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尽管花费了教师的不少心血,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得不到提高。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师生主体的错位,造成学生丧失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我们课堂只是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尽管我们的教育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方向上来,但是现实的情况仍是很多学校只抓升学教育,因为这是直接被人们所共识的,能看得见效果的事实。这种事实不仅为学生家长所期待,也被学校所重视,更被社会公众认可。在这种情况卜,造成学校和教师以及家长把眼睛盯在了学生的分数上,一心想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后果就是学生把分数看成自己的`命根。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搞题海战术,课堂教学不是满堂灌就是满堂问,可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却造成学生对于读书和学习过早地失去了兴趣,这也包括学生对阅读兴趣的丧失。当学生对阅读丧失了兴趣之后,就会发生前面学生纸条上所写的情况,教师即便把阅读技巧灌输地再详细、再精彩对于学生来说也几乎是“对牛弹琴”,甚至他们对整堂语文课丧失兴趣。
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方法探索
(一)变群体性阅读为个性化阅读
群体性阅读,是指全班师生共同读一篇文章,师生之间通过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方法等的分析,逐步地找出文章的精华,群体性阅读,过于重视对阅读技巧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体验。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应该变群体性阅读为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教学,也就是引导学生遵循基本的阅读方法,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允许他们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或深或浅、或多或少的感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阅读主动性。在学生与学生之问、学生与教师之问的互动中实现认知教学、智能训练和人格教育三位一体的阅读功能。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和阅读主体的情趣、心理,创设氛围,提供自主阅读和训练的机会和环境。改变过去全班师生共同研讨一篇文章,按照字、词、句、段、篇、章的教学陈旧套路,放手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作品,让学生与学生之问互相提问、互相答疑,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中,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在学生与教师对文章的互动中,升华学生的阅读情感,感悟文章的魅力。因为作品是学生喜欢的,所以他们读起来就分为有兴趣,讨论起来也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通过开展个性化阅读训练,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对阅读的兴趣,我们才能让学生加大阅读量。
(二)加大课外阅读量
新课标以全新地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地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地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分关注于学生阅读技巧的提高,以为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提高了。可是课下很多教师反映,虽然教师掰开了、揉碎了地把阅读技巧详细的讲解,结果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无法有效的得到提升,甚至有些学生反而对阅读失去了兴趣。这样是因为教师忽视了一点,就是忘记了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从量变才发展到质变的,没有了量的积累,怎么会出现质的变化呢?阅读技巧就是一个提高阅读能力的理论,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阅读能力不会根本提高的。就好比一个要学习游泳的人,他不论掌握了多少游泳的技巧,如果不下水去游,他照旧是个“旱鸭子”永远也学不会游泳。没有了大量阅读量的积累,阅读技巧就是一个空中楼阁而已。所以,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根本。
其实作为高年级的小学生和中学生,学生的识字量已经足够独立阅读一篇文章的了。增大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是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阅读兴趣,语文书的三十余篇文章,远远不够作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数量,学生们可以从浩如烟海的课外读物中去增大阅读量,况且现在的书籍已经远远不}r纸质书了,电子书、读书网站、智能手机都能让学生随时随地地读书,当然学生读纸质书更加有味道,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去去读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作品,这样从学生们喜欢的作品读起来,一定能激发起他们的读书习惯。其次,就是学生读完一本书后,不能让它被扔到了学生的脑后,一定要让他有机会和其他学生交流,或者和教师交流,交流读此书的心得,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读书的情感。
总之,一堂吸引人的阅读教学一定不是死板的,而一定是既有学生的感知、互动也有重点突破及对学生语言训练的阅读教学的。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实现了这些课堂因素,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能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619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