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初中数学的课堂主要是理论知识教育,课堂上学生兴趣不高的情况比较常见,数学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初中数学教育的难点就是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要注意课堂模式的创新,通过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引起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问题情境的合理创设必须以现实为依据,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意义和乐趣,愿意积极的学习数学课程。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求知兴趣,好奇心会驱使学生去发现答案,对于教师来讲,问题情境创设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运用合理,可以起到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的作用。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实现理论知识的链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知识教育,化被动为主动,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进行分析和比较的方式,对问题的实质和相关知识了解的会更加全面;通过梳理知识和剖析难点,可以使学生明确问题的本质,加深印象和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育的时候,通过合理的问题情境创设,为学生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学习的实质。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对策建议问题情境创设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
1.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教育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应注意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兴趣的重要作用,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应从学生角度看待问题,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问题情境创设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保证所学知识能够更好的应用,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贴近真实的生活,将社会实际引入教学中,化抽象的数学理论为具体的实际,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举例来说,在介绍六边形的时候,可以以蜂房为例进行具体的讲解;在讲到圆形和直径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以下水道井盖为例。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实例,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是融入在现实生活每一处的知识,不再是书本上空洞的符号,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的问题要具有趣味性问题情境创设必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但是好奇心的产生是以有兴趣为前提的,枯燥乏味的问题很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因此,为了使学生参与到情境教学中来,教师就必须保证问题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是什么、关注重点在哪里等实际问题,以保证提出的问题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学生愿意参与其中。对于一些新的概念知识,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是很正常的,毕竟理论是抽象的,教师的表达能力也是有限的,针对这种情况,进行合理的问题情境创设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在引入新概念的时候,适当的借用一些其他知识作为辅助,只需转换一下视角,就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时候,通过借助以前学过的加减法的概念,只需要转变视角就可以使学生理解负数的`由来和意义,负数概念的引出显得十分自然,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角度,以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问题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改变了数学课相对枯燥的传统形态,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很多教师由于对情境创设的理解不够全面,导致运用效果很不理想,因此,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时候,教师需要特别关注这些问题:教师要注意不能过于追求情境化而忽视了教学内容;情境的创设必须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相符合;创设情境所选用的问题必须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为指南,以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为目标。
三、结语
问题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手段,对于学生的数学兴趣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问题情境创设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提高初中数学教育的成果。但是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要注意设置的问题要尽量贴近实际生活,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改善初中数学教育的效果。
【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88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