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目的和方法
新时期学校体育教育在健康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的指引下,从过去重视生物本能的感性身体锻炼,转向重视理性的社会身心教育,即在运动中培养人性丰满的人,它要求体育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分析,阐述了体育教师需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旨在为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及促进其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法。
二、研究结果
1. 教师的职业特征
教师的职业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说明: 其一,规范性。人们常说“为人师表”,一个老师在言与行上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另一方面,教师职业也有其规章制度的要求,教师在职业上必须遵守其职业制度法律的规范性。其二,复杂性与创造性。教师是一个结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其职业也带有复杂性; 创造性,每个学生的不同,每个学科的不同,要求教师上课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其三,专门化。要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经过专业学习与培训。其四,自我发展。教师不仅仅是一门职业,它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培养计划,同时自身也要不断加强继续学习以充实自身。
2. 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特征
教师职业心里素质分为一般心理素质与教师职业心理素质。一般心理素质是基础,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基本心理品质; 职业心理素质是一般心理素质和特定职业素质的结合,它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塑成的,在教学中培养表现出来的,且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相对稳定的一种心理素质。
对于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界定有很多种,张大钧等提出,教师心理素质不是一种简单心理素质,也不是多种成分的简单相加,它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种复杂的结构,由一般心理素质与从事职业所需的心理素质构成[1]; 徐学俊认为,教师首先要体现其职业的特殊性,其次要有实践背景基础,立足于教学和科研活动,以动态的观点看待[2].总之,教师职业心理素质表现出以下特征: 其一,多维度性。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人品的教育,还要传授学生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在社会上立足。不断创新,它要具备的不是一种心理而是一系列心理素质,教师职业心理素质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多维结构。其二,变化性。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也在不断变化,社会对教师群体心理素质要求也是动态的。其三,不同步性。每个教师实践活动深入程度不同,教师专业水平也不尽相同,每一个教师心理素质也不相同。教师职业一般分为职前培训、入职适应、职业发展、退出职业等阶段,每个阶段教师职业心理素质都不相同,且同一个职业阶段,每个老师在同一方面步伐表现也不同。基础能力强的`,适应力快的老师,相对可能具有超前性。其四,可训练性。心理素质虽然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但是仍然可以通过外显作用来表现。心理素质的好坏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内在心理素质好的老师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3].
3. 体育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第一,工作范畴的广泛性。体育教师不仅授课的班级多,而且还要组织全校的早操、课间操、课余体育活动及全校性集体活动,并担负着学校体育教学之外的其它教学工作,如课余训练、竞赛活动等。工作任务重,教育对象的广泛,这是体育教师职业的一个显着特征。
第二,教育任务的繁重性。教书育人是每个老师的责任与义务,作为体育老师,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更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爱体育、愿意投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体育教师的职业是脑力与体力劳动的结合,从体育教学活动练习本身而论,是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而动作技能是一种复杂的本体感受的链锁式运动,任何动作都是脑力与体力的完美结合[4].同时,体育工作中还涉及学校教育、卫生保健、生活管理,以及安全教育、安全措施等,工作量大且复杂。
第三,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体育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劳动不同,不是用工具去影响对象,而是用自身的言行去影响,教学过程中学生模仿老师,向老师看齐,有“模仿性”“向师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有充分的创造性: 其一,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一项运动,老师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来进行教学。其次,由于体育课是按《教学大纲》授课的,具有严格的计划性与约束性,这在很大程度压抑了学生个性,体育老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使课堂氛围活跃,有吸引力[5].
第四,教学情感的艺术性。教育过程中,学生也是有选择性地去受教,作为体育老师教育学生要注意诱发疏导,既要按要求完成教学计划,又要让学生发展与发现自身变化的规律,积极主动受教,这就需要教师的艺术教导。体育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对教学效果有决定性的作用。体育教师如果态度冷漠,起不了带动作用,学生对学习锻炼便缺乏热情,更不会用心模仿练习,由此,情感渲染是体育教师另一个重要特征。
第五,教学范围的社会性。体育工作是一项群众工作,由以前单纯的校内体育向社会化渗透,并向大众体育和终身化方向发展,集体竞赛活动多,例如节假日开展的各种校内外体育活动、社会活动、担任裁判、教练、辅导等训练工作。在学校社会都有其工作的范围,所以涉及范围广。
4. 体育教师需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
第一,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力
体育教师的客观环境适应力是指体育教师对学校的适应,力求教育效果与自身发展的最优化。因为体育教师不像其他科目,不仅在室内上理论课,还要在室外上课外体育课,所以对于客观的室外环境适应很重要。
由于场地设施比较简陋,加之后来各高校扩大招生,本来人均面积就少的体育馆越来越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日常锻炼需要。经费有限,体育设施维护、保养、管理无法跟上,使用寿命降低。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必须适应现实,适应客观环境,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得心应手。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81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