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法语课程中中国文化素养的渗透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高校对于法语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拥有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那么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层面之一就是能够把中国的事情说出去,把法语国家的事情说回来。而在我们培养的法语学生与法语国家的人交流过程中却出现了我们的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我们需要反思法语高校的教育:导致失语的原因是什么,提高了法语人才的中国文化素养是否会提高法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应该如何在法语现有课程中提高法语人才的中国文化素养。

  一、法语人才中国文化的缺失原因。

  1、法语教学的理念亟待改变。

  长期以来,我们认同了法语语言学习还应该同时学习法语国家的文化。但语言的文化学习应该是输出语国家的文化和输入语国家文化的双向学习,这样才能保持交际双方的文化对等。评论中国重大事件的法国媒体经常与我们看待问题的思维有差别,甚至会有偏颇嘲讽之词。除却政治原因,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我们法语教学的理念里没有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确切目标,没有让我们的法语学生切实地学会表达中国文化,学会发出中国声音的法语词汇。

  2、法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亟待提高。

  语言教育的理念偏差下培养的法语教师对于法语语言和文化完全没有问题,而在讲到中国文化时却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这样是不能圆满完成语言教学目的的。中法文化应在交流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权利。中国人应该保持自身的民族文化身份,与其他文化应平等发声。作为法语教师,自身中国文化素养应该提升,从而肩负起正确引导法语学生提高文化自觉性,避免中国文化失声于西方文化,变被动为主导,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3、法语教材的中国文化部分亟待增补。

  长期以来,大学法语教材只注重法语语言和文化的灌输,缺少对法语教材中相应的中国文化与法国文化的对比。在编写法语教材的过程中,应该邀请法国文化专家,中国文化专家以及比较文化的专家一起通力合作,集思广益,以尽量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编写法语教材的工作,编写好之后还应在法语研究生考试和法语语言水平测试TF4和TF8中有一定的中国文化考点对接。

  4、法语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亟待统一。

  社会上曾经对外国盲目崇拜,认为国外的商品比国内的质量好,甚至连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要仿效外国,而中国的传统内容却处于失语的状态。这种社会土壤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迅速流失,让我们逐渐失去了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缺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从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到小学教育中要求经典诵读,这些都有利于培养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我们高校的法语学习应通过文化比较来增加法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积极向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二、法语人才的中文素养是对法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促进。

  Cummins提出的语言深层共享理论为外语教学需要中文的帮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就是说外语学习者可以利用已认知生成的中文素养和外语在深层次上能力共享,共享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为中文知识的迁移提供条件,从而促进外语学习。法语学习者在法语学习中需要中文素养,中文素养与法语学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正迁移到法语跨文化学习中。

  三、法语课程里中国文化的提升策略。

  在国家进行法语教学理念的修订之前,进行法语各课程的教材重新编写之前,作为教学主体的法语老师在接受系统中国文化培训之前,可以先在所教授的法语课程积极行动起来,补充上中国文化与法国文化对比的内容,弥补法语教材里中国文化的缺失。我们将探究如何进行法语课程里中国文化的实践渗透。

  1、对法语人才进行中文素养的培养内容包抱五个方面。

  一是民俗文化:饮食风俗娱乐。

  二是事实文化:历史地理语言文字名胜古迹。

  三是制度文化:典藏制度,政治经济制度。

  四是成就文化:文化艺术成就科学技术。

  五是精神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哲学思想。

  2、通过具体的法语课程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实践。

  法语课程的每一部分教学任务结束后增加中国文化与法国文化的对比,用法语表述出来。例如初学法语时学会称呼对方“先生”“,女士”。这时就应适时地加入中法有关文化的对比:如果不认识对方,我们会说阿姨,叔叔,奶奶,爷爷之类;如果知道对方姓什么,我们会说吕阿姨,张叔叔。而法国人即使知道对方姓名,因为不熟悉对方就不能说他的名字,只简单地称呼“先生”“,女士”。

  所以对于熟识的长辈,法国人就直呼其名,而中国人从传统文化尊敬长辈的角度绝不可以这么称呼的。再如生日送礼物,我们就应该提到中法送礼文化的不同。我们受到的教育是别人给的礼物不要当场拆掉,要回家拆才是礼貌的行为。而在法国,拿到礼物一定要当场拆开,这是表明你很看重朋友的.礼物,而且要严重夸一下的。诸如此类的文化对比可以加深法语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

  3、法语课程之外的中国文化渗透实践。

  对法语师生进行讲座培训,组织比赛活动,对外汉语教学,都是中国文化知识补充的有效活动。

  四、课上课外中国文化渗透的实践效果。

  1、调查问卷表明:

  法语学生如果对中国成语能够理解正确,其法语的表述就正确了。例如:后生可畏指的不是青年后辈们可怕,而是指他们值得钦佩;七月流火指天气转凉,而不是天气炎热;登高自卑指的是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误解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其次,法语学生能够对中国典故诗句进行很好的解读,并能正确翻译法语版的中国典籍以及诗句。法语学生通过中国文化的学习对中国民俗也能用法语解释清楚了。例如弄璋之喜指的是祝贺人家生男孩;红包指的是新年前夜父母给孩子的“压岁钱”,保佑孩子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倒贴“福”字取自谐音,指的是“福”到了。在学生的法语学习中,如果不了解这些中国民俗,那肯定无法用法语解释的。

  2、《跨文化企业管理》和《外贸法语口语》中让学生自己录制中国企业与法国商务活动的对话视频,其中一个环节是让观看的学生指出中法文化相碰撞的冲突。

  例如商务约会的视频观看中,学生们能够指出中国商人的提前到达,而法国商人的迟到导致约会双方都不愉快。其实这就是一个关于中法约会文化的不同导致的中法文化冲突。

  五、结语。

  法语学习者在法语学习中需要中文素养,中文素养与法语学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正迁移到法语学习中,而我们法语学生中国文化素养的欠缺以及中国文化法语对应词汇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失语的现象。提高法语人才的中国文化素养就会提高法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率先在法语现有课程中切实可行地提高法语人才的中国文化素养,进行中法文化多方位的比较,从而促进以中国文化素养为依托的法语语言的转换与传播。

【法语课程中中国文化素养的渗透论文】相关文章:

1.金工实习职业素养的渗透论文

2.电工专业渗透职业素养的教育探索论文

3.案例教学在资产评估课程中的渗透论文

4.当代护士具备的职业素养的论文

5.高校管理者职业素养的调研论文

6.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论文

7.关于人文素养的论文

8.幼儿园常规培养的乐于渗透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811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