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职业学校作为一定社会经济之中的文化科学中心,有能力、有义务对当地社会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经济发展进行实际的服务。高等职业院校直接服务于社会的职能也是高职院校自身智力资源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实现社会服务的形式是广泛的,而校企合作是最直接、最适合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探索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实践模式,提高对校企合作实践模式的认识。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有利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和良好的关系,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功能与效度。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模式
一、高职教育社会化认识
高等职业院校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社会服务是高等职业院校在前两项职能的基础上在当地社会经济中的合理延伸与实际应用,既是高职院校应对当地社会应尽的义务,也是高职院校本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并且在这种服务与实践中发展和壮大自己。为此,首先高等职业院校要树立正确的认知。对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应有相当高度的正确认知。高职院校必须深切意识到,“面向企业、面向行业、服务产业、面向社会、面向未来”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更多地走向企业、走向行业、走向社会,在专业布局方面,将人才市场需求的周期规律性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向性及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行业与政府宏观预测的指导性,使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要满足企业当前生产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长远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寻求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之路、以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快速变化。
其次,高等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智力资源和服务社会的科技资源优势,积极主动、满怀热情地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与企业结为良师益友,使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教学模式及实验实训空间的拓展与企业生产的实际平台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职业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力促企业接受学生、欢迎学生,同时也可使得学生学有所获。合作企业从自身的社会角色与特殊功能出发,在经济考量为先的意识推动下,在合作过程中虽然会有一定的利益驱动,高职院校仍应从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的社会性大需求为动力,以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为角色定位,端正姿态与企业平和相处,不断促进合作双方的了解与信任,以使校企合作长期、稳定、和谐、健康地得以发展。
再则,高职院校必须善于发挥专业特色在行业布局、区域经济中的信息技术、职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在校企双方合作中扮演主角,多起导向功能与主动参与性,从而萌发企业的合作热情,引领校企合作走上正常的轨道,并不断将校企合作模式与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得以延伸与强化。
二、校企合作实践的多元性
(一)校企合作呈多向互动。高职教育面向社会、面向行业,与企业合作双向互动是一种有效的`育人方式,它是指个体或群体之间为努力实现某一确定的目标,双方通过合作协调的共同作用而产生联合行动。因此,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是一种自觉与外力相互作用的双向互动行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以专业为载体,以行业产业为背景,以企业需求为着眼点,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方法能力为培养目标,是一种紧接企业经济行为和服务企业行为的教育教学形式。为此,高职院校企合作的同一目标应该是培养服务区域经济,服务企业生产,推进企业生产技术、信息技术进步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双方要对培养目标进行明确的分解,找到合作双方互相对应的职责,突出专业设置优化、强化职业岗位目标,探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教学课程标准,合力教育教学资源,追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这既是校企合作的核心内涵,更是高职教育与企业合作的本质所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双方应有共同的工作目标、步调一致、行事高效的协作方式,具有一致的共同性和目标的指向性。在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舞台,校企之间的合作还必须体现互利性特征,互利性是指校企合作双方应有不同的个体需求,一是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能从中获得所需的丰富人才资源,支撑企业不断得以生存与发展,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专业教师通过参与校企合作了解企业生产动态,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与业务水平,学生通过下企业锻炼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企业的技术人员通过校企合作能吸收到专业的基本知识,扩充自身的专业生产技能,更新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如果进一步向上看,国家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加强国家在校企合作中的指导力度,以改变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松散性、浅表性状态,在宏观的政策层面发布科学、规范、完整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指导性文件,以国家层面的规范性制度为纲领,作用于指导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向着更广的幅度、更深的程度深入与发展,也可减少国家在职业教育教学办学资源投入的重复性,充分运用可支配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投入,使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投入更有针对性,更大程度的满足人们对高职教育教学日益增长的普遍需求,对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很重要的形式与途径。
(二)校企合作内核是文化合作。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发展之路,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向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共同课题。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是一个不断创新前行的过程,更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的必然需求。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因行业分布、区域经济、地区性文化等的因素,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方式会有所不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合作方式、合作内涵必然也不相同。我国现在大多数规模以上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培育了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有企业先进经营与管理的理念、符合企业特征的管理体制、规范、可行、科学的管理模式、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高标准的质量意识、优质完善的服务理念、企业社会责任与公众形象以及积极向上和谐协作的氛围等。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的专业教育,同时需要企业环境、企业特定文化的培育与熏陶,学生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无疑是校企合作最主要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但能学习到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为学生接触企业、触摸行业、了解社会开辟了合适的途径,与此学生能够在独特的企业文化中得以陶冶,逐步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协同合作的工作精神、坦荡的为人处事行为、敬业爱岗等综合职业素养。企业的特定文化和校园的特色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可以不断完善和丰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氛围,提升校企合作文化的内涵与层次,实现校企共同育人,共同发展。同时,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直接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企业特定的文化理念,可以革新高职学校传统封闭的管理模式。尤其是企业完善的服务理念和健康的服务体系,有助于高职院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校企合作的创新与发展是在已有不同层面上的合作向更高的文化合作延伸,这不仅是企业特定文化与校园特色文化的对接与交融,也是校企合作走向更高层面的努力方向,更是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竭源动力。
三、结语
开创校企合作培养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新模式,既是高职学院的一个创新之举,也是高职学院努力要实现的目标,“创新与创造永远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永远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动力。”校企合作实践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将有助于拓宽人们对校企合作实践模式的新认识。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是科技与经济的合作,更是校企文化的合作。因此,对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内涵与模式加以研究与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行业与企业对专业人才在需求也为随之而变化,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必将不断创新与丰富其内涵,充分认识高职教育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是校企合作模式走向更深层次、走向更宽领域、走向更高目标的前提与基石。
【参考文献】
1.傅伟.高职校企合作办学的内涵与特征[J].教育改革,20112.陈锡宝.探寻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有效途径[J].中国建设教育,2011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模式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3.校企合作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147279.htm