显扩大,“巧合”的是与此同时我国物价总水平一再上涨,这引起了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的关注。那么国债的发行是如何通过影响货币供给来推动通货膨胀的呢?笔者由此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概念界定以及相关假定

  国债的货币化是指由向商业银行和公众发行国债,把筹集来的资金用于扩大支出,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然后由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入国债以增加基础货币的供应。

  本文中讨论的国债指的是中央发行的国内公债,不包括对外的举债,仅就国内市场进行分析。同时财政赤字指的是广义的财政赤字,即当年财政支出与当年财政收入的差额。

  从通货膨胀的成因来看,可以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型等,但不管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归结起来国债的发行规模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就是通过货币的供给总量和货币结构来变动来实现的。

  二、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从国家制定财政政策,确定发行国债,各经济主体认购国债,国债在市场流通,到国债的偿还,无一不体现着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下面依据国债发行的全过程按时间顺序进行分析。

  (一)从国债发行时的承购主体角度分析

  我国发行国债,一般由财政部委托银行代办,然后向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出售国债。不同的机构承办对货币供给量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同。

  1、由中央银行承购。中央银行是货币发行机构,如果由其承购,相当于一种由财政部向中央银行变相的透支。财政部获得中央银行提供的资金后,可以通过商业银行支付给企事业单位,他们也可以把这笔钱存入商业银行,扩大商行的信贷资金,据以发放更多的贷款,这样的运动周而复始,自然会制造大量的派生存款,扩大货币乘数,促使物价上涨,引起需求上拉型的通货膨胀。

  2、由商业银行承购。商行是通过存款余额来购买国债,那么这种购买方式可能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商业银行资金较为充足,虽然余额用来购买了国债造成存款余额相应减少,但由于财政部又把这部分所存入商行,那么这样形式的货币一减一增,并未带来货币供应总量的大幅变化,整个供求关系基本处于平衡稳定的状态,自然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与之相反,另一种情况是由商业银行认购后资金不足等其余原因,造成商业银行承购国债后需要向中央银行申请抵押贴现或抵押贷款,那么此时,社会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二)从国债在流通领域中对货币供给的扩张效应角度分析

  1、从基础货币的乘数效应角度分析

  货币供给量地增加。进入流通领域后,国债以其较高的信誉度,被人们认可为“准货币”,对于债券持有者,既可以选择在持有债券到期时将它兑换成现金,也可以随时将其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或者买入新债券。中央银行也不例外,中央银行经常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来调节货币供应,其中买入公债则相当于投放基础货币B,有:M s=m BMs为货币供给总量,m为货币乘数,B为基础货币。其中货币乘数m=(1+c+t)/(Rd+tRt+e+c),Rd表示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Rt表示定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t表示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e表示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比率,c为通货比率。

  同时伴随着可转让债券、短期债券发行量的增加,债券总体的流动性增加。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在更大的程度上增加了国债的流动性,同时可以帮助逐渐扩大国债的发行规模,不断满足财政资金对经济建设的不同需求,活跃市场。流动性的增加给货币供给量增加提供了一个平台。

  2,从IS—LM模型来分析货币供给量增加造成的影响

  在IS—LM模型中,对IS曲线,因为AD=C+I+G,发行增支国债后,总需求增加,故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并带来两种结果,一方面收入水平增加,增加程度取决于支出乘数大小,一方面利息率提高,提高程度取决于货币供给增加情况。

  对于LM曲线,由于债券货币化,货币供给增加,LM向右下方移动,利率水平降低,刺激投资,能够提高收入水平。

  图一:IS—LM模型变动图

  如图所示,当财政支出增加时,总需求增加,导致IS曲线右移至I1S1的位置,此时如果LM曲线未发生移动,则利率增加至I1,收入增加至Y1。如果债券完全货币化,则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右移,最终达到平衡时,利率不变,收入增加到Y2,没有出现收入损失。但实际生活中,债券不可能完全货币化,所以利率在I0和I1之间,实际收入在Y1和Y2之间,即图中虚线L2M2所表示的情景。这说明了增支国债的发行对收入有扩张作用,而实际上,这种扩张作用随着边际消费倾向的增加而增大,同时增支国债对总需求的扩张效应与的支出乘数也密切相关。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特殊时期,宁愿冒着通货膨胀的风险也要发行国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发债可以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从低迷中苏醒。

  (三)从国债的持有人和偿还期限角度分析

  由于短期国债流动性较强,其主要部分被商业银行吸收,长期国债由于其安全性,可以吸引保险公司等商行以外的机构。通过改变国债持有人的构成,一方面可以使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额减少,从而使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下降,起到收缩商行信用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国债的“非商业银行持有”增加,起到降低货币存量的作用。这样,通过长期国债的发行就可以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的作用。

  从投资结构看,长期国债发行增加了长期国债供给,从而使长期国债的价格下降,而收益上升。这样就会使长期利率随之上升,于是长期资本投资减少,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但是就中国现实而言,由表一可知,自1998年以来我国债务余额显著增加,2009年甚至达到了1990年的65倍之多。如果按这种趋势我国将面临较大的财政风险,尤其是选择增发长期国债时,更容易导致债务危机,所以长期国债的发行量相对于短期国债的来讲不会增加太大比重。又由于短期国债更容易对流通领域货币供应量造成影响,那么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便在所难免。

  三、关于国债通货膨胀效应的思考——通货膨胀反作用于国债市场

  (一)增加了的发债成本

  对于国债购买者来讲,他们获得的实际收益会随着通货膨胀的'变化而变化。实际收益率的不稳定会使他们通过要求提高国债利息或赎回价值而得到一种风险补偿——通货膨胀风险金。这部分补偿的存在无疑加大了发行国债的成本。

  (二)不利于长期国债的发售

  国债购买者的心理因素同样影响长期国债的发售。购买者对通货膨胀的担心和不确定随着国债期限的增大而增大,尤其当高通货膨胀时期,长期国债的发售会因此受到重大影响。长期国债市场的发展会因为购买主体的热情消退而受到阻碍。而众所周知,长期国债市场的发展对于提升整个债券市场的完整性和综合性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四、政策建议

  (一)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支出。

  国债发行是为了满足其财政支出需要而进行的筹资活动,国债发行的规模与财政支出、财政赤字的规模密切相关。

  我国目前支出中有很大一部分参与了竞争性行业的经济活动,而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来看,应当退出竞争性行业,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只是在必要时起监督作用,避免过多干预市场。

  通过缩减这部分财政支出,不但减少了债务规模,减少了发债对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也发展了市场经济。

  (二)发展金融市场,促进国债类金融工具的创新

  通过开发国债期权等创新性金融工具,规范金融市场的秩序,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投资者认购国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降低风险,保证融资效率,降低成本。国债二级市场的有序发展,也帮助实现了国债现货市场的稳定。

  同时二级市场的价格预警机制,有利于各经济主体及时采取行动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也能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

  五、结语

  国债的发行是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由于国债的货币化,使得它成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机的契合点。它的发行和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主动推动了通货膨胀,并由此带来了一些困扰。因而必须从各方面综合考虑,权衡利弊,确定好国债的发行规模和流通手段,以达到发展经济、促进国民收入增加等的宏观政策目标。

【浅析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论文】相关文章:

1.国债规模国债市场论文

2.国债助美国崛起论文

3.国债发行研究论文

4.关于财政学的国债论文

5.国债膨胀下的黑色生态论文

6.国债的造句

7.浅析通胀预期、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之间的联系论文

8.关于通货膨胀原因的分析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233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